成功职业人会计

你的冷漠让我学会了绝情你的无情让我学会了冷酷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7663

首页> 会计职称> 成功职业人会计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思念不知把心扯痛了多少次

已采纳

看到这个富有哲理有引人深思的问题,高顿君虽然路过此地,但是还是忍不住停留一下留个脚印,我们一直都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理想也好,现实也罢,人生不过弹指一挥间,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去做的,而对于高顿君来说,应该先:

成为一个专业能力强的会计专业能力包括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如:总账会计需要掌握会计准则、单位会计制度、税法、经济法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是要依靠牢固的专业知识铺垫起来的,因此,会计专业知识是尤为重要的,若是手里有一张初级会计职称证书或是正在备考注册会计师证书,那么就是对专业能力最好的证明了。成为一个工作技能过硬的会计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作技能要求,工作技能强调的是操作技能,也就是实际动手、动笔的能力。如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实际营销能力、产品设计能力、设备维修能力等等。想当一名会计,工作技能是必备的,但是工作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成为一个职业素养较高的会计与钱打交道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这个岗位的特殊性。所以,从事工作会计工作的人,不仅需要遵守诚信、客观公正、尽职尽责等职业道德,还要在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除此之外,要学会快速适应环境,善于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工作的一部分,同时要积极面对压力,压力,是工作中的一种常态,是一种态度的体现,对待压力,不可回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疏导、去化解,并将压力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

高顿君深信只要具备以上这些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师!也希望不管在2017年,还是即将到来的2018年,还是长远的未来,我们都能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75评论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回忆

中国十大会计名家一、中国第一位会计师谢霖(1885~1969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获商学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国银行总司账,随即在银行进行会计改革,率先在中国使用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1918年6月,他上书北洋政府建议制订会计师制度,后获委草拟章程;同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谢霖随即获颁第一号会计师证书。二、被美国人称为“中国会计之父”的潘序伦(1893~1985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士,1927年回上海开设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次年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并分设会计专科学校、会计补习学校、会计编译所、会计图书用品,在全国各地形成庞大的会计企业集团,培养了大量会计精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立信复办至今,其影响深远。三、替上海交易所设计会计制度的徐永祚(1891~1959年)中国银行天津分行练习生出身,后回母校神州大学银行科任教,并担任《银行周报》总编辑。19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前,特聘徐拟订业务规程,会计制度和培训会计,后开设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创办《会计杂志》、出版《改良中式会计》,其所创收付记账法,在商业会计中沿用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四、现代政府会计制度的设计者雍家源(1898~1975年)早年留学美国芝加哥,任忠实信托银行实习员,后回国任审计院协审。1930年国民政府财政部成立会计委员会,被委任为主任委员,主张改革政府会计制度,与他人合作设计《中央各机关及所属统一会计制度》,著有《中国政府会计论》,是影响很大的预算会计理论。五、敢于挑战洋会计师的奚玉书(1902~1982年)上海复旦大学商学院会计专科毕业,先后任会计教师和开设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会计师事务所期间,努力维护民族利益,敢于挺身与外国同行“拗手瓜”,创办《公信会计月刊》达九年之久。六、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会计理论的赵锡禹(1901~1970年)曾在哈佛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留学,研究世界会计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在中央财经金融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61年开设《资本主义会计专题讲座》。他被称为最早介绍西方现代会计理论的学者。七、移植苏联国营会计方法的余肇池(1892~1968年)苏联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企业会计工作中起主导作用。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任财政部会计制度规章审议委员会委员,在移植苏联国营企业会计中起很大作用,最早编有《国营企业会计》一书,影响全国,并成为企业会计蓝本。八、首位主管全国会计事务官员安绍芸(1900~1976年)清华学堂毕业、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后,回国任会计教授,并开设会计事务所,1949年任财政部会计制度处处长,1951年改称会计制度局(现称会计司),他续任局长,主持设计一系列的会计制度,为当今会计事业打下基础。九、自学成才的会计专家顾准(1915~1974年)小学毕业后,曾就读中华联业学校商科,十三岁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当练习生,在潘序伦直接指导下工作。他从学徒做起,边做边学,十九岁写出第一本著作《银行会计》,1950年曾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兼税务局局长,后调北京从事会计研究工作,陆续写出《会计原理》等不少著作。十、为中国会计准则贡献毕生精力的杨纪琬(1917~1999年)毕业于上海商学院,1949年调财政部工作,1957年任会计司副司长,1980年任司长、1985年改任顾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任会长,1993年任财政部会计准则中方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官方发表的《杨纪琬同志生平》中称他为“新中国会计界公认的一代名师”,为中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建设、会计理论、会计教育和注册会计师事业的发展,贡献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杰出的贡献。

