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2809
孤独走样不改初心
第一站:病案分析【0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风寒感冒,和时行感冒鉴别; 肠痈,湿热证,和宫外孕破裂鉴别。【0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咽痛,鼻塞,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与时行感冒鉴别;截石位肛门左下方见肿物,色紫暗,内有硬结,触痛明显,肛管紧缩,肛缘水中,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与肛乳头肥大鉴别。【0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风热咳嗽; 脱疽, 寒湿阻络。【0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咳嗽——痰湿 肠痈——热毒。【0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哮病,冷哮,与喘证鉴别;痔,脾虚气陷,与脱肛鉴别。【0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马某,女45岁已婚教师,2017年4月29日初诊。患者三天前因外出受凉,出现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咳嗽。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现症:咳嗽加剧,气粗,痰多黄稠,咳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鼻涕头痛身楚,舌苔薄黄,脉浮数。与喘证相鉴别;陈某,男31岁未婚工人,2016年3月12日初诊,患者5个月前小腿反复出现红肿疼痛,游走不定,此愈彼起,在某医院诊断为“游走性浅静脉炎”经治疗后好转,3个月前出现左足麻木,发凉,行走后小腿酸胀疼痛,少歇痛减。查体:左足皮色苍白,汗毛稀少,触之发凉,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愈雷诺病相鉴别。【0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哮病,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与直肠癌鉴别;痔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止血, 脏连丸, 与直肠癌鉴别。【0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喘证,风寒壅肺;乳癖,冲任失调。【0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喘证,肾虚不纳;肠痈,瘀滞证。【0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肺痨,阴阳两虚;痔,风热肠燥。【1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肺痨,虚火灼肺,百合固金汤,和肺痿鉴别;乳癖,肝郁痰鸣,逍遥蒌贝散,与乳岩鉴别。【1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心悸,心虚胆怯,镇静安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奔豚气鉴别;精癃,脾肾气虚,补脾益气,温肾利尿,补中益气汤,前列腺癌鉴别。【1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心悸,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湿疮,湿热蕴肤,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1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胸痹,瘀血,鉴别真心痛;湿疮,脾虚湿蕴,鉴别牛皮癣。【1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胸痹,心肾阳虚,参附汤;脱疽,血脉淤阻,桃红四物汤。【1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不寐,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湿疮,脾虚湿蕴,健脾理湿止痒,除湿胃苓汤。【1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不寐, 心肾不交;绝经前后诸证, 肾阴阳两虚。【1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痫病,瘀阻脑络,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带下病,带下过多,阴虚夹湿,益肾滋阴、清热止带,知柏地黄丸。【1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胃痛,寒邪客胃,与真心痛鉴别;不孕症,肝气郁结与暗产鉴别。【1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胃痛,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崩漏,虚热,上下相资汤。【2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呕吐,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与反胃鉴别;带下过多,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加减。【2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呕吐,胃阴不足;痛经,气血虚弱,与异位妊娠鉴别 。【2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腹痛,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2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腹痛 淤血;产后发热外感。【2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泄泻,肝气乘脾;胎漏,血热证。【2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泄泻,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胎漏、胎动不安,肾虚,固肾安胎,佐以益气,寿胎丸与异位妊娠鉴别。【2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痢疾,疫毒痢,白头翁汤;痛经,湿热瘀阻证,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2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痢疾,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与泄泻鉴别 ;崩漏,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桃红四物汤。