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备考计划70天

心事几重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858

首页> 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备考计划70天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掬香满衣

已采纳

中级会计职称全年备考规划,如何安排学习时间?随着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报名的结束,考生基本都投入到了备考中。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高顿小编还制定了中级会计职称的全年备考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第一阶段:基础阶段(2022年2月-2022年5月)

结合历年考生的考试情况来看,很多考生基础参差不齐。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建议先学习基础会计的内容,再学习中级会计实务,每天比别人多花点时间在提升专业基础上;对于二战的考生,现阶段也不要马虎,要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尤其是基础较弱的内容。

另外,在这个阶段,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要均衡分配。建议基础阶段的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可以按照5:3:2的比例进行协调分配。

第二阶段:强化阶段(2022年6月-2022年7月)

第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考生应在6月前完成三科基础阶段的学习。配套章节练习可以开始同步进行了,在不断发现自己知识掌握上的漏洞,找到自己的不足或者知识盲区,再回归到教材上找到对应知识点强化巩固。找一些类似的题目举一反三,经历了这个反复学习的过程,重难点就能逐一击破,在答题时,题目和知识点的联结也能更加紧密。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20评论

回报太少

制定学习计划的注意事项:

1.计划的制定不能不切实际

许多考生在制定中级会计考试学习计划时充满热情,往往忽视了实际情况,结果执行起来感到紧张、困难、压抑。因此考生们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基础、学习能力、作息情况、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考虑后再制定备考计划。记住,任务不能太多,要求不能太高,要做到切实可行,完成阶段的学习任务就可以了,否则会产生极大的反作用,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2.计划的制定要留有余地

由于我们每个备考阶段的学习工作任务是不同的,备考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不同的,所以考生在制定长久的备考计划时一定要留有余地,毕竟未来是没办法进行预测的!制定长期计划,实施短期行动,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是有意义的。考生们一定要避免在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严重阻碍,导致备考计划落空的情况再次发生。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111评论

不要迷茫我是眼睛

我们都知道,在中级会计师备考的过程中,中级会计职称教材的圣经地位不可动摇,所以一定要全面认真的研读,并做到融汇贯通。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很多考生在读教材的时候,思想只是停留在字面上,却不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的学习方法是不对的。我们还要清楚的了解哪章节和哪章节是联系紧密的,这个知识点怎么运用,读教材的目的是理解吸收,得心应手地运用。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有的考生对教材是基础有一些误解,认为考试出的题目都是围绕教材的,把教材当成全部,读了一遍又一遍。大家一定不要忘记,考试最终还是要以题目的形式考查大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在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进入强化阶段要把重点放在做题上,分析命题趋势,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让自己强化提高。中级会计职称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很多考生备考时都选择报了辅导课程,根据老师的课程进行学习。老师的课程是对一些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对一些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对备考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是,前提是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专注,如果一遍听课一边刷着微博、朋友圈,聊着微信、QQ,那么,即使你看一天的课程,也根本不可能理解老师在讲什么知识。三心二意地学习还不如先玩个痛快,再静下心来学。进入强化阶段以后,做题要保证一定的数量,但不是说就盲目地一直做个不停。特别是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科目,只盲目追求做题数量,不总结分析,你的做题水平永远得不到提高。保证一定数量的题目其实也是一种有效记忆的手段。不过做题要有一定的章法,首先公式要背出来,例题要弄懂,课后练习要重视,最后模拟题不能少,历年真题必须揣摩出命题方向,答题思路。自己的不足处,薄弱点更是要加强练习。

141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