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出差问题

东风扰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053

首页> 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出差问题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凄婉

已采纳

编制审计报告的主要步骤:

在审计报告阶段,为了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遵循以下工作步骤,认真地完成每一步骤上的全部工作,最终出具一份合法的审计报告,以满足社会需要。

第一步,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包括: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分录汇总表、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等。

第二步,判断和运用重要水平,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与会计报表层次或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水平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未调整不符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

第三步,解决重要差异。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差异之后,一般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建议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那些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改变审计意见和在审计报告中如何反映的问题。

第四步,进行审计小结。注册会计师应就有关审计事项进行小结,编制审计工作完成情况表,并明确地评价和说明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写入审计小结中。通常审计小结文书应包括审计概况、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情况、意见和建议、审计结论等内容。审计小结是一份重要的审计工作底稿,它是对审计工作中各种信息的综合提炼。注册会计师应对审计小结进行认真审核,并妥善保管。

第五步,编制试算平衡表。

第六步,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审核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中,会计报表附注包括公司简介、会计政策、报表项目注释、分析情况以及重要事项揭示五个部分的内容。如果注册会计师代为编制会计报表及附注,不能将附注事项与应在审计报告揭示的事项混为一谈,即不能因为注册会计师代替被审计单位编制报表附注,而不在审计报告中揭示那些应予揭示的事项。

第七步,确定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根据对所取得各种审计证据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结合重要水平,确定应在审计报告中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第八步,草拟审计报告。

第九步,复核审计工作底稿。这里主要指进行重点复核和全面复核,如果复核中发现存在遗漏问题,应返回到审计实施阶段补充审计,如果复核中发现问题处理不当,应返回至编制审计差异表这一步骤,对不正确的处理意见做出适当的修订。

第十步,出具审计报告。经复核确认后,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报告草拟稿送至被审计单位当局经确认后,再正式签发并出具审计报告。

44评论

浅夏忆昔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亲。就您的问题解答如下: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一般是比较忙的,加班和出差的几率比较大,好的地方就是工作能力可以快速提升,而且收入还很高。注册会计师如果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算是比较忙的,可能需要加班和出差,但是待遇也是比较好的,收入比较高。就像别人说的“多劳多得”,虽然忙但是收获也大。如果是注册会计师非执业会员,不在事务所执业做审计的,而在企业做会计相关工作,那么可能就不会太忙,当然,不同企业也有差别。总的来说,没有在事务所工作那样多的加班和出差。因此,收入可能也比在事务所工作的少一些。不管怎么样,年轻人多干些活,多学习,工作忙一些也没有什么不好,正好可以锻炼自己。感谢您的咨询,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您,如果以后您还有相关问题的话,欢迎点我的头像,找我咨询,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更多1条

70评论

青袍

这个问题实在不知怎回答你, 因为注册会计师也要视乎其它学历、技巧、工作经验, 在上市公司和一般有规模公司, 他们的每月工资差别也很大的, 每月工资可由15000元至100000元不等 问题是为什么要请注册会计师呢? 要那么多钱请他们而他们可以为公司带来什么贡献呢?
中国注册会计师跟注册会计师的工资又差很远的 深圳很多有规模的公司都是聘请注册会计师, 原因是他们的诚信高, 外语沟通能力强, 工作经验多, 解决问题的模型比较完整, 可以为公司老板策划未来发展的实施方案和财务安排, 唯一问题就是注册会计师没有国内人物和人事关系

147评论

疯友

对选出来的样本做审计程序,评价样本结果,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现在分别总结如下。在中华会计网校机考模拟中有相关练习题,大家可以做些练习以巩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

一、分析样本误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样本的结果、已识别的所有误差的质和原因,及其对具体审计目标和审计的其他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推断总体误差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1、在实施控制测试时,由于样本的偏差率就是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所以,注册会计师将样本偏差率直接视为推断的总体偏差率,但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2、当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样本中发现的错报金额推断总体错报金额,并考虑这一结果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三、形成审计结论

1、统计抽样结果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上限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2、非统计抽样结果的评价(在控制测试下将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在细节测试下将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比较)。 

