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注册会计师拟采用非统计

别目光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28

首页> 注册会计师> A注册会计师拟采用非统计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总要放弃

已采纳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1]。 审计抽样应具备的三个特征: 对具有审计相关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但不定机会均等↓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1)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审计抽样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相同点:

A、都需合理运用专业判断;

B、都可以提供审计所要求的充分、适当的证据;

C、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根本区别:

统计抽样时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

只要设计得当,非统计抽样也可达到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

两种抽样的选用:统计抽样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非统计抽样的消亡。

A、不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因为抽样方法的选用主要涉及的是审计程序实施的范围问题。

B、不影响获取证据的适当

C、不影响注册会计师对发现样本的错误所作的适当反映

(2)属抽样与变量抽样。统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主要有属抽样和变量抽样两种,同时还存在双重目的抽样等。

①属抽样

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抽样。

目标: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数)

②变量抽样

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根据实质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

目标:估计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

③双重目的抽样

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测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双重目的抽样。

步骤
(一)样本设计:审计抽样中样本设计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测试目标;

2、定义总体与抽样单元,注册会计师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和完整;

3、定义误差构成条件。

(二)选取样本

1、确定样本规模;

2、选取样本;

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三)评价样本结果

1、分析样本误差;

2、推断总体误差;

3、形成审计结论。

使用范围
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

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83评论

闲愁痴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0-27a注册会计师拟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进行库存金盘是否恰当您好亲,是恰当的,这个是有一个空间盘检

136评论

凭什么你不爱我

 会计学专业课程有:关系型数据库、基础会计、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税收基础、统计基础知识、经济法律法规、会计基本技能、企业财务会计、财务、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基础知识、会计模拟实习、会计岗位实习、企业基础知识、成本会计、工业经济学基础知识、成本会计模拟、流通业会计实务、商品知识、商业会计模拟、金融业会计实务、商业银行业务、金融市场银行会计模拟等。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资格考试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CPA、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国际信息审计师CIS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考试CGA、特许公认会计师考试ACCA、公认会计技师考试CAT。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交易或事项进行连续、、综合地核算和,提供经济信息,参与预测决策的一种活动。会计的职能主要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过程,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为经济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并参与决策,谋求最佳的经济效益。

25评论

草莓有多甜

A,B,C,D
答案解析:
[解析]
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五方面:风险的重要;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的特征;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质;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

120评论

溺情痞少

摘要(1)【正确答案】(1)不恰当。(5分)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特别风险实施实质程序/仅实施控制测试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7分)(2)不恰当。(5分)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5分)(3)不恰当。(5分)应当将实际执行的重要作为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7分)(4)不恰当。(5分)在临近审计结束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总体复核分析程序是必要程序。(7分)(5)不恰当。(5分)甲公司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仅实施实质程序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实施控制测试。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10-27A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上市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部分审计工作底稿摘录如下:1、A注册会计师拟采用突击检查的方式进行库存监盘。2、审计工作底稿保管制度规定,推行业务档案电子化,将纸质工作底稿经电子扫描后存为电子档案,同时销毁纸质档案。3、甲公司层拒绝提供与财务报表相关的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拟发表否定意见。4、A注册会计师邮寄询证函时,在核实甲公司提供的被询证联系方式后,未使用甲公司的邮寄设施,而是在邮局投递。5、A注册会计师计划在审计报告日后对甲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形成的重大判断和结论进行复核。针对以上5点,注册会计师做法是否恰当,如不恰当,简要说明理由(1)【正确答案】(1)不恰当。(5分)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特别风险实施实质程序/仅实施控制测试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7分)(2)不恰当。(5分)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5分)(3)不恰当。(5分)应当将实际执行的重要作为已记录金额与预期值之间可接受的差异额。(7分)(4)不恰当。(5分)在临近审计结束时,应当运用分析程序对财务报表进行总体复核/总体复核分析程序是必要程序。(7分)(5)不恰当。(5分)甲公司采用高度自动化处理,仅实施实质程序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实施控制测试。

62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