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有个人爱你很久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508

首页> 医学>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全民情敌

已采纳

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大纲)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医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

2.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3.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4.药学服务与咨询的基本内容。

5.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6.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知识。

7.非处方药知识。

8.中药的合理应用与中药不良反应。

9.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以及医疗器械的有关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大纲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的主要内容

2.辨证论治

(1)症、证、病的区别

(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二)阴阳学说

1.阴阳的属性 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

2.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

3.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三)五行学说

1.五行与五行学说 五行的特性

2.五行的生克乘侮

(1)五行相生的形成和规律

(2)五行相克的形成和规律

(3)五行相乘的形成和规律

(4)五行相侮的形成和规律

3.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1)在疾病诊断中的运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四)藏象

1.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的生理功能

(2)肺的生理功能

(3)脾的生理功能

(4)肝的生理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

2.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主要生理关系

(2)心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3)心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4)心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5)肺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6)肺与肝的主要生理关系

(7)肺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8)肝与脾的主要生理关系

(9)肝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10)脾与肾的主要生理关系

3.五脏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1)心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2)肺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3)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4)肝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5)肾与志、液、体、华、窍的关系

4.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2)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3)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4)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5)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6)三焦的主要生理功能

5.奇恒之腑

(1)奇恒之腑所包括的组织器官

(2)脑的生理功能及与五脏的关系

(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及影响其功能的生理因素

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主要生理关系

(2)肺与大肠的主要生理关系

(3)脾与胃的主要生理关系

(4)肝与胆的主要生理关系

(5)肾与膀胱的主要生理关系

(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气

(1)气的功能

(2)气的.运行

(3)气的分类与分布

2.血

(1)血的生成

(2)血的运行

(3)血的功能

(4)气与血的关系

3.津液

(1)津液的代谢

(2)津液的功能

(六)经络

1.经络系统的组成

(1)经脉的组成

(2)络脉的组成

(3)连属部分的组成

2.十二经脉

(1)走向和交接规律

(2)分布规律

(3)流注次序

3.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特点和作用

(2)督、任、冲、带脉的基本功能

4.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

(七)体质

1.体质的形成与分类

(1)体质的构成和特点

(2)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3)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4)体质的分类

2.影响体质的因素

(1)禀赋、年龄、性别、情志、疾病

(2)饮食、劳逸、针药

(3)地理环境及其他

3.体质学说的应用

(1)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2)影响发病、病变的从化和传变

(3)指导辨证与治疗

论治

(一)治则与治法

1.治病求本

(1)治标与治本的运用

(2)正治与反治的运用

2.扶正与祛邪

(1)扶正与祛邪的区别

(2)扶正祛邪的运用

3.调整阴阳

(1)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治则的区别

(2)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治则的临床应用

4.三因制宜

(1)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2)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3)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

(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1.感冒 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症状、治法

