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多少章

时间带走对与错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814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多少章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没失忆

已采纳

助理会计师考的是经济法基础,注册会计师考的是经济法。经济法基础肯定容易一些,内容少一些。两者有相同的章节,但内容不一样。

120评论

我说了很多遍放弃却做不到


注册会计师2022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田永刚视频第3章1-第8章1ar

注册会计师2022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税法基础班朱为群视频第4章1-第17章ar

注册会计师2022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班徐经长视频第21章1-第27章ar

注册会计师2022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基础班田永刚视频第8章2-第15章ar

注册会计师2022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班路国平视频第8章1-第13章1ar

注册会计师2022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班路国平视频第13章2-第20章3ar

注册会计师2022会计网校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班魏红元视频第10章1-第12章5ar
这好多
%e5%9f%ba%e7%a1%80%e4%bc%9a%e8%ae%a1&sortby=5&suffix=&id=10000002&f=0&pattern=0

176评论

明天做最好的自己

【导语】我们知道,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职称考试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很多考生会选择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职称同时报考,其实考试时间不一样只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职称科目内容重合度比较高,很多知识点都是一样的,下面就来给大家进行一下具体介绍,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1、注会的《会计》和中级会计的《中级会计实务》的重合度超90%

总的来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内容更少、范围更窄、考核要求更低。相比注会考试,中级没有涉及股份支付、租赁、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每股收益、公允价值计量、合营安排、商誉减值、设定受益计划等内容;没有专门的章节去讲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但这两部分内容属于基础的知识,在中级的其他章节内会有所体现。

2、注会的《财务成本》和中级会计的《财务》,二者的重合度在80%

中级财务涉及的内容范围面很广,几乎和注会差不多,不过学习的内容整体比注会的财务成本浅,是注会的缩略版,比如注会中的第十四章标准成本法、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第十六章本量利分析、第十九章责任会计浓缩到了中级的第八章成本。

但中级会计没有涉及期权、企业价值评估、产品成本计算、短期经营决策、业绩评价、会计报告;中级会计多了第九章中的纳税,不过这部分不是考试重点。

3、注会和中级会计的《经济法》,二者的重合度在60%

中级会计经济法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民法、商法、税法和经济法。民商法内容和注会大体相当,包括民事法律行为与制度,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新增了仲裁与诉讼相关内容和保险法的相关内容。

税法相关制度部分需要学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有关内容注册会计师的《税法》有此内容;经济法相关制度多了预算法、知识产权法和采购法相关内容。

4、注会+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比较

1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注会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经济法》、《税法》、《审计》、《会计》、《财务成本》、《公司战略与风险》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2中级会计的考试科目《财务》、《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中级资格证书。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职称科目比较,有兴趣的考生可以两门考试同时备考,当然2022年复习备考计划还是要好好制定,认真进行复习备考,祝大家成功!

138评论

谁会说遇见我真好我会说遇见你真好

目前注会专业阶段这6科中,会计审计税法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会计是其他两门的基础;财务成本和公司战略是有联系的;经济法比较。如果报考的话建议每年报考不少于2门,最好是每年3门,这样可在两到3个年度完成专业阶段的考试。

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完一科下一科才能开始考,所以不能着急。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公司战略与风险、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

一会计 
要抓重点章节重点突破: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日后事项、所得税、借款费用、收入、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等是第一位的重点章,必须得拿下。其他章节基本上是为考试打基础的,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等,出大题的可能不大,一般出客观题。重点章就得多听课,多做练习。

二审计 
简单概括为:看书+听课+研究历年考题。审计不用搞题海战术。

三财管 
财管对高中学理科的同学来说,可能是最为简单的一科,而对学文科的考生来说,可能是最难的一科,因为公式太多。 
财管首先自己预习一下教材,然后听一下老师的课。明白了公式是怎么回事,再去记公式会快得多。另外是结合做题记公式,比单独记公式要好一些。 
财管需要大题做题,从新制度今年的考题来说,题量还是超大的。如果做题不熟练,根本做不完。财管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门课,你做得多了,公式可能也就熟了,拿过题一看思路也就有了。

四经济法 
经济法与财管相反,对学文科的来说应该是最简单的一门,对学理科的来说可能是最头痛的一门。我2022年经济法与税法的时间安排是3:7,结果经济法60分、税法63分。 
经济法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结合案例背法条。因为考试考的是运用,单独记硬背的可能很少了。法条不但要背下来,还要知道在什么环境下用,怎么用,这就要结合案例。可能出综合题的章节,一定要多研究一下案例。 
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章节上,因为经济法的考点、热点也是相当集中的:像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物权法等等。重点章节突破了,其他章节把握一下客观题就行了。

五税法 
重点章节要重点学习:第一位的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两个所得税。其他像印花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也是非常重要的,经常会出个小的计算题。其他小税种关键是记住税率,做做练习题。 
税法要大题做练习题,也是比较适合搞题海战术的一科。通过做题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一个零基础的人要通过注册会计考试步骤:先每门考过,再申请注册会计师证书。

选择考试是关键在于所报课程的搭配问题:
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辅导班,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
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
税法经济法(+风险):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
财管经济法(+风险+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

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

101评论

你是不是忘了深拥我

会计~~~!!!!!!!!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在限定期限内(目前为5年)全科(共5科)通过全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是必要的条件
课本就一定要用当年的新版。辅导书最好选当年5、6月份出版的最新辅导材料
会计是注会考试的第一!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课程,是学好并参加《审计》、《财务》的基础。所以也是不得不过的一道坎。会计这科的主要特点是书最厚,内容最多。
其他四科:
财务成本
财务成本考试考核全面,题量较大,而且注重实际不过财务成本考试一般涉及现行法规,制度较少,所谓“实际”,主要是考查财务数量分析的作能力(其实多是纸上谈兵的东东)
审计
通过审计的唯一好方法就是“背”,或“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其实只要你背下来了还能理解不了?)。审计重点在前面几章关于基本审计概念、理论的内容以及最后几章关于完成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内容
经济法
经济法是比较注重法律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的一门。经济法考试的特点之一是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所有章的内容(记住是“所有章”!)。换句话说,整本书你得全背。经济法的应用比较强,注重考核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税法
税法的考试是真正的“全面考核有所侧重”。其侧重点就在于企业普遍涉及的一些大税种。这两年各种变化比较大,变化的自然是重点。对付税法也只有一个办法,多做题、多背题。各种情况都见识了,心里也就有底了。

130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