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1040
荷西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一般会有最新的相关注册会计师和。不过可以点击查看请看: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现状报告:行业人才分布情况 地址是:
一般地区没办法统计有多少注册会计师,但每年有全国数据统计,2022年中注协团体会员会计师事务所总数8331家,个人会员总数210509人,其中注册会计师100601人,非执业会员109908人。注册会计师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这是继2022年6月30日非执业会员总数达到10万人之后又一次新的突破。
年年岁岁
一审计收费标准缺乏规范。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一直缺乏相对统一合理的审计收费标准。审计业务收费实行指导价,并由各省级门会同物价部门制定审计收费标准。但我国的审计收费标准只有原则规定,在具体执行中存在差异,地区之间、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以及审计人员之间的差异明显。我国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审计收费计量基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按公司总资产计算收费,有的按营业收入计算收费,更多的则是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讨价还价来确定具体收费金额,具有很大的随意。审计收费缺乏行业指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务所之间在价格上的恶竞争,也从审计收费的角度造成了审计市场的混乱,从而对审计的和审计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普遍价格偏低。
从近几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百家信息》的数据来看,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入不仅连年稳居前四位,而且遥遥领先于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以2022年度的数据为例,中注协发布的《2022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前15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入,国内会计师事务所与“四大”相比存在着审计收费普遍偏低的现象。排名前15位的会计师事务所总审计收入为 1,147,090万元,而“四大”中仅普华永道中天一家就以260,984万元占据了前15位总审计收入的8%,前15位中11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2022年度总审计收入为335,389万元,仅占前15位审计收入总和的2%。
综观我国的审计市场,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四大国际所保持着对审计市场的高占有率,他们掌握着更多的优质客户,在审计收费上要远远高于我国本土事务所,但不少大型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仍对四大国际所提供的高价审计服务趋之若鹜;而且这些被审计单位对高额的审计费用能够接受,对四大国际所的认同度也比较高,双方往往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脱钩改制的全面完成,我国本土事务所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审计市场出现严重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使得注册会计师面对收费标准显得力不从心,事务所之间压价竞争现象普遍存在,审计回扣现象严重。许多事务所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业务量而压低收费价格,使得本来就扑朔迷离的审计收费现状愈加混乱。而且,这种低廉的审计收费形式,不利于事务所提取风险基金和执业保险,加大了行业的风险。此外,由于审计收费过低,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程序不完善,注册会计师很容易偷工减料,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压低审计成本,这就势必会严重影响注册会计师的。
三审计委托模式存在缺陷,影响审计收费。
我国审计市场上,委托方与被审计方重合,形成失衡的委托关系。实际上,被审计单位就是审计委托人,审计费用由会计师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收取,使得审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平衡。这就使得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安排上,出现了有悖于市场经济的怪现象,即自己出钱审计自己。这种不合理的审计费用支付方式使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构成一个无法解开的内在利益关系链,这种依存使会计师事务所处于被动地位。
以客户为导向,还是以公众利益为重,一直是困扰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难题。一方面无论是法律还是道义的要求,还是出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必须正直、诚实、客观、守信;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自负盈亏的组织,要想生存和发展,只有自己到市场上去找客户。尽管从原则上而言,客户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是双向选择关系,但在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规模较小、竞争力弱及审计收费价格竞争激烈的现状下,在当前的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和企业当局存在强烈造假动机的大环境下,当客户出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并提出不正当要求时,注册会计师要么坚持原则,恪守职业道德,出具与事实情况相符的审计报告,以致面临被客户炒掉、失去客户的风险;要么放弃职业道德和,屈从于客户的不正当要求,以保住客户。长此以往,一方面会导致更多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放弃原则取证多客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另一方面坚持原则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会遭到排挤和打击,以至于无法生存、立足和发展。失衡的委托关系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直接降低了审计的价值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审计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影响了审计收费。
四缺乏对审计行业的有效
1、对审计收费的披露不够透明。
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制定程序,有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的,若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由经营者决定,经营者就可能利用报酬的高低来“买断会计原则”。所以,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信息进行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于2022年12月24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中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分别按审计费用和除审计费用外的其他费用披露,其他费用指的是咨询服务包括资产评估的费用;上市公司在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时,应列明差旅费等费用的承担方式;应披露2022年及2022年的比较数字。
尽管对上市公司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内容和形式作了具体规定,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披露的质量不甚理想:信息复杂混乱,数据之间的可比不强。规定,在披露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前,上市公司应披露确定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决策程序以及公司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董事对这一决策程序的相应意见,然而只有很少的上市公司披露了对会计师事务所支付报酬的制定程序和标准。审计收费披露不够透明还表现为:在年报中,有些上市公司披露的是实际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而有些披露的是应付报酬;许多上市公司在审计费用披露方面很不规范,特别是当审计费用发生较大变动和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时尤为突出,如不披露支付中期解聘事务所的审计费,或将审计费、差旅费、咨询费等混合在一起披露,有的甚至不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还有的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费用只字不提;更有甚者,有少数上市公司甚至在年报中不披露任何审计收费信息。
2、对违法违规审计行为处罚较轻。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注册会计师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所受的处罚进行了归类,但对违法、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较轻,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也仅仅主要停留在警告、没收违法收入、罚款、通报批评和暂停执业资格上。可以说,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风险,特别是民事赔偿风险近乎于零,现行法规中即使有相关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遇到现有法律制度对民事诉讼的限制,也使得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制度形同虚设。