2.咳嗽 风寒犯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的症状、治法

3.喘证 风寒闭肺、痰热郁肺、肾虚作喘的症状、治法

4.不寐 心火炽盛、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的症状、治法

5.胃痛 胃寒、食滞胃痛、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虚寒的症状、治法

6.呕吐 外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的症状、治法

7.泄泻 伤食泄泻、肾阳虚衰的症状、治法

8.便秘 热结肠胃、肝脾气郁、津亏血燥、阳虚寒凝的症状、治法

172评论

唇枪舌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包括执业药师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中开展业务活动、从事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集中反映了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处理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是执业药师考试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主要是执业药师在理解的基础上必须牢记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和与日常工作紧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反映了执业药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熟悉:主要是执业药师深刻理解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必要的技能。  了解:主要是执业药师应该知道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有些则属于药学进展以及扩展知识面的内容。  【考试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二、阴阳学说  1.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三、五行学说  1.掌握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四、藏象  1.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  2.掌握六腑的生理功能。  3.熟悉脏腑之间的关系。  4.熟悉五官、五体、五华的功能及与脏腑的关系。  五、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掌握气的生成、功能。  2.掌握血的生成、功能、运行。  3.掌握津液的生成、功能、输布与排泄过程。  4.熟悉精。气、血、津液的概念。  5.熟悉气的分类及与血的关系。  六、经络[医学教育 网 搜集整理]  1.了解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规律。  2.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  七、病因  1.掌握六*和疫疠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掌握七情与五脏的关系及致病特点。  3.熟悉痰饮和瘀血的概念及致病特点。  4.了解饮食失宜、劳逸失当、胎传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八、发病与病机  1.掌握发病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病机。  2.熟悉正气和邪气的概念。  3.熟悉气、血、津液失常的病机。  4.了解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九、四诊  1.掌握问诊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2.熟悉望诊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3.了解闻诊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4.了解脉诊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十、辨证  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治法。  2.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举例。  3.了解气血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治法和方药举例。  十一、预防治则康复  1.掌握扶正与祛邪、标本先后治则的概念及其运用原则。  2.熟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及方法。  3.熟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概念及其应用原则。  4.熟悉胃脘痛、感冒、咳嗽、便秘等几种常见病的施治举例。  5.了解治则与治法的关系,正治、反治的概念及常用方法。  十二、民族医药基础知识  1.了解藏医药基础知识。  2.了解蒙医药基础知识。  十三、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  1.掌握处方的概念、分类、格式和意义。  2.掌握处方的管理制度。  3.掌握中药处方分析要点知识。  4.掌握常用中药的正名、常见别名及并开药名知识。  5.掌握处方常见术语及脚注。  6.掌握处方应付的常见实例。  7.掌握配伍禁忌及妊娠禁忌。  8.掌握毒麻中药的调剂要求及注意事项。  9.掌握中药说明书的内容及含义。  10.熟悉中药的用法。  11.了解饮食禁忌。  十四、中药调剂操作技能  1.掌握中药调剂的工作程序、操作要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2.掌握中药煎药的操作常规。  3.熟悉中药的特殊煎煮方法和煎煮时需特殊处理的品种。  4.熟悉需特殊存放的中药。  5.熟悉中成药调剂知识。  6.了解中药计量器具知识。  7.了解中药斗谱的编排原则。  十五、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1.掌握饮片、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影响因素。  2.掌握饮片及中成药的贮存方法。  3.熟悉饮片养护技术。  十六、非处方药  1.掌握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掌握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的注意事项。  3.掌握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内科用药的品名、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事项。  4.熟悉中药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  5.熟悉各科用药概述中的内容。  6.熟悉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妇科。儿科、五官科用药的品名、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事项。  7.了解我国实施非处方药制度的意义。  8.了解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外科、骨科、皮肤科用药的品名、功能主治和使用注意事项。  十七、中药不良反应  1.掌握中药不良反应和中药药源性疾病的概念。  2.掌握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及基本治疗原则。  3.熟悉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4.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5.熟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及程序。  6.熟悉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7.了解中药不良反应的引发因素。  8.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9.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及监测报告系统。  十八、中药的合理应用  1.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3.熟悉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与后果。  4.熟悉中西药联用的基本知识。  5.了解保证合理用药的主要措施。  6.了解首西药成分中成药的主要类别。  十九、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医学教 育网 搜集整理]  1.掌握药物经济学、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的概念。  2.掌握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增长方面的作用。  3.了解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  4.了解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效果资料和成本资料所收集的内容及不同数据资料对应的分析方法。  5.了解药物经济学评价与临床试验的差异。  6.了解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十、药学信息与服务  1.掌握药学信息与药物信息的概念。  2.掌握药物信息的特点。  3.掌握获取药物信息的途径。  4.熟悉药物信息服务的意义、目的和特点。  5.熟悉药学工具书及其特点。  6.了解药物信息服务的质量要求与实施。  7.了解药学文献的种类。  8.了解药学信息的计算机检索。  二十一、医疗器械基本知识  1.熟悉常用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医用高分子制品的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2.熟悉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的基本质量要求及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3.熟悉体温计、血压计和血糖分析仪的基本质量要求及选购和使用注意事项。  4.了解医疗器械的概念、管理分类及基本质量特性。  5.了解医疗器械标准

66评论

跪地给我唱征服

在考试的复习过程中,掌握历年来的考试命题规律可以让复习的效果事半功倍,那么接下来我就将为大家带来2022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历年命题特点分析,各位考生快来看看吧!相信对于各位的复习能有所帮助!