【2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便秘,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 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右归丸合理中丸苏某,女,45岁,已婚,工人。2017年4月6日初诊。患者近3年来反复发作右胁肋部疼痛,多与进食油腻有关,两天前吃火锅后右胁肋部疼痛又作。现症:右胁肋灼热疼痛,痛引右侧肩背,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钱某,女,35岁,已婚,职员。2016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平素月经紊乱,末次月经:2016年4月1日,持续5天,至今未潮,曾做B超显示子宫内膜过厚。近来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拒按,舌边紫暗,脉沉弦。与胎死不下相鉴别。【2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便秘,阴虚秘;症瘕,气滞证。【3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苏某,女,45岁,已婚,工人。2017年4月6日初诊。患者近3年反复右肋疼痛, 痛引右侧肩背,恶心呕吐,胸闷呐呆,口苦口黏,请于胃脘痛相鉴别。【3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右胁肋灼热疼痛,右侧肩背,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与胃脘痛鉴别;月经紊乱,子宫内膜过厚,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肋胀满,少腹胀痛,舌边紫暗,脉沉弦。与胎死不下鉴别。【3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胁痛,肝络失养 ,一贯煎。【3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朱某,女,48岁,已婚,职员。2016年2月23日初诊,患者昨天外出未注意保暖,回家后即出现头痛。现症:头痛连及项背,有拘急收紧感,有恶风畏寒,通风头痛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医学|教育网;李某,男,1岁半。2016年12月6日初诊。患儿为人工喂养。近2个月来腹泻时轻时重,大便清稀,每日3-4次,完谷不……便后脱肛,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泽。【3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黄疸,阳黄,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与萎黄鉴别 ;水痘,邪炽气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加减,与脓胞疮鉴别。【3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黄疸,阴黄,寒湿阻竭,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痄腮,毒窜睾腹,清泻肝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3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头痛,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肺炎喘嗽,心阳虚衰。【3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头痛,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与眩晕鉴别 ;痄腮,邪犯少阳,柴胡葛根汤,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3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小儿发热,头痛。【3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小儿泄泻脾虚泄、眩晕肾精不足。【3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中风,中经络,真方白丸子加减,痉证鉴别;痄腮,热毒壅盛,普济消毒饮加减,发颐鉴别。【4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中风,风阳上扰,平潜肝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水痘,邪伤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4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中风恢复期,气虚络淤,与口癖鉴别;小儿泄泻,湿热泄,与细菌性痢疾。【4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水肿,风水相博,小儿泄泻,风寒泄症假,便秘,阴虚秘。【4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水肿,阴水,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跟鼓胀鉴别;小二肺炎喘嗽,风热闭肺,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跟咳嗽变异哮喘鉴别。【4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韩某,女 35岁 已婚 干部。2016年8月1月初诊。3日前游泳后,小编短涩,灼热刺痛,未经治疗,加重 现症小便不畅 尿道刺痛,热 黄 少腹胀痛,口干口苦 ……请与癃闭想鉴别; 王某 女 4岁半 16年8月18日初诊。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不思进食,食量减少,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大便溏薄,夹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请与疰厦相鉴别。【4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淋证,膏淋,膏淋汤;厌食症,脾失健运。【4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阳痿,命门火衰;肠痈,湿热证与早泄复方大柴胡汤。 和宫外孕破裂鉴别。【4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郁证,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干散;痔,脾虚气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4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郁证,甘麦大枣汤;脱疽,阳和汤郁证,心神失养,水痘,清胃解毒汤。【4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血证,便血,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肠痈,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5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血证,紫斑,阴虚火旺;痔。查看完整试题请访问
