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经济法重点章

羽化成思念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408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重点章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亿兆

已采纳

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中级职称考试之间有密切的联系,CPA《会计》科目包括了《中级会计实务》的几乎所有内容,加强CPA题库的练习,一定可以提高《会计》科目和《中级会计实务》的答题水准。
点击了解会计报考相关条件
2、《中级会计实务》中的两章有关事业单位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内容在注会《会计》中是没有涉及的,但这两章不是核心内容,在考前一周看看教材即可。注会《会计》侧重于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收入、所得税和差错更正,中级职称《中级会计实务》除了侧重注会中的重点章节外,还比较侧重非货币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和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3、注会《财务成本》和中级职称《中级财务》相对来说两科的知识点比较,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重合,知识点关联度不高。但是考生只需要结合真题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认知与熟记,考试一定可以从容应对。4、注会的《税法》和《经济法》与中级职称的《中级经济法》相对应。注会的《经济法》中以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和票据法为重点。《中级经济法》的税法部分收录了注会《税法》中最重要的两大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限的大学生来说,以及未取得初级跨级职称的人群来说,可以先报考注会。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的不同的相关信息,推荐选择恒企教育。恒企采用的所有培训教材全部由总部统一提供。校区师资力量雄厚,精心挑选的讲师不仅专业过硬、经验丰富,同时全部经过总部的统一培训,充分提升教学思想的一致和教学效果的高品质,为会计培训领域吹来了全新的革新之风,同时为会计培训市场建立起全新标准和新方向。

25评论

相思饮尝

【导语】在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结束之后,很多考生正在等待12月下旬注会成绩的公布,而有的考生则是已经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复习当中了,2022注册会计师六科最为重要的就是合理进行时间的安排,有的耗时比较多,有的理解难度比较大,总之难度各异,那么2022注册会计师六科如何安排?哪个科目耗时最多呢?接下来就带大家合理安排一下。

1、会计:耗时最久

CPA里最基础,最重要,最难的就是《会计》这一科了。经过无数学霸们的总结,终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情况下,会计所需要的温习时长至少为350-400小时。主张我们均匀每个月的温习时刻至少约为66小时,均匀每天温习至少约2小时。

依照三轮温习的重要来排序,基础阶段至少198小时,强化阶段至少132小时,冲刺阶段至少66小时。而在这门科目里,第七章长期股权出资与合营,第八章财物减值,第十四章金融工具,第二十章所得税,二十六章企业合并,二十七章企业兼并报表,第二十三章财务报告,第二十四章财物负债表日后事项是要点章节,我们一定要多花点时刻。

2、审计:最难了解

之所以《审计》这门科目需要的时刻为一是教材不流畅难懂,二是缺乏实践审计经验的同学初学之时,难度较大。所以经过多年学霸们的总结,这门科目所花费的时刻为至少300-350个小时。第二,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关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这块内容太过生疏了。主张均匀每个月的温习时长至少约为58个小时,每天均匀温习相同至少约为2小时。

3、财管:刷题是关键

《财管》作为CPA三科里最为特殊的一门,它的时长组织和前面两科略有不同。财管这一科最重要的是刷题。主张均匀每个月温习至少53小时,每天至少温习5小时。

在考点上,第二章财务报表剖析和财务预测,第八章企业价值评估,第十一章长期出资是要点章节,特别第八章,要给予满足的注重,多花点时刻。

4、税法:常识点多,且杂,有必要及早温习

依照学霸专家们总结的300小时来看,主张每月温习至少75小时,每天温习至少5小时。

要点线,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这里特别要注意个税的调整,我们一定要密切重视个税变革的新闻,主张多花点时刻;

小税法线,常识点多,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刻各个击破。

5、经济法和战略:内容不难,可是回忆背诵需要花时刻

经济法和战略是公认的较为简略的两门科目。经济法的温习时长至少为220小时,战略至少为200小时。

经济法主张每月温习至少73小时,每天温习至少5小时;战略主张每月温习至少66小时,每天温习至少2小时。

经济法的要点一般是第三章物权法,第四章合同法,第六章公司法,第七章证券法,第八章企业破产法,第九章收据。

战略的要点章节是第二章战略剖析,第三章战略挑选,第四章战略实施。曾经会更垂青风险,不过近几年来,考试的要点更多地倾向了战略。

以上就是2022注册会计师六科安排的详细情况,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够稳扎稳打,在重难点知识指引下,高效刷题,大家在备考伊始,就需要重点关注起来,确定好自己此次备考的科目,通过对2022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科目考情分析,推测2022年可能发生的变化,祝大家成功!