一、科目特点及命题规律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主要考查药学类执业药师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正确分析、处理和解决在开展药品质量管理和指导合理用药工作中所遇到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集中反映执业药师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开展药学服务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从命题的角度来分析,《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多,理论联系临床用药实际事例多,与药学临床实践有关的内容占23以上,因此复习时一定要注重事例的分析和理解。

二、基础阶段学习重点

本科目考试大纲包括两大部分,即“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和“自我药疗与药物治疗”。

(一)在“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中,要求重点掌握:

1.处方调剂、处方审核、药学计算、开展用药咨询、特殊人群用药等药学实践工作所需的综合知识与技能;

2.熟悉药品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的知识。

(二)在“自我药疗与药物治疗”中,要求重点掌握:

1.常见症状及“小病”的判断、处置,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方案优化;

2.熟悉中毒解救的药学支持,疾病健康教育和宣传等综合知识与技能。

三、基础阶段学习方法

此阶段为基础阶段,主要以基础复习为主。在复习时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教材、视频、题库

由于《药学综合是知识与技能》综合性强、内容多,如何将书读“薄”,这就需要认真复习,将重点在教材上做好标记,以便后期复习时能快速找到重点。每复习完一章,建议不要急于做题,先将教材进行通读后再去做题,这样能提高我们的做题正确率,也能让我们了解自己复习中的不足,以便及时弥补。

2.掌握各章节侧重点

复习时建议适当调整自己的复习时间和侧重,对于所占分值较多的内容,如:药品调剂和药品管理、用药教育与咨询、安全用药、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各系统常见疾病等,需要我们多花时间来复习,如果一遍记不住,建议采取多次复习,一定要将这些内容熟练掌握。

2022年执业药师考试内容:

1、药学专业知识一

(1)要求在正确认识药物结构与构效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药物常用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药动学、药效学及药物体内过程;

(2)熟悉与药品质量管理直接相关的国家药品标准和药典的通则等内容;

(3)并能够运用药学基础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药物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2、药学专业知识二

(1)要求熟悉临床各类药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评价等内容;

(2)重点掌握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主要不良反应、禁忌症及临床监护要点等合理用药的知识;

(3)系统掌握临床常用主要药品的适应证、注意事项、用法用量和常用剂型、规格等用药知识,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3、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1)在“药学实践与用药安全”中,要求重点掌握处方调剂、处方审核、药学计算、开展用药咨询、特殊人群用药等实践工作所需的综合知识与技

(2)熟悉药品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的知识;

(3)在“自我药疗与药物治疗”中,要求重点掌握常见症状及“小病”的判断、处置,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方案

(4)熟悉中毒解救的药学支持,疾病健康教育和宣传等综合知识与技能。

4、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1)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

(2)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

(3)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5、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1)掌握临床用药单味中药的药性(寒热温凉平及有毒与无毒)、功效、主治病症、使用注意和中成药的功能、主治、注意事项、配伍意义及组方特点等内容;

(2)熟悉典型单味中药的基本配伍意义和主要药理作用,功效相似单味中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病症的异同点及个别同名异物药物的来源,中成药的功能及主治 证候的异同点,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6、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中医理论(包括民族医药)知识与中医诊断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中药联合用药和特殊人群用药等合理用药的综合知识与技能;

(2)熟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以及中药不良反应知识,以及中药调剂、中药贮藏与护养的各种必要知识和技能;

(3)在开展药物信息与咨询服务中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可靠的医药学信息,并用于与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和指导合理用药。

7、药事管理与法规

要求重点掌握药学实践中与合法执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并能够理解国家医药卫生政策的具体要求。

121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