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人数为什么这么少

爱人我爱你你可以爱我吗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56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人数为什么这么少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隐觅

已采纳

为什么不考呢~注册会计师含金量
首先,市场需求量大。我国持有会计证的人员高达1200万,但是注册会计师人数寥寥无几,注册会计师成为爬上金字塔顶的极少数人群,同时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的公司都将接受审计,因此,对会计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其次,就业行情不断看涨。从20世纪2022年代实施注册会计师考试以来,有许多人通过了考试,且不断呈上升趋势,作为紧缺人才,就业前景是看涨的。据了解,稍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在企业中基本上都是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是多么的重要。
最重要的是,收入高引发热潮。取得注册会计师资质是财会职业素养的最好体现,拿了证书,依然做会计,企业自然会对这部分人相当的重视,薪水当然就会提高了,例如在深圳,注册会计师平均年薪达到30万,如此诱人的年薪,怎么能不引发热潮呢?
了解一下,记得采纳哦~

95评论

萌怪

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个人会员正逐年增加,报考注会的人数也突破了百万。注册会计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大家都想考取注册会计师呢?听学霸君为你介绍:
1、找工作时的”敲门砖“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之后,不少企业开始通过求职者是否持有注会证书来作为是否录用的重要参考条件。高度CPA调查显示,在同等条件下,CPA可以为你增添一层光环。所以,不少人把CPA当作是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
事实上,这个证书就相当于是一个敲门砖。如果你想从事审计、会计、税法等方面的工作,那么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就成为你的增分项。没有这个证书,可能你就应聘不上了。
2、工作时享有”签字权“
成为执业会员条件是:取得注会考试全科合格证,加上在中国境内从事2年以上的审计业务经验。注册会计师,指的就是执业会员,能够享有审计签字权。也就是说,成为执业会员才可以签审计报告,而非执业会员是不行。
拥有审计签字权,在很多事情上面就有了发言权。如果成为财会层中的一员,可以列席公司高层会议,甚至参与投票。若能成为公司合伙人,可以参与分红,等等好处。

183评论

草木皆兵都在装逼

近年来,中国注册会计师个人会员正逐年增加,报考注会的人数也突破了百万。注册会计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大家都想考取注册会计师呢?听学霸君为你介绍:1、找工作时的”敲门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消之后,不少企业开始通过求职者是否持有注会证书来作为是否录用的重要参考条件。高度CPA调查显示,在同等条件下,CPA可以为你增添一层光环。所以,不少人把CPA当作是找工作的一块敲门砖。事实上,这个证书就相当于是一个敲门砖。如果你想从事审计、会计、税法等方面的工作,那么持有注册会计师证书,就成为你的增分项。没有这个证书,可能你就应聘不上了。2、工作时享有”签字权“成为执业会员条件是:取得注会考试全科合格证,加上在中国境内从事2年以上的审计业务经验。注册会计师,指的就是执业会员,能够享有审计签字权。也就是说,成为执业会员才可以签审计报告,而非执业会员是不行。拥有审计签字权,在很多事情上面就有了发言权。如果成为财会层中的一员,可以列席公司高层会议,甚至参与投票。若能成为公司合伙人,可以参与分红,等等好处。

38评论

我可以陪你搞怪和深爱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名人数是逐年递增的,2022年的时候报考人数大概是56万人,到了2022年报名人数猛增到将近60万人,2022年将近万人,2022年又是一个突破,将近达到80万人,2022年达到95万人,今年统计数字还没有出来。庞大的报名数字说明什么?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地位在社会上越来越高了,而且他的薪酬也是越来越好,同时他的发展空间比较大。此外,在大概十年前,就提出要发展注册会计师的队伍到30万人左右,但是到了2022年末的时候,我们国家注册会计师的人数大概是20万人,这20万人,和我们的目标30万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还差10万人。所以,这样就造成什么呢?造成众多的考生来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所以报名人数在逐年增加。毋庸置疑,注册会计师这个证书,它的含金量高,主要就是因为它对职位提升有好处,年薪高,所以在目前情况下报考人数也非常多。我们这几年注册会计师的辅导工作也是非常大的,主要就是因为报考人数多。报考人数多最主要原因就是就业困难,所以很多人都奔到注册会计师考试上来了。

从调查的统计上来看,薪资较高的四大行业,第一大行业是金融业,包括保险、投资;第二是IT企业,包括我们互联网等等;第三大类是房地产企业;第四大类就是服务业,服务业当中包括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等等。这四大行业会计人员年薪在10万元以上所占比重人数高于其它行业,所以,这四大行业应该说是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其它行业相对来讲占的就比较低了。