150评论

茶者唏嘘

一、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现存问题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存问题
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事务所根据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聘请的,我国当前的各个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财务一体化薄弱,是当前业内普遍认为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制度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问题解决不了,就更解决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的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当前会计事务所除了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外,会计师事务所对注册会计师的培养、充分利用人才方面也存在问题,人才的挽留、培养是当前社会每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不明确、国家政策方向不明、国际竞争力不强都是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现存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将有利于整个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壮大。
(二)注册会计师诚信缺失问题
个别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差,抵御不了金钱的诱惑,执业道德缺失。一些注册会计师在利益驱动下,为企业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虚增利润,严重扭曲会计信息质量,损害了投资者、债券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扰乱了市场秩序,对市场经济建设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很多证券市场上的审计失败案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注册会计师为一己私利,诚信缺失造成的。
(三)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过高
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当会计信息使用者在阅读参考企业会计财务报表或报告时,所参阅的财务报表或报告都是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过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或报告是充分信任的,即他们认为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企业财务报表是没有差错的。然而,事实情况却并不是如此,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对目标企业出具审计报告时其精力和时间的局限,出具的审计报告并不能完全保证是没有发生舞弊行为的,只是注册会计师在有限精力和时间下做出的最合理判断。以上是期望值与现实值之间差异的客观原因,当注册会计师收受非法报酬,没有按照注册会计师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刻意隐瞒实情,虚增企业利润,这是造成期望值与现实值差异的主观原因。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共同构成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过高,造成与现实值之间差异。
(四)注册会计师制度方面的不足
注册会计师制度问题的首要方面就是与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与相关的其他法规直接存在冲突。例如对比《注册会计师法》和《刑法》,对重大过失方面如何构成刑事责任方面是有冲突的,依据《注册会计师法》第39条,注册会计师刑事法律责任构成要件中不包括重大过失,仅有主观上故意可以作为其构成要件。而在《刑法》第231条第3款中明确规定:“主观上的重大过失也是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在二者之间显然存在着冲突。除此之外,2022年颁布的《公司法》也没有对注册会计师的质进行明确界定。   
二、解决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事务所自身建设及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应进一步对会计事务所进行统一化,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尤其要加强财务一体化,会计事务所的完善发展是整个注册会计师制度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完善的会计事务所体系,可以帮助会计事务所进行会计人才的培养,并对会计人才进行充分利用。我国也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防止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恶竞争,对于恶竞争的企业进行管制,例如可以赋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实权,对扰乱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企业或者个人,中注协可以有权对其进行处罚,赋予中注协实权必须要防止前文管制中“寻租效应”的发生。
(二)建立信誉评价机制
诚信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基础,没有诚信作为基础,任何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空谈,注册会计师必须以诚信为执业宗旨,注册会计师做到了诚信,不仅可以提高的会计信息质量,而且可以取得公司的信任,获取更多的企业内部信息,了解到了这些内部信息就会又正确反馈会计信息质量,这样就又达到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正反馈。建立信誉评价机制,就是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进行评分,将会计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按诚信等级进行划分,等级越高,客户量自然就越大,经济效益也就更好。为了自己的高诚信等级,事务所、会计师行业内部就会形成良竞争,使注册会计师制度逐步完善。
(三)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机制
对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主要应分为以下两部分:首先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内部,这又包含自我和相互。因为同处一个行业,注册会计师、会计事务所之间都是比较了解的,知道哪些方面会有不按照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违规违法行为,并建立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在我国管制的前提下,严格的惩戒机制是可置信的,将会更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会计事务所的内部。其次,企业利益相关者,例如投资人、债权人、关联企业等,都可以对注册会计师进行,一旦发现其违规行为,可以迅速地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利益相关者由于利益驱动原因,对注册会计师制度的会有很高的积极。
(四)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审计质量,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度的发展。以上针对五方面问题的相关对策都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由于法律的强制,可以确保奖惩、的顺利实施,同时完善法律法规也可以更好地引导会计事务所的自身建设、助力行业管制。总之,法律法规只是作为引导者,具体行为的实施还是要靠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完成。
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发展为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在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注会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企业的自身。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与我国经济相辅相成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展是当下研究的热点。总之,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历史还很短暂,但是发展变化很快,未来我国CPA制度的完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52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