Yogurt
一孱弱的组织关系审计组织是否于委托人和被审计人是最能直接评判审计的方式,并且这种的现状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对审计人员出具的工作报告的可靠,可信及权威的信心。
脱钩改制之后,会计师事务所依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摆脱来自从前靠单位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存在。现阶段,从组织的角度来衡量,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只是处于形式上而实质上未的状态。具体表现在改制后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自身资金积累有限,抵御风险能力差,造成其与从前的靠单位有一定的依赖关系;靠单位也利用此种关系将其视为创收的渠道,事务所也唯恐失去靠单位而减少客户来源。这种明脱暗不脱的关系经常会形成暗箱作,毋庸置疑,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关系的不,充其量只能成为所靠行业或地域部门的一个控制机构。一旦行业、地区利益与其它利益发生矛盾,会计师事务所自然难以摆脱所属行业或地域部门自身利益的束缚,客观公正的天平就会发生倾斜。
二失衡的委托关系基于受托责任而形成的审计存在着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人三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委托人是财产拥有者,被审计人是受托财产的人,二者与审计人共同构成审计关系的三个主体。
在我国,就上市公司而言,其审计关系的失衡表现得较为突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导致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实造成了所有者终极代表人的缺位,在部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董事会人员组成中以内部人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董事,因此没有适当的权利制衡,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由他们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决定注册会计师的续聘、收费等事项。因此,常会出现委托者出钱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己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打乱了审计关系三方有序的平衡关系,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现行注册会计师职业与制裁机制下,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而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通同作弊。注册会计师在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审计关系中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直接降低了审计的价值,给投资者的权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运作,乃至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三需求不足的服务市场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者主要根据经营者提交的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需要有一个来自企业外部持、客观、公正立场的第三者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和合法做出判断,注册会计师审计便应运而生。
在我国,从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乃至多年发展的过程看,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市场中各种相关信息的使用者,而是;不是出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委托关系,而是出于部门的需要。这种状况导致在我国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最大需求者是部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审计、资本验证等法定业务以及咨询等非法定业务,但当前仍以法定业务为主,其服务也主要是满足于相关主管部门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不是出于自身改善经营的需要,而是应付部门的要求,将注册会计师服务视为过关的一道程序工作。2022年底开始实行的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执行几年以来的情况也不是十分理想。一方面是企业对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内在需求,在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之后,仍有其它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使企业认为社会审计的作用不大,并且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因而不愿接受审计。另一方面是注册会计师与企业主管部门对报表信息的特定要求与财务处理规定的判断标准容易存在差异,难以对查出的问题、处理意见达成一致的意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关系中处于不受重视的尴尬境地,不仅面临着收费低甚至是收不到费用的结局,而且自身的工作成果也不受重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极易丧失恪守、客观、公正的动力,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强,执业质量不高。
四无序的市场竞争注册会计师行业客观上是一个激烈竞争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关系到一家事务所生存发展的问题。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对注册会计师承接业务时为保持而应回避的事项,注册会计师的能力,对同行的责任等都有具体的规定。同时,《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受理业务不受行政、区域、行业的划分。保持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不仅对于维护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形象与信誉,对于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
纤媚笑
我们常常遇到很多“注会无用论”的说辞,“CPA考试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考了又不一定过”,“CPA含金量不如以前了,考过了也不会前途无忧年薪百万”……
注会证书价值真的不高了吗?
其实,不管哪个行业都会有一些抱怨贬低的声音存在,正如会计行业总有人抱怨注会含金量不高,没有竞争力。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注册会计师是我们国家唯一具有审计签字权的高级财务会计人员,对于任何想要从事会计工作的新人来说,拥有注会这个敲门砖,会是你履历上极为光彩的一笔,应聘、升职加薪都会被优先考虑。
从职业发展角度来说,注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不一定非要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国企、银行、投行、外资企业无不在招聘时指出“持有注会证书者优先”,注册会计师行业是培养各行业精英人才的基地,它也是一个很好的跳板,只有通过这个跳板,才有可能达到想要的高度。
为什么会出现CPA无用论的说法?
高度决定难度,注会考试作为“天下第一考”,并不是一门想通过就能过的证书,每年注会考场上,总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是报了名却没有参加考试的,剩下的三分之二里,也有一半人是打酱油的,这些充当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率分母的考生,既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金钱。有的人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盲目跟风,还有的考生陷入证书至上的考试怪圈里不能自拔,却忽略了会计行业的特殊,会计基础实也不懂,所以这些人有了CPA证书也找不到好工作,于是就把责任推到了CPA身上。
注会证书或许能改变目前职业现状,但想从此毫无后顾之忧是不可能的,就像是在那些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他们最缺的人才不是CPA,而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关系给事务所招揽业务,且具有丰富社会关系的人。
证书+能力才能发挥注会的最大价值
会计是一种政策、专业很强的技术工作,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都会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只有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才能得到领导重用,如果只有注会证书,没有经验,会计小白只能从助理做起,从最基层做起。
只有证书和能力两者结合,才能站在社会金字塔的顶端,获得成功。
读书使人明智,作为备考注册会计师的考生,努力朝着最好的方向去发展吧,你一定会过的比想象中更精彩!
优质注册会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