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控制程序的性质

只想简简单单的爱着你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5215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控制程序的性质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别妄想深入我心

已采纳

在应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质、时间和范围都应当确保其具有针对,但其中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质是最重要的。例如,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实施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恰当选用实质方案或综合方案。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可以采用综合方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即将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与实质程序结合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仅通过实质程序无法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实施控制测试,才可能有效应对评估出的某一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程序未能识别出与认定相关的任何控制,或注册会计师认为控制测试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仅实施实质程序就是适当的。

  小型被审计单位可能不存在能够被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控制活动,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主要是实质程序。但是,注册会计师始终应当考虑在缺乏控制的情况下,仅通过实施实质程序是否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毕竟是一种主观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同时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特别是存在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因此,无论选择何种方案,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设计和实施实质程序。

126评论

不悲不泣不想不念不看不听

在应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质、时间和范围都应当确保其具有针对,但其中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质是最重要的。例如,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实施次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恰当选用实质方案或综合方案。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可以采用综合方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即将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与实质程序结合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仅通过实质程序无法应对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实施控制测试,才可能有效应对评估出的某一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程序未能识别出与认定相关的任何控制,或注册会计师认为控制测试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仅实施实质程序就是适当的。
小型被审计单位可能不存在能够被注册会计师识别的控制活动,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可能主要是实质程序。但是,注册会计师始终应当考虑在缺乏控制的情况下,仅通过实施实质程序是否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毕竟是一种主观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同时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特别是存在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因此,无论选择何种方案,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设计和实施实质程序。

119评论

冷言冷语冷眼旁观

内部控制较好的情况下,监盘程序可以以控制测试为主;如果内部控制不好,更多的要依赖实质程序。监盘程序主要是区分是以控制测试为主还是实质程序为主。
在控制测试中主要是询问和观察存货盘点程序,注重相关内部控制的测试。
在实质程序中侧重于直接找到金额上的存货的错报。
另外存货监盘程序并不是单纯的指某一类审计程序,而是一个综合的审计程序,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要根据的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的专业判断来确定在这个审计过程中如何具体利用控制测试和实质程序,存货监盘中的审计程序目标具有双重,一方面是了解对方盘点程序的有效,另一方面是获得存货是否有重大错报的证据。在监盘过程中侧重于哪一方面需要由注册会计师在具体情况下做具体判断,但如果对价值较高的存货项目实施抽查程序,那么即使注册会计师主要采用的是控制测试,也能通过该实质程序获得进一步的确证,意思是说这部分的存货因为价值高,所以很重要,所以即使认为对方盘点程序很有效,注册会计师自已也要亲自去检查一下,以获得进一步的确凿证据。即使注册会计师主要采用的是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也可以采取实质程序来获得进一步的审计。

53评论

只想简简单单的爱着你

在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风险的重要。风险的重要是指风险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

重大错报发生的可能。

涉及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特征。

被审计单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质。

注册会计师是否拟获取审计证据,以确定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方面的有效。如果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预期内部控制运行有效,随后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必须包括控制测试,且实质程序自然会受到之前控制测试结果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可以采用综合方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即将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与实质程序结合使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如仅通过实质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必须通过实施控制测试,才可能有效应对评估出的某一认定的重大错报风险;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评估程序未能识别出与认定相关的任何控制,或注册会计师认为控制测试很可能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仅实施实质程序就是适当的。

无论选择何种方案,注册会计师都应当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设计和实施实质程序。

155评论

怪我过分痴迷

区别:

控制测试的内容为内部控制,是定评价;实质程序的内容为账户金额,是定量评价。

控制测试的目的为评价内部控制有效;实质程序的目的是评价账户金额正确,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依据。

联系:

控制试验与实体程序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控制试验为实体程序奠定了基础,控制试验的结果为确定实体程序的质。

时间和范围提供了依据;实质程序是在控制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质程序的程度取决于控制检验的结果。

扩展资料:

控制测试的考虑因素: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某项控制的测试范围时通常考虑下列因素:

被审计单位在整个信任期内执行控制的频率。控制执行的频率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就越大。

在审计期间,注册会计师将信任时间的长度来控制运作的有效。准信任控制的运行有效的时间长度不同。控制活动的数量在这个时间长度上也是不同的。CPA需要根据所提出的信任控制的时间长度来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信任期越长,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为了证明控制可以预防或发现并纠正确定水平的重大错报,有必要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和可靠。审计证据的相关和可靠要求越高,控制检验的范围就越大。

实质程序的考虑因素:

1、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的控制越薄弱,注册会计师越不宜在期中实施实质程序。

2、实施审计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的可获得。如果实施实质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可能难以获取(如变动导致某类交易记录难以获取),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在期中实施实质程序。

3、实质程序的目标。如果针对某项认定实施实质程序的目标就包括获取该认定的期中审计证据(从而与期末比较),注册会计师应在期中实施实质程序。

81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