如果说你是会计专业毕业的,或者说你目前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还是认为报三科。哪三科呢?会计、审计、税法,这三科放在一起比较好,为什么?因为本身会计专业,会计和审计同时学的,再加上税法,现在你在事务所工作马上就能用上这些东西。今年已经颁布了三个准则,已经出台,还有一些准则还是要继续颁布了。今年有个最大的问题,今年注册会计师的这本教材变动不大,2022年怎么样?应该变化相当大。比如说22号准则金融登记准则,收入准则,这两个准则一旦要改的话,那么我们教材很多内容都要跟着变。所以,会计能考尽可能考,赶紧考过早点解脱,要不然明年变成什么样都不知道了,因为今年教材当中收入准则没有改,收入准则一旦改了,说实在很多内容真的是很难懂的。所以我想在这里,作为会计专业的考生,还有在事务所工作的这些考生,尽可能把这三科赶紧考过。

第三个,一般的考生。一般考生怎么讲呢,一个最不赞成,一个是最赞成的。第一个我说最不赞成的,会计和审计我最不建议大家放在一起考,刚才会计专业放在一起考,是因为他学过。那么非会计专业的,或者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会计和审计这两个放在一起考,很多东西理解不了的,从理解上不太好理解,因为审计用的会计支持比较多,这两科搭在一起我觉得不太好。因为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今年要颁布那么多,背都背不过来,所以这两个最不建议大家搭配在一起。最建议大家搭配在一起的是财管和战略,这两个搭配在一起,对我们参加考试是有好处的,很多内容相通,相通情况下容易记忆。但是这个在实际当中,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到底怎么搭配,比如说非会计专业的,我想考注册会计师,但是没信心,怎么办?先考两个简单的,经济法、税法,把这两个考过有信心了,我再考后面的,这是一种情况。但是,无论怎么搭配,我个人认为,会计应该首先要考,因为会计是我们六科当中的基础课程。

一般备考期最好是三年,很多学生他们打算第一年报三科,第二年报三科,第一年如果有一科了没有通过,放到第二年再考,第二年四考,第二年再有一科没有考过放到第三年,这样备考期最长时间一般定在三年。很多学生两年就完成了,当然,全国考生当中一年通过六科的人数也不少。为什么要谈到三年?有些学生给自己定的五年,你想想五年时间太漫长了。

131评论

势单力薄

注会到底有多难考,为什么CPA这么难考?注册会计师堪称国内第一证书,对于很多会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能考册会计师是对自己能力的最好证明。可注册会计容易考吗?注册会计师为什么难考,通过率怎么样,接下来就有高顿小编为大家总结一下:
一、注册会计师含金量高、门槛高
注册会计师站在金字塔顶,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与会计从业持证人数高达1200万相比,注册会计师人数仅20万(执业会员约10万人),可见注册会计师成为爬上金字塔顶的极少数人群。
从较低考试通过率可看出注册会计师的门槛的确很高,设置高门槛的原因在于:注册会计师在经济活动中地位重要、对综合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正因为重要,所以门槛高;正因为门槛高,所以有高含金量。据说,稍有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到企业后,基本上都是财务主管或财务总监级别,可马上进入层了。
二、知识每年一变
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各种经济政策调整包括经济法规的不断完善都及时体现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就拿经济法这个科目来举例,经济法教材每年都有比较多的修订,所修订内容的比例估计在30%左右,而新修订的内容又是比较容易出题的地方,因此,学习掌握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对考生基础知识、最新信息把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新教材消化水平的要求都很高。
另外,考查内容多、复习时间短也是令注会考生十分头疼的问题。从拿到新版教材到参加考试,不过短短5、6个月时间。如果有的考生报考科目较多,在这些时间里想第二遍复习都有些困难。
三、报考科目数量有技巧
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有五年的限制,如果在连续的五个年度内没有通过全部6个科目的考试,那么最早一年的考试成绩将作废,如此往后推。因为有了这个政策,每年报考几个科目就有学问了,报考科目过多不好,太少也不好。
可见,掌握报考技巧对能否通过考试有较大影响,而这个报考技巧很简单,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科目报多了容易“胡子眉毛一把抓”,什么都看什么都复习不好,但如果只报一科,注会考试每科平均通过率也就10%至20%,谁有100%的把握通过?据统计,大多数考生每年报考科目数量是2科或3科。
四、选择备考方法有讲究
常见的备考模式是自学以及报班学习,现在市场上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班很多,但辅导效果差异非常大,而恰恰是辅导效果对考生能否通过考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也许影响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的因素不止上述四个,不管怎样,每年都有很多优秀考生一次通过了注会考试的六科、五科、四科、三科等等,可见,难度是因人而异的,那些下了苦功、报考科目数量合适、选择了好学习方法的考生就更有把握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而那些不努力也不报班、随便报考一些科目试试看的考生能否通过考试,在此就不再讨论了。

155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