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概念第几章

听风赏雨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630

首页> 注册会计师> 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概念第几章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风中紧抱的自由

已采纳

会计学原理,经济法
《会计学原理》

一、参考教材

1. 《会计学原理》贾宪威、葛长银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22年7月第二版。

2.《会计学原理》陈秉谱、胡开征主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22年11月第一版。

以上两种教材任何一种均可

二、重点章节与主要内容(加星号的章节仅作了解)

第一章总 论

第一节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三节会计对象

第四节会计方法体系

第五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经济法》考试大纲

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是规定的高等教育财经类专业和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重要的部门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熟悉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并初步具备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经济法领域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第二章企业法律制度

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和特征;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投资人的权利和责任。

三、合伙企业的特征,合伙人之间的关系;合伙企业的设立;合伙企业的财产;合伙企业与第三人的关系;入伙,退伙的概念;合伙企业的解散。

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特征,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股东的出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国有独资公司;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特征,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发起人出资和股份公开募集的法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概念,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设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组织机构。

第五章破产法律制度

破产的概念与特征,破产申请与破产案件的受理;破产宣告及其法律效力;破产清算。

第六章合同法律制度(总则)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担保;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转让及违约责任。

第七章竞争法律制度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二、生产者、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质量责任。

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律制度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第九章票据法律制度

票据的概念,狭义票据的种类;票据权利与票据义务;票据行为;票据的作用;汇票的规则。

第十章证券法律制度

证券的概念和种类,证券法的基本原则;股票和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股票和公司债券上市的条件;禁止的证券交易行为。

第十一章工业产权法律制度

一、专利权的概念、主体和客体, 授予专利的条件;专利权的终止和无效;专利权的取得和保护;

二、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商标注册的申请和;注册商标的转让、使用许可;对注册商标使用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十二章税收法律制度

税收的概念和特征,税法的构成要素,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的概念和种类;税务的主要内容。

第十三章金融法律制度

金融法的概念,中国的法律地位和金融业务;货币政策工具;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的设立;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活动原则。

参考书目:(以下教材任何一种均可)

1.《经济法学》王春平、应瑞瑶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22年7月;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经济法》 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3.《经济法学原理》 刘瑞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47评论

操纵谎言

第一篇 审计基本理论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二、审计的发展
三、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一、审计的定义
二、审计的特征
三、审计的分类
第三节 审计的对象、职能与作用
一、审计的对象及目标
二、审计的职能
三、审计的作用
四、审计与会计的关系
第四节 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
一、审计组织
二、审计人员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二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责任
第一节 审计准则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与作用
二、国际审计准则
三、我国的审计准则体系
第二节 审计质量控制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含义与目的
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内容
第三节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
一、职业道德规范的含义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第四节 审计法律责任
一、审计人员法律责任产生的成因
二、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种类
三、审计人员审计法律责任的规避和解除
第三章 层认定与审计目标
第一节 治理层、层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一、治理层、层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三、治理层、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层认定
一、层认定的含义
二、层认定的类别
第三节 审计目标
一、审计总体目标
二、审计的具体目标
第二篇 审计基本方法
第四章 审计计划与审计风险
第一节 审计计划
一、审计计划的含义
二、审计计划的分类
三、审计计划的作用
四、审计计划的编制
第二节 审计的重要
一、审计重要的定义
二、重要的运用
三、重要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六章 审计程序与审计抽样
第七章 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
第三篇 审计基本技能
第八章 资产审计
第九章 负债审计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审计
第十一章 收入审计
第十二章 成本及费用审计
第十三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
参考文献