千山横叠
相信参加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对于2019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各个科目的分值和出题重点比较感兴趣,小编为大家总结如下: 第一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最易得分点,保证在110分以上。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医学伦理和卫生法规,全部都是基础性的内容,整体反馈不难,容易提分,这部分内容需要平时学习的积累。根据分值比例,有的放矢,从全局出发,把握重点。这几门学科以看课和做题为主,很容易得分。 2、中药学,主要是考察功效和主治,内容多、杂,平时的总结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难点是主治,涉及的药物多、易混,不易排除,所以平时的学习要掌握一些特征性的描述,就很容易可以区别开。 3、方剂学, ①方剂?主治?治法,占有12分。 ②组成,占有6分。 ③君臣佐使,占有3分。 ④药物的作用,占有4分。中药和方剂密不可分,坚持背诵方歌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 1、内外妇儿科侧重出题点: ①方剂,占有分值大概在30分左右。出题方式以给出证型判断方剂为主,或者是给出方剂让判断对应的疾病,这样难度相对来说就增加了。 ②治法、治则,占有15分左右,以治法为主。A1型题给出证型判断治法,A2型题主要是给出病例确立治法。 ③判断证候,占有10分左右。根据题干判断属于哪种证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有扎实的中诊基础,是很容易做出来的,也是重要的提分项。 ④判断疾病,给出疾病的特点,判断疾病,占有5分左右,以外科和儿科为主。 ⑤主症特点,占有10分左右,通过题干提供的疾病或者证型,选择对应的临床表现,这部分内容与证型的判断和疾病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⑥病变脏腑或者病位,占有5分,需要理解的基础上硬性记忆。同时外科还会考察手术治疗。 ⑦病因,3分左右。 ⑧其他。 2、针灸学出题侧重点: ①疾病治疗的主穴和配穴,将近占有20分,以中风、崩漏、胃痛、牙痛、眩晕、面瘫、感冒、呕吐、便秘为主。②穴位定位,占有3分左右。 ③腧穴主治特点,占有2分左右。 ③五输穴五行属性与穴位对应关系,占有1分。特定穴的内容很多,但是考试分值少。 ④穴位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占有2分左右。 ⑤其他。 3、传染病学出题侧重点:总分占有15分,考试面广、点细,不容易抓住,但是内容简单、基础,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拿到12分是没有问题的。 ①涉及疾病:霍乱(1分)、伤寒(2分)、流脑(2分)、乙脑(2分)、禽流感(2分)、艾滋病(1分)、流感(1分)、肝炎(3分)。 ②出题点:治疗(药物的使用和治疗原则)、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症状(部位)。③传染病学总论。 4、西医内科学出题侧重点:疾病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判断指标、使用药物等,知识点零散,但是知识表浅,结合临床经验不难理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名师预测习题及答案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高效复习题及答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高分必备习题及答案中药学, 方剂学, 诊断学, 助理, 伦理。
不见不散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巩固题及答案
巩固题二: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气之本”是指( )
2.“罢极之本“是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在呼吸运动中,“气之主”是( )
4.在呼吸运动中,“气之根”是( )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5.神志活动的主宰是( )
6.调节神志活动的是( )
A.口 B.舌 C.鼻 D.耳 E.目
7.心之外候是( )
8.心寄窍于( )
A.筋 B.脉 C.肉 D.皮 E.骨
9.肝在体合( )
10.肺在体合( )
A.爪 B.口 C.唇 D.毛 E.发
11.脾其华在( )
12.肾其华在( )
A.尿 B.唾 C.汗 D.涎 E.泪
13.脾在液为( )
14.肾在液为( )
A.喜 B.怒 C.悲 D.思 E.恐
15.肺在志为( )
16.脾在志为(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7.“生痰之源”指( )
18.“贮痰之器”指( )
A.娇脏 B.刚脏 C.孤府 D.水脏 E.水府
19.肝为( )
20.膀胱为(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1.“生之本”指( )
22.“水火之宅”指( )
A.汗 B.尿 C.津 D.液 E.泪
23.大肠主( )
24.小肠主( )
A.眩晕 B.吐血 C.胃下垂 D.咳喘 E.腰痛
25.脾不升清可见( )
26.脾不升举可见( )
A.膀胱 B.三焦 C.大肠 D.小肠 E.胆
27.“受盛之官”是指( )
28.“传道之官“是指( )
A.精明之府 B.元神之府 C.髓之府 D.肾之府 E.血之府
29.头为( )
30.腰为( )
A.髓之府 B.精明之府 C.玄府 D.孤府 E.净府
31.汗孔为( )
32.骨为( )
A.飞门 B.贲门 C.吸门 D.魄门 E.户门
33.会厌被称为( )
34.大肠末端被称为( )
A.气门 B.幽门 C.户门 D.阑门 E.鬼门
35.胃之下口为( )
36.大小肠交会处为( )
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至阴
D.阴中之少阳 E.阴中之太阴
37.肺为( )
38.肝为( )
A.心与肺 B.心与肝 C.肺与肾 D.肝与肺 E.脾与肺
39.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是( )
40.与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是( )
A.白眼 B.黑眼 C.瞳神 D.眼睑 E.两眦
41.水轮指( )
42.风轮指( )
B1型题
答案分析:肺主管呼吸之气和气的生成及全身气机的调节,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答案分析:肝在体合筋,筋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的功能,肝之阴血充足,则筋有所养,不易疲劳;肝之阴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而易于疲劳,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
答案分析: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说:“肺为气之主,……肺主出气。”
