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师承执业医师培训考试

左拥右抱三夫四臣你管不着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900

首页> 医学> 中医针灸师承执业医师培训考试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你是我心爱的姑娘

已采纳

中医是一本人生的大书,无所不包、无所不融。而中医师承其实就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只有下定决心的人方能成功。那么中医师承报考条件和费用有哪些?接下来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一、中医师承资格证报考条件  1、需要连续有5年的跟师学习经验,对掌握中医诊疗技术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安全有效的诊疗技术方法,经指导老师评议后合格;  2、至少2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推荐,不包括指导老师。  中医师师承人员的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  2、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  4、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  5、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二、中医师承的费用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医老师要求不同,跟师的学费也有所变化,以3年的跟师为例,有些老师左右同意带教,有的老师则不行。  上海、广州等地的价格相应更高,有的资历深、执业年限长的老师,3年跟师师承的学费在5w以上。5年师承则还要更高一些。  相对应的,中医老师的执业年限越长、职称越高,面对的患者也会更多,对于学生而言,后期积累的病例病案也会更多。如何取舍,还是要看个人需求。  医生跟师的学费是一部分,公证时还需要公证费用,根据公证处的具体规定,平均在300~500不等。  备案无需付费,卫健委作为监管机构,审查资质,备案记录,不会有其他费用产生。  如果自己没有中医方面的关系,也找不到朋友介绍,那么可能需要寻找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进行帮助,会产生一定的机构服务费用。  3年、5年的师承结束后,出师考试、确有专长考试时可能还有报名费,主要按各地卫健委发布的通知来。  三、中医师承的流程  从报讲师承到整个医师进阶的路线,小编简单整理了一下,下面分享给大家:  1)拜师  学员需要先找老师,行医经验15年以上,副高级别,具备带徒学习资质的老中医。  2)公证  携带好个人,及老师的有效证件,到公证处公证自己与老师的师徒关系,公证之后的学习时间才有效。  3)三年的跟师学习中医技术  与古代拜师学艺不同,不是全日制跟师学习,跟师学习期间不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在上课时间准时学习就可以了。  4)出师考试  三年跟师学习考试,报名参加中医师承出师考试。考试通过,就证明学习阶段学习知识基本合格,完成初级学习阶段的过渡,可以继续深造了。  5)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师承出师考试之后,暂时不能开诊所,也不能到医院工作。所以出师考试之后需要实习一年时间,即可参加助理医师考试,拿到证后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6)执业医师考试  如果想去大医院行医,需要考取执业医师资格才可以。获得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之后,工作满5年就可以报考。

182评论

傻了吧哭了吧

一、文化程度

师承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历。

报名者提供资料:本人高中以上(包含高中)非医学专业学历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2张一寸照片彩色的(红、白、蓝底不限)。

二、指导老师资质

师承人员的指导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医类别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

2、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

4、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

5、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6、指导老师所注册的医疗机构,必须设置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针灸科等科室(也就是说必须是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可出具《关于传统医学师承人员教学管理制度》,并具有集中培训能力,师承出师时可以盖章。

师承中医报名条件:

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应具备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并经省级的市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确认医术有专长。

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省内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154评论

深海最终深邃不及人心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者核大纲(试行)》内容要求,在3年的跟师学习中应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和中医经典著作以及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等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1、理论学习有:基础课程(4门)《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专业课程(5门)《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经典课程 (4门) 《黄帝内经》、 《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 2、跟师实践:中医四诊及基础操作,常见中药、方剂临床运用,内科常见病症,外科跟师实践 常见病症,妇科常见病症,儿科常见病症,针灸基础操作及临床技术, 推拿手法及技术,导师专业方向及技术。3、专项培训:中医四诊及基础操作,常见中药、方剂临床运用,内科常见病症,外科专项培训 常见病症,妇科常见病症,儿科常见病症,针灸基础操作及临床技术, 推拿手法及技术,导师专业方向及技术。注:跟师实践(不少于420个工作日);专项培训(按季度进行)

159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