173评论

孤独的鹿

注册会计师考试实际上是一项执业资格考试。
考试分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在原有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经济法、税法基础上增加公司战略与风险新增科目共6门考试科目,综合阶段考试科目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要求进行考核。

  《财务成本》科目的考试具有考核全面,题量较大,难度教高和注重实际等特点。在历年试题中,一般涉及现行法规、制度较少,主要考查财务数量分析的作能力,所以财务成本试题中的计算量较大,试题中计算题和综合题要占总分的50%以上,而且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也有计算的内容。2022年的试题中计算量占的比例更重。
  《财务成本》考题题型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综合题。

  《经济法》科目的考试具有的特点之一是全面考核,突出重点,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的所有章的内容,体现了全面考核的特点,同时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证券法、支付结算制度、票据法律制度及会计法有是考核的重点内容,《经济法》科目考试的另一特点在于注重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经济法》是一门应用较强的科目,因此试题中在考核考生对法律具体规定把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经济法试题除综合题体现了应用之外,在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中亦体现了一定的应用。
  《经济法》的试题有五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22年已取消),综合题。

  《会计》,是学好并参加《审计》、《财务》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考试科目是以修订的《会计法》、《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企业基本会计准则》等现行会计法规为主要内容,注重考查会计实务作能力,注重考查运用会计准则,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注重考查综合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
  《会计》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和综合题。单选题一般占15%-20%,多选题占15%-20%,判断题占15%-20%,计算及会计处理题占20%左右。综合题一般占25%以上。

  《审计》科目的考试以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实务作能力为命题原则。全面考核是指考题的涉及面广,基本上每章都有题。突出重点是指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对重点章节要重点考查,所占比重较大,一般达到70%以上。
  教材共18章内容,1-4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知识;第5-9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是全书的难点;10-14章是会计报表的审计,为实务部分,应注意5-9章的理论与10-14章的实务结合;15、16章为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最终成果,前面的一切都是为最终能提供客观、公平的审计报告;17章是其他鉴证业务,也需要理论与实务的结合;18章为会计咨询和服务业务,是介绍知识。
  《审计》的试题为五种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税法》科目的考试具有试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考查与应用能力考核相结合,重在测试考生的实际作能力,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历年考题来看《税法》的考试是全面考核有所侧重。每章的内容都在考核范围之中,但又不是平均出题。企业普遍涉及的一些大税种分数占的比例较大。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五个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管法在历年考试中占的分量都很重。试题中的综合也越来越强。如2022年的试题中,计算题第一道要求计算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第二道计算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税法》的考试题型为五种: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综合题

96评论

厌世匿名

共同点:知识点容易混淆,需要超强记忆力

《经济法》科目内容多、内容杂、内容细、内容枯燥、考题灵活,而且是一门应用较强的科目。《经济法》考试试题考核考生对法律具体规定把握的基础上,注重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所以,考生们一方面要注意通过总结来加深记忆力,将同类知识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或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要多举例,通过举例不仅能真正领会法律规定,而且还能在面对考题时知道如何想、如何答。

两个科目的备考和考察重点不同

在具体内容的学习上,中级《经济法》和注会《经济法》分别有哪些重点呢?以下是2022年中级《经济法》各章重要,以及注会《经济法》考试目标,大家可以以此来调整备考方向。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各章重要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目标


希望可以帮到您。

123评论

素罗裙

目前注会专业阶段这6科中,会计审计税法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会计是其他两门的基础;财务成本和公司战略是有联系的;经济法比较。如果报考的话建议每年报考不少于2门,最好是每年3门,这样可在两到3个年度完成专业阶段的考试。

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完一科下一科才能开始考,所以不能着急。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公司战略与风险、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一会计 
要抓重点章节重点突破: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日后事项、所得税、借款费用、收入、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是第一位的重点章,必须得拿下。其他章节基本上是为考试打基础的,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出大题的可能不大,一般出客观题。重点章就得多听课,多做练习。

二审计 
简单概括为:看书+听课+研究历年考题。审计不用搞题海战术。

三财管 
财管对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最为简单的一科,而对学文科的考生来说,可能是最难的一科,因为公式太多。 
财管首先自己预习一下教材,然后听一下老师的课。明白了公式是怎么回事,再去记公式会快得多。另外是结合做题记公式,比单独记公式要好一些。 
财管需要大题做题,从新制度今年的考题来说,题量还是超大的。如果做题不熟练,根本做不完。财管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门课,你做得多了,公式可能也就熟了,拿过题一看思路也就有了。

四经济法 
经济法与财管相反,对学文科的来说应该是最简单的一门,对学理科的来说可能是最头痛的一门。我2022年经济法与税法的时间安排是3:7,结果经济法60分、税法63分。 
经济法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结合案例背法条。因为考试考的是运用,单独记硬背的可能很少了。法条不但要背下来,还要知道在什么环境下用,怎么用,这就要结合案例。可能出综合题的章节,一定要多研究一下案例。 
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章节上,因为经济法的考点、热点也是相当集中的:像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物权法等等。重点章节突破了,其他章节把握一下客观题就行了。

五税法 
重点章节要重点学习:第一位的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两个所得税。其他像印花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常会出个小的计算题。其他小税种关键是记住税率,做做练习题。 
税法要大题做练习题,也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科。通过做题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一个零基础的人要通过注册会计考试步骤:先每门考过,再申请注册会计师证书。

选择考试是关键在于所报课程的搭配问题:
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辅导班,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
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
税法经济法(+风险):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
财管经济法(+风险+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

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

99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