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掉学校是多少学生的梦
请
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提现2个方面:错报的定义、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下面详细介绍:
方法步骤
(一)错报的定义
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或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为使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实现公允反映,需要对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作出的必要调整。错报可能是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
错报可能由下列事项导致:
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出现错误;
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
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不正确的会计估计;
注册会计师认为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对会计政策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
(二)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注册会计师可能将低于某一金额的错报界定为明显微小的错报,对这类错报不需要累积,因为注册会计师认为这些错报的汇总数明显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明显微小”不等同于“不重大”。明显微小错报的金额的数量级,与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确定的重要的数量级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明显微小错报的数量级更小)。这些明显微小的错报,无论单独或者汇总起来,无论从规模、质或其发生的环境来看都是明显微不足道的。如果不确定一个或多个错报是否明显微小,就不能认为这些错报是明显微小的
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评价审计过程中累积的错报的影响以及与层和治理层沟通错报事项,将错报区分为事实错报、判断错报和推断错报可能是有用的。
事实错报。事实错报是毋庸置疑的错报。这类错报产生于被审计单位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错误,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或故意舞弊行为。例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测试中发现最近购入存货的实际价值为15 000元,但账面记录的金额却为10 000元。因此,存货和应付账款分别被低估了5 000元,这里被低估的5 000元就是已识别的对事实的具体错报。
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这类错报产生于两种情况:一是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例如,由于包含在财务报表中的层做出的估计值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一个合理范围,导致出现判断差异;二是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层选用会计政策造成错报,层却认为选用会计政策适当,导致出现判断差异。
推断错报。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存在的错报作出的最佳估计数,涉及根据在审计样本中识别出的错报来推断总体的错报。推断错报通常包括:
(1)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例如,应收账款年末余额为2 000万元,注册会计师抽查10%样本发额有100万元的高估,髙估部分为账面金额的20%,据此注册会计师推断总体的错报金额为400万元(即2 000×20%),那么上述100万元就是已识别的具体错报,其余300万元即推断误差。
(2)通过实质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会计错报。例如,注册会计师根据客户的预算资料及行业趋势等要素,对客户年度费用做出估计,并与客户账面金额比较,发现两者间有50%的差异;考虑到估计的精确有限,注册会计师根据经验认为10%的差异通常是可接受的,而剩余40%的差异需要有合理解释并取得佐证证据;假定注册会计师对其中10%的差异无法得到例题解释或不能取得佐证,则该部分差异金额即为推断误差。
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你的新欢是别人的旧爱
事实错报是毋庸置疑的错报,这类错报产生于被审计单位收集和处理数据的错误,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或故意舞弊行为,判断错报,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
层和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估计值的判断差异,由于包含在财务报表中的层做出的估计值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一个合理范围,导致出现判断差异。
—层和注册会计师对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的判断差异,由于注册会计师认为层选用会计政策造成错报,层却认为选用会计政策适当,导致出现判断差异。
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存在的错报作出的最佳估计数,涉及根据在审计样本中识别出的错报来推断总体的错报,推断错报通常指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
被审计单位将进项税计入到了采购的材料的入账成本中,是金额错报,属于违反了计价和分摊认定再比如,被审计单位将应计入到材料的支出计入到固定资产中,这个就不能说是金额计量存在错误了。
而是记错了会计科目,对于以上两种错报来说,应当执行不同的审计程序,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背景资料进行判断,然后采用不同的审计程序予以应对。
調調小火子泡泡小姑娘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一)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高于其实际有效的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并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二)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低于其实际有效的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 可 容忍误差是注册会计师主观意愿上所能接受的最大偏差,这是注册会计师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而定的比如确定对赊销业务的审批手续是否执行有效,可容忍误差就是可容忍的发现审批不合格的数量。可容忍误差表现在控制测试中为可容忍偏差,表现在实质程序中为可容忍错报,可容忍错报是认定层次重要水平。可容忍误差是审计抽样中的一个概念。
你说我不爱你你有爱我吗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
1、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形成不正确的结论,影响审计效果。
2、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险:追加更多的程序,影响审计效率。
对此需要中华会计网校各位学员注意的有两点:
第一,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
第二,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二、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没有发现误差。注册会计师对所发现误差的重要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质十分重要的误差,也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5、其他原因。
注意:
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能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消除或防范。
爱你I到天荒爱你I到地老
楼主,您也许并不了解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我建议您还是不要考的好。我本人就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的,现在社会上有人说注册会计师是如何如何的好,其实不然,注册会计师主要是在事务所做审计,因为工作的原因必须经常出差,一年360天约有200天在外地出差的!而且出差是要加班的,因为您在别人的单位审计会计报表不可能拖太久,特别是年底年报审计的时候,简直是累的快要崩溃了!
现在注册会计师考试已经改革,要求5年内全部考过,难度很大,而且要考6+1了。若楼主为了找工作而考个证作为,那真是得不偿失了。若您想从事会计行业工作,现在有个中级会计资格已经足够了。
注册会计师证书拿到以后是要靠会计师事务所统一的,它是证明你有审计资格的一个证书。若不想从事审计和会计行业,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去搞您相关专业的,注册会计师证书没有您想象的那么好考和好用,考到头发都快白了到头来还得没日没夜的加班和出差(没出差补助),就像我们还在大学的时候以为英语46级多重要的多有优势,本人英语过了6级,但是当年在找工作的时候并未发现有任何优势的,出来工作基本用不到。
所以,建议还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努力做好相关专业的,树立和明确以后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祝一切顺利~——轻轻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