答案分析: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协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故《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说:“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
答案分析:情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无不从心而发,受心神的主宰。
答案分析:情志活动的产生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而五脏的功能活动赖气机的调畅,肝主疏泄,故肝对情志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答案分析: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能够反映心的活动情况,是心之外候。
答案分析:心血不足,心神失常等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常见到耳鸣等病症,故言心寄窍于耳。
答案分析:筋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故肝在体合筋。
答案分析: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皮肤上的汗孔宣散肺气而助呼吸,因此肺在体合皮,肺与皮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案分析:脾的功能状况常通过口唇的色泽形态变化反映出来。
答案分析:肾藏精,精化血,血养发,肾中精气的盛衰常显露于发。
答案分析: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脾精通过经脉上溢于口化为涎液。
答案分析:肾经挟舌根通舌下,肾精通过经脉上溢于口化为唾液。
答案分析:悲忧过度易伤肺气,肺气不足,易见悲伤低落的情绪变化,故肺在志为悲。
答案分析:思虑过度易致脾气结滞;脾气血不足,则不耐思虑,故脾在志为思。
答案分析: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气虚弱,水湿内停,聚而为痰为饮,故被称为“生痰之源。”
答案分析:脾气虚弱,水湿内停,生痰生湿,痰湿常上犯于肺,导致肺宣降失常,见咳嗽、痰多等症,故言“肺为贮痰之器”。
答案分析: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多见肝气郁结,肝气上逆或阳亢风动等实证或本虚标实之证,故有“肝为刚脏”之说。
答案分析:膀胱具有贮尿排尿的功能,故称其为“水府”。
答案分析:心主血脉,脉中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心主神明,调节、控制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
答案分析:肾中精气可以产生肾阴、肾阳两种不同的生理效应。肾阴,又称真水、命门之水,肾阳又称真火,命门之火。肾阴、肾阳能够补充全身各脏腑阴阳的不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故将肾喻为“水火之宅”、“阴阳之根”。
答案分析:大肠具有吸收食物残渣中部分水分的功能,故曰“大肠主津”。
答案分析: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液,故曰“小肠主液”。
答案分析:脾之清气不升,头目清窍失养,故见眩晕。
答案分析:脾升举无力,不能升举固托内脏,故可见胃下垂。
答案分析:小肠接受胃的传输之物,并进一步消化吸收,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答案分析:大肠能够吸收饮食残渣中的水份和排泄糟粕,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答案分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答案分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
答案分析:汗孔在心神的调节下靠肺气宣发的卫气进行开合,从而排泄汗液,调节体温和水液代谢,并辅助肺呼吸,功能玄妙,故称为“玄府”。
答案分析:骨中有腔隙,内藏骨髓,髓是分布于骨骼腔内的精微物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髓之府。”
答案分析:会厌位于咽喉部,食管与气管交会处,能随着呼吸和饮食纳入的需要交替关闭或打开,故称“吸门”。
答案分析:“魄”同“粕”,大肠终端即肛门是糟粕最终排出之处,故称“魄门”。
答案分析:饮食水谷通过胃下口进入小肠,小肠幽长迂曲呈叠积状,故称为“幽门”。
答案分析:小肠泌别清浊,清即精华部分被拦挡而吸收,浊即浅渣部分在进入大肠之前,再被拦挡而做相对时间的停留以进一步吸收,故将大小肠交会处称为阑门,“阑”同“拦”。
答案分析:肺居上焦,在五行中属金,为清肃喜润之脏,功能主清肃下降,通于秋气,故为“阳中之少阴”。
答案分析:肝居膈下右胁内,在五行中属木,功能主升主动,与春季相应,故为“阴中之少阳”。
答案分析:肺为水之上源,行水之脏,肾为主水之脏,共主水液代谢;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共同完成呼吸运动。
答案分析:肺吸入自然之清气,脾运化水谷之精气,清气、水谷精气是气生成的主要物质;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相互协调维持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答案分析:瞳神属肾,称为水轮。
答案分析:黑眼属肝,称为风轮。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 D )
A.《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针灸甲乙经》
2、被后世尊称为“攻邪派”的医家是 ( B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张元素 D.朱震亨
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D )
A.《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4、以制约不足的“消”为主要过程的阴阳消长平衡是 ( A )
A. 此消彼长 B.此长彼长 C.此消彼消 D. 此长彼消
5、按照五行生克关系,肺为心之( D )
A. 母 B.子 C.所胜 D. 所不胜
6、以下不符合五行生克原理的是( C )
A. 肝为心之母 B.脾为心之子 C.肾为肺之所胜 D.肺为肝之所不胜
7、被称为“先天之本”的脏是( D )
A.心 B.肝 C.脾 D.肾
8、与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脏是 ( B )
A.肺与心 B.肺与肾 C.肺与肝 D.肺与脾
9、五脏之中,具有“主疏泄”生理特性的是 ( C )
A.肺 B.脾 C.肝 D.心
10、被称为“髓海”的是( C )
A. 脉 B. 心 C.脑 D.三焦
11、五脏之中与气机升降关系密切的是 ( C )
A.肺与心 B.肺与肾 C.肺与肝 D.心与肝
12、脏腑之中,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B )
A.三焦 B.胆 C.胃 D.心
13、与呼吸微弱、脉动异常等病症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B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14、质地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具有濡养功能的是( A )
