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为什么要漏报

只有傲骨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985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为什么要漏报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予我情话

已采纳

答案:1、(1) 增加注册资本的决议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因为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剩余盈余公积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本案中,显然如果转增资本,盈余公积将只剩注册资本的10%,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

(2) 指出要点(2)中存在哪些与法律不符的问题?
答:上市公司应在次年4月30日前披露上年度财务报告。
上市公司层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完整负责;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遗漏或错误发表意见。
本案中,财务报告披露时间远远超过法律规定时限,且财务报表严重失实,上市公司层与审计的注册会计师都负有责任。

(3) 从要点(3)的内容看,该公司和主管税务机关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在使用前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本案中,上市公司未报送备案,将受到处罚。

146评论

又是一个夏天

中大网校审计师考试网回复:

审计重要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重要指的是由审计人员判断的可接受的重要水平,该水平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即会计报表使用者允许的错报漏报水平而确定的。当可接受的重要水平较高时,表明会计报表使用人对该信息的敏感度较低,允许的错报漏报较高,审计环境较轻松,注册会计师对一些在其水平之下的错报漏报可不予关,可以执行较少的审计程序,缩小审计范围,减少审计的工作量,收集较少的审计证据;反之,当可接受的重要水平较低时,表明会计报表使用人对该信息的敏感度较高,允许的错报较小,审计环境较严格,注册会计师对一些在其之上的错报漏报要予以关注,要执行较多的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工作量,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例如,当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只要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工作量,检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就行;但当重要水平下降为1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就要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增加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查出10-2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显然,重要水平为10万元时收集的审计证据要多于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

审计重要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审计重要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重要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可从二方面理解:一方面审计重要对检查风险的影响。如果重要水平为20万元,则20万元以下的错报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只需执行有关的审计程序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如果重要水平为10万元时,则10-20万元的错报漏报仍然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和决策,注册会计师不但要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且要查出10~2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显然要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比要查出1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要容易,也就是说,审计重要与检查风险存在反向关系。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重要水平与审计风险也存在反向关系。另外一方面,就同一金额的未查出的错报漏报也会由于重要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要承担不同的审计风险。例如,同样10万元未检查出来的错报漏报,如果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没事;如果重要水平为1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要追究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显然,重要水平为1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高。

审计重要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的关系

根据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报告一般可分为四种,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究竟发表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重要是注册会计师考虑的主要因素。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10万元的错报漏报,审计报告的类型由注册会计师对其重要评估。

90评论

毁我好了吧

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审计重要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下:
一、审计重要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二、审计重要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可从二方面理解:
1、审计重要对检查风险的影响。
比如,如果重要水平为30万元,则30万元以下的错报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只需执行有关的审计程序查出3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如果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则20-30万元的错报漏报仍然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和决策,注册会计师不但要查出3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且要查出20~3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显然要查出3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比要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要容易,也就是说,审计重要与检查风险存在反向关系。
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重要水平与审计风险也存在反向关系。
2、就同一金额的未查出的错报漏报也会由于重要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要承担不同的审计风险。
例如,同样20万元未检查出来的错报漏报,如果重要水平为3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2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没事;如果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2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要追究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显然,重要水平为2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水平为3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要高。

108评论

你若为灯我甘愿扑火

  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原则是基于:

  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

  二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运用重要原则的两个阶段: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原则的情形。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质、时间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原则。二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运用重要原则。

  确定重要水平的两个方面的考虑:金额和质的考虑。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和质。这也就是说,重要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在许多情况下,某项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质方面考虑,却可能是重要的。例如:①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②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③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④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

156评论

我羡慕嫉妒恨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一)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水平初步判断数不同,如前者大大低于后者,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二)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注册会计师在汇总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时,应当包括已发现的和推断的错报或漏报,并考虑期后事项和或有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处理。


  (三)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测试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会计报表或扩大实质测试范围后,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仍超过重要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四)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水平,由于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以降低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除了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及推断的错报或漏报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的错报或漏报。当汇总数近重要水平时,如考虑该种错报或漏报汇总数可能超过重要水平,审计风险就会增加,为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会计报表。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172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