177评论

他太刺眼

(我假定这里所讲的会计人是从事会计事务工作的人,其志趣就是会计。) 有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大意):在国企做几年、在外企做几年、在私企做几年,事务所做几年,之后,什么事就都会驾轻就熟了的(我理解为成功就相对容易了)。我想他是说成功需要知识的准备、经验的积累,仅有一方面是不够的。所以成功之路,就要从这两个方面的精心贮备与发挥开始。 对于大部分的本科生而言,抛开偶然性因素,毕业后起点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反映大家价值的知识水平是差不多的。(有些朋友之所以较难获得机会,很可能是因为用人单位认为反映知识水平的学历不够。)之后大家的区别将主要体现在工作能力上,反映工作能力的因素,除了工作的结果之外,还有工作的态度,人际关系等。基本上而言,工作能力强的、人际关系好的,将获得更多、更好的实现价值的机会,这是职位、薪水的目标自然也就实现了。 类似的话在别的地方我相信大家都读到过,甚至更为系统,可以列出很多条,我就不赘述了,下面我说几个具体的例子吧。 第一个说个小人物。我有个大学同学,在某事务所。人比较聪慧机灵,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虽然背后对合伙人的盘剥满腹怨言,但从不当众表露心迹,并且善于不露痕迹的逢迎,(这可是一门学问!)对待工作也是兢兢业业。第一年业绩考评时就成为那一批中的佼佼者,顺利升级,从此有了更多的机会。现在已经累至所里的manager之一了。 第二个还是一个小人物。某研究生,也是去一家事务所,深受老板的器重。一次去上海出外勤,审计结束时,没退房,而是在这个五星级酒店多住了一天,在上海玩儿一圈,费用当然都是算在客户头上的了。客户没说什么,后来投诉至合伙人,当然是被辞退的结果了。还算不错,找到了另一份薪水也不低的工作,但这就成了他人生的一个污点,没准儿那天就会在这上面栽跟头。 第三个说一个中层经理。某单位财务经理,本来个性较强,但主管副总经理喜欢他,把他从小兵一路擢升至部门经理,一时意气飞扬。然而这个副总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这家单位,又没办法将他带走,接替该副总的是原来和这个副总有矛盾的一个人,必然要提拔新人。当时和这个部门经理级别相当的还有两个人,一个和新副总有暧昧关系,另一个则和新旧副总都没什么关系,在这种情况下,那另一个人就被新副总选为大财务部的负责人,以此达到控制和压制的目的。这样那个原本意气飞扬的经理就只有开辟新天地一条路了。 第四个说一个中高层的。某公司大中华区财务总监,擢升为北太平洋区财务总监,她可以推荐一个继任者。候选人有两个,一个是资深财务部经理,入公司10年,工作勤勉,绩效显著,但为人木讷,不善言辞,男性;一个是税务部经理,入公司7年,工作勤勉,绩效尚可,但能言善语,女性。最后,显然这位女经理成了入幕之宾。她上台后,提高男经理手下的一位高级会计的地位,为资深高级会计,此人也是入公司10年,从而制造矛盾,凸现自己的总要性。 其实,上面说得都不是特别的切合题意,想说的话还很多。希望仅仅是抛砖引玉,大家就此展开讨论,特别是许多的细节,没办法在文中一一道出。相关热词:实用角度职业会计成功

180评论

黑色星期四

闫达五:人大会计学1号专家,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博士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会计财务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葛家澍:厦大会计学1号专家,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李天明:中央财大会计学专家,编著的《审计学教程、新银行会计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是新中国会计学界的奠基性著作。潘序伦:国内外著名的会计学家,是立信会计学校创始人阎金锷:我国著名会计、审计学家,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顾问,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郭道扬:我国著名会计学家,会计史学家。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是中南财经玷污大学惟一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会计教授会会长 余绪缨:曾担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带头人,厦门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校客座(兼职)教授;美国伊 利诺大学“会计国际教育与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权威性会计刊物《会计国际学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编辑政策部成员(该部由从世界多国选聘的5名著名学者组成);中国会计学会顾问;财政部人才中心高级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与研究国际学会和加拿大学术会计学会会员。曾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级经济师评委会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厦门大学会计与企业管理系主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等职务娄而行:先后在上海财经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后改为上海财经大学)任教授,担任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系主任、名誉系主任。娄尔行教授是我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会计学家之一,是新会计学科体系的主要创始人,为排动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会计界享有很高声誉。他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及顾问、中国成本研究会顾问杨纪琬: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原中央常委,财政部会计司原司长、顾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任会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著名会计学家,博士生导师

64评论

我承认我是世界上最傻的人

根据《“中国会计名人”评选委员会章程》和《“中国会计名人”提名及评选办法》,“中国会计名人”评选委员会受中国会计博物馆理事会的委托,进行了首届“中国会计名人”候选人的推荐工作。本次推荐共产生被推荐人28位,按照《“中国会计名人”提名及评选办法》中“首届中国会计名人评选办法”,通过对推荐材料审核、统计和排序,现已产生首届“中国会计名人”15位候选人(以推荐票数多少为序,得票数相同者以姓氏笔画为序):潘序伦、顾准、杨纪琬、谢霖、余绪缨、娄尔行、徐永祚、葛家澍、杨汝梅(众先)、杨时展、蔡锡勇、阎达五、徐政旦、李宝震、安绍芸最终将通过投票选出10人。

121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