A.津 B.液 C.精 D.血
15、具有营养全身、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 D )
A.元气 B.宗气 C.卫气 D.营气
16、临床上治疗出血证配合补气药的理论基础是 ( C )
A.气能行血 B.气能生血 C. 气能摄血 D.血为气母
17、行于后头部的经脉是 ( B )
A.手太阳经 B.足太阳经 C.手阳明经 D.足阳明经
18、在手小指端交接的经脉是 ( B )
A.肺经与大肠经 B.心经与小肠经 C.肾经与膀胱经 D.心包经与三焦经
19、面白形胖、胆小易惊的体质是( B )
A. 偏阳质 B. 偏阴质 C. 阴阳平和质 D. 肥胖质
20、下列哪项不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 A )
A、一气一病 B、发病急病情重 C、直接伤及内脏 D、传染性强烈
21、风寒湿三气杂至可致“痹证”,其中“着痹”的特点是( D )
A.痛无定处 B.冷痛剧烈 C.红肿热痛 D.重着疼痛
22、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恐则( B )
A.气上 B.气下 C.气消 D.气乱
23、导致发病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A )
A.正气不足 B.邪气 C.七情内伤 D.饮食不节
24、寒热真假形成的病机是 ( D )
A.阴阳偏胜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格拒
2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 B )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26、“真寒假热证”宜采用下列何种治法 ( A )
A.热因热用 B.热者寒之 C.阴病治阳 D.用热远热
27、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神识朦胧、瞳神呆滞等神气衰败之象的是( C
A.神乱 B.少神 C.失神 D.假神
28、随生活环境及劳作等因素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是 ( B )
A.主色 B.客色 C.善色 D.恶色
29、以下哪项不是青色主病 ( D )
A.寒证 B.瘀血 C.疼痛 D.水饮
30、患处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痛者为( B )
A.痈 B.疽 C.疔 D.疖
二、多项选择题
1、药物五味中属阳的是 ()
A. 辛味 B. 酸味 C. 甘味 D. 苦味 E. 咸味
2、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 ()
A. 木与火 B. 土与水 C. 木与金 D. 水与金 E. 水与火
3、脾的生理特性为 ()
A. 喜条达恶抑郁 B. 喜润恶燥 C. 喜燥恶湿 D. 以降为和 E. 以升为健
4、人体之气的生理功能有 ( )
A.推动 B.温煦 C. 固摄 D. 防御 E.营养
5、以下有关望目的各部分与五脏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瞳仁属肾,称水轮 B.黑睛属肝,称气轮 C.白睛属肺,称风轮
D.目眦血络属心,称血轮 E.眼睑属脾,称肉轮
三、填空题
1、临床常用的补气生血法是根据阴阳的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
2、五行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 克我)和( 我克 )两个方面。
3、藏象学说常以( 五脏六腑 )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4、( 胆 )称之为孤府。
5、津液与血液之间相互渗透转化,称为( 津血同源 )。
6、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 正气不足 )。
7、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病证的治法,称为( 热因热用 )。
8、望面色之病色的特征是( 晦暗枯槁 ),或( 鲜明暴露 )。
9、一般问诊包括问主诉、问( 现病史 )、问( 既往史 )、问个人生活史、问家族史。
10、热证以( 邪气盛)或( 阴液不足 )为主要病机。
四、名词解释
1、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由此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反应。
2、五行相克: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抑制、约束、拮抗作用。五行之间的递相制约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及与其相通应的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
4、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的物质基础。
5、十二经筋: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分布的筋肉系统,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
6、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五种病理变化。由于病生于内,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五、问答题
1、何谓阴阳?阴阳的特性有哪些?
答:(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说明相互关联的两个事物,也可以说明一个事物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有以下几点:①相关性,②普遍性,③相对性,④规定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1)肺主一身之气:包括主呼吸之气、主管气的形成和调节全身气机。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本科中药学专业
(2)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
(3)肺助心行血:协助心脏主持血液循环。
3、气机失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气滞,气机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
(2)气逆,气的升降运动失常,当降者降之不及,当升者升之太过,以致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
(3)气脱,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病理变化。
(4)气陷,在气虚的基础上表现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5)气闭,气机郁闭,外出受阻的病理变化。
4、血的失常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1)血的失常主要有:血不足和血的运行失常两个方面。
(2)血不足,濡养作用减退,又称为血虚。
(3)血液运行失常:①血瘀,②血行急迫,③出血。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