134评论

吹拂柳

丛书序
前言
上篇 原理论
第1章 审计需求分析
1.1 审计需求的理论
1.1.1 企业委托关系、机会主义行为与理预期
1.1.2 受托经济责任、企业剩余计量与审计需求
1.1.3 审计需求的理论的经验检验
1.2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
1.2.1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信号传递观
1.2.2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信息观
1.2.3 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的经验检验
1.3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
1.3.1 财务信息风险的转移:从鉴证机制到保险机制
1.3.2 审计保险价值的形成机制:审计师民事责任制度
1.3.3 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的经验检验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审计职业道德
2.1 审计职业道德的质:一份隐的公共合约
2.1.1 契约理论、受托责任与审计师的角色
2.1.2 公众利益、职业服务质量与审计职业道德的质
2.2 审计职业道德的实施:自我履行与强制履行
2.2.1 审计职业道德合约的自我履行:中止交易、自我管制与声誉机制
2.2.2 审计职业道德合约的强制履行:管制、管制与法律责任
2.3 审计职业道德的变迁:描述与分析
2.3.1 萌芽期或合约的口头形式:职业道德观念2022年及之前
2.3.2 探索期或合约的标准化过程:结构化的职业道德准则1906—1973
2.3.3 发展期或合约条款的具体化过程:规则导向的职业行为准则2022年至今
2.3.4 新趋势或合约条款的概念回归过程:概念框架法的职业行为准则2022年至今
2.4 审计职业道德的准则:框架结构
2.4.1 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2.4.2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
2.4.3 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
2.4.4 特别行政区会计师公会HKICPA
2.4.5 中国会计师公会联合会FCPACT
2.4.6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审计师
3.1 审计师的理论分析
3.1.1 的概念:从抽象观念到概念框架
3.1.2 的质:行为约束与核心价值
3.1.3 的作用机理:基于程序公平的解读
3.2 审计师的制度框架
3.2.1 的冲突模式:力量博弈
3.2.2 的制度框架:视角
3.2.3 的规则安排:以“关系”为基础
3.2.4 的最新动态:SOX法案
3.3 审计师的未来展望
3.3.1 制度基础变革:Ronen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
3.3.2 概念框架变革:Tayloy的审计师可靠框架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审计法律责任
4.1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
4.1.1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早期阶段20世纪初到2022年代
4.1.2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阶段20世纪2022年代到2022年代
4.1.3 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最新进展20世纪2022年代至今
4.2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
4.2.1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萌芽阶段1992—2022年
4.2.2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阶段19—2022年
4.2.3 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最新进展2022年至今
4.3 审计师法律责任的理论小结
4.3.1 审计师法律责任实践发展的路径分析
4.3.2 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核心问题与争议
4.3.3 审计师法律责任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审计组织形式
5.1 审计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
5.1.1 自由选择:2022年以前
5.1.2 公司制的全面禁止:2022年
5.1.3 专业服务公司的引入:2022年
5.1.4 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
5.1.5 有限责任合伙制:2022年
5.2 我国审计组织形式的历史变迁
5.2.1 国有事业单位:2022年以前
5.2.2 公司法人:2022年
5.2.3 个人独资:2022年
5.2.4 有限责任合伙制特殊合伙:2022年
5.3 审计组织形式的经济学分析
5.3.1 审计组织形式安排的初始均衡状态
5.3.2 推动审计组织形式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
5.3.3 意识形态与法律文化
5.3.4 知识存量
5.3.5 审计组织形式的风险和不确定分析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内部审计论纲
6.1 内部审计演进:理论与实践
6.1.1 财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1.2 业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1.3 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2 内部审计的新范式:风险导向
6.2.1 背景
6.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
6.2.3 小结
6.3 内部审计:未来研究机会
6.3.1 内部审计主要著作概述
6.3.2 《内部审计思想》与未来研究机会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审计理论
7.1 审计的职能与特征
7.1.1 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三种不同的国家理论模型
7.1.2 审计的职能与特征:基于国家理论视角的分析
7.1.3 小结
7.2 审计环境的变迁
7.2.1 引言
7.2.2 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分析框架
7.2.3 我国审计环境的变迁:描述与分析
7.2.4 小结
7.3 审计的若干重要问题
7.3.1 审计体制
7.3.2 审计结果
7.3.3 绩效审计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下篇 方
第8章 审计模式变迁
第9章 审计职业判断
第10章 舞弊审计简析
第11章 内部控制评审(一)
第12章 内部控制评审(二)
第13章 审计信息化
后记
……

54评论

红果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重点、难点章节归纳: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司法解释》的条款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鉴证业务5要素;鉴证业务的承接与变更;接受与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项目组内部复核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第五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概念框架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
第六章审计、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对的要求
经济利益;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私人关系;与审计客户发生雇佣关系;与审计客户长期存在业务关系;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服务;收费。
第七章审计目标
层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第八章审计计划
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审计业务约定书;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重要;风险模型
第九章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的特;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函证程序;分析程序,在审计过程中的运用
第十章审计抽样
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实质程序中抽样技术的运用
第十二章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掌握工作底稿的归档
第十三章风险评估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六个方面;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特别风险
第十四章风险应对
增加审计程序不可预见的方法;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质、时间和范围的确定;控制测试的质、时间和范围;实质程序的质、时间和范围
第十五章与收款循环审计
与收款的控制测试;与收款的实质程序;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程序;应收账款的实质程序

30评论

追风人

第一章 审计案例研究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审计的科学
第二节 审计本质与假设=
第三节 审计概念框架
第二章 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研究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概述
第二节 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案例研究
第三节 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案例研究
第四节 后安然时代审计案例研究
第三章 我国证券市场制度背景研究
第一节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法规研究
第二节 《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法规研究
第三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办法》法规研究
第四节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法规研究
第五节 《上市公司收购办法》法规研究
第六节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办法》法规研究
第七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法规研究
第四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研究
第一节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分析
第二节 审计环境案例研究
第三节 审计经典案例研究
第四节 审计师执业责任案例研究
第五章 内部审计案例研究
第一节内部审计概述
第二节 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第六章 内部控制案例研究
第一节 内部控制观念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第三节 巨人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第四节 中海集团釜山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第五节 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第六节 郑亚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第七节 法国兴业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第八节 英国巴林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第七章 审计报告案例研究
第一节 年度报告审计意见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非无保留意见案例分析
第三节 科龙电器公司审计典型案例分析
第四节 亏损公司、审计师变更与非标意见——基于长岭股份公司的案例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114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