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8
浏览数
11267
甜心莓
您好,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一般在6-7月份,医师资格医学综合考试时间一般在8-9月份。2020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时间延后一个月进行,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时间安排不变。2020实践技能考试时间如下:(一)临床类别:2020年7月10—23日。(二)中医类别:2020年7月11—19日。(三)口腔类别:2020年7月11—19日。(四)公共卫生类别:2020年7月11—12日。(五)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2020年7月23—29日。2020综合笔试考试时间如下:临床执业医师考试时间:8月22日(星期六)、8月23日(星期日)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时间:8月21日(星期五)口腔执业医师、中医执业、中西医执业、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时间:8月21日(星期五)、8月22日(星期六)口腔助理医师、中医助理、中西医助理、公卫助理、乡村助理医师考试时间:8月22日(星期六)
依存关系
2019年医师医学综合笔试全国统一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2019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时间为6月15日至21日,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时间为8月23日至25日。医学综合笔试(纸笔考试)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2天,分4个单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小时。医学综合笔试(计算机化考试)执业医师考试时间为2天,分4个单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时间为1天,分2个单元,每单元均为2个小时。军事医学内容加试考试时间为8月23日,其中,执业医师为17:00-18:00,执业助理医师为17:00-17:30。短线专业加试考试时间为8月23日17:00-17:30。
2019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临床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日程表(纸笔考试)
焚烧
2015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分数线为,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医师:356分;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80分;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医师:356分;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80分。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中医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参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
並不簡單
(一)纸笔考试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2019年8月24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临床类别执业医师、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019年8月24日和25日上午9:00-11:30,下午14:00-16:30.军事医学执业助理医师加试:2019年8月23日17:00-17:30.军事医学执业医师加试:2019年8月23日17:00-18:00.院前急救岗位和儿科专业加试:2019年8月23日17:00-17:30.(二)计算机化考试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全国实行计算机化考试:2019年8月23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和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助理医师全国实行计算机化考试:2019年8月24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和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执业医师全国实行计算机化考试:2019年8月24日和25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除中医类别少数民族医专业外,执业医师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为180分。2019年继续开展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医师和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一年两试”试点。通过当年实践技能考试,但未通过第一次医学综合笔试且无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笔试(含缺考考生)。临床、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2019年11月23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临床、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考试:2019年11月23日和24日上午9:00-11:00,下午14:00-16:00.
温暖的回忆
2019年中医考试合格分数线为360分。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四类,每一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医学和公共卫生四大类。
中医包括中医药、民族药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药包括蒙医、藏医、维吾尔医,其他民族医生暂不收治,到目前为止,中国共有24种资格考试。
卫生部、人口计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总后部联合成立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负责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工作,研究制定四类医师资格考试的共同政策,医师资格考试的具体工作和实际操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
他如晨光
2019年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医师笔试实行固定分数线,为360分。
扩展资料: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一般是在每年1月份-2月份左右,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时间暂未公布,参考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具体时间:
1)网上报名时间:2019年1月16日至1月28日24时。
2)现场报名时间:2月15日至2019年2月28日。
医师资格考试的合格线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确定,并于每年的11-12月间向社会公告。自2017年开始具有规定学历中医执业医师实行固定分数线360分!
少数民族地区分数线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变化,目前藏医、壮医专业已经公布。2019年中医类别藏医、壮医专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分数线为: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分数线:360
具有规定学历的藏医执业医师:293
师承或确有专长藏医执业医师:293
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医师:251
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医师:251
未公布的可以参考2018年公布的分数线:
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执业医师分数线:360
具有规定学历的蒙医执业医师:290
师承或确有专长蒙医执业医师:290
具有规定学历的维医执业医师:357
师承或确有专长维医执业医师:357
具有规定学历的哈萨克医执业医师:196
柠檬酸的可爱
【 #执业医师考试#导语】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大纲已经公布了,2019年与2018年对比大纲均有变动,但是变动部分不是很大, 无 执业医师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之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大纲,具体详情如下: 一、医患沟通 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一)辨病辨证分析 (二)病证诊断 (三)鉴别诊断 (四)确立治疗原则 (五)选方与用药 (六)预防与调护 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 (一)中医四诊 (二)针灸常用腧穴 1.孔最 2.列缺 3.少商 4.合谷 5.曲池 6.肩髃 7.迎香 8.地仓 9.下关 10.天枢 11.足三里 12.条口 13.丰隆 14.公孙 15.三阴交 16.地机 17.阴陵泉 18.血海 19.神门 20.后溪 21.听宫 22.肺俞 23.膈俞 24.胃俞 25.肾俞 26.委中 27.承山 28.昆仑 29.至阴 30.太溪 31.照海 32.内关 33.大陵 34.外关 35.支沟 36.风池 37.肩井 38.环跳 39.阳陵泉 40.悬钟 41.行间 42.太冲 43.期门 44.命门 45.大椎 46.百会 47.水沟 48.中极 49.关元 50.气海 51.神阙 52.中脘 53.膻中 54.夹脊 55.十宣 (三)针灸技术 1.毫针法 2.艾灸法 3.拔罐法 4.其他针法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法 5.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及起泡 6.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1)偏头痛 (2)落枕 (3)中风 (4)哮喘 (5)呕吐 (6)泄泻 (7)痛经 (8)扭伤 (9)牙痛 (10)晕厥 (11)虚脱 (12)高热 (13)抽搐 (14)内脏绞痛 (四)推拿技术 1.(扌衮)法 2.揉法 3.按法 4.推法 5.拿法 10.心脏检査 (1)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波动) (2)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3)叩诊(心界) (4)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11.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脉率、脉律) (2)周围血管征 12.腹部检査 (1)视诊(腹外形、呼吸运动、腹部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 (2)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墨菲征、液波震颤) (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 (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13.脊柱、四肢检查 (1)脊柱检查(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叩击痛) (2)四肢关节 14.神经系统检査 (1)肌力、肌张力 (2)共济运动 (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4)脑膜刺激征 (5)拉塞格征 (二)基本操作 1.外科洗手 2.戴无菌手套 3.穿手术衣 4.手术区消毒 5.穿脱隔离衣 6.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 7.伤口换药 8.脊柱损伤的搬运 9.长骨骨折简易固定 10.心肺复苏术 11.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12.导尿术 13.胃管置入术 14.胸腔穿刺术 (三)辅助检查 1.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 (2)心房、心室肥大 (3)典型心肌梗死 (4)心肌缺血 (5)期前收缩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心房颤动 (8)室性心动过速 (9)心室颤动 (10)房室传导阻滞 线片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气肿 (3)气胸 (4)胸腔积液 (5)急性胃肠穿孔 (6)肠梗阻 (7)长骨骨折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一般检査 (2)尿液检查 (3)粪便检査 (4)肝功能(血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 (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 (7)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 (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9)血清钾、钠、氯 (10)淀粉酶 (11)心肌酶 (12)肌钙蛋白 (13)B型心钠素 (14)抗链球菌溶血素“0” (15)甲胎蛋白 (16)类风湿因子 (17)漏出液、渗出液 (18)血气分析 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2.高血压病 13.胃炎 14.消化性溃疡 15.上消化道出血 16.胃癌 17.溃疡性结肠炎 18.肝硬化 19.肝癌 20.急性胰腺炎 21.慢性肾小球肾炎 22.肾病综合征 23.尿路感染 24.慢性肾衰竭 25.缺铁性贫血 26.再生障碍性贫血 27.急性白血病 2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29.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30.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1.糖尿病 32.类风湿关节炎 33.系统性红斑狼疮 34.脑梗死 35.脑出血 36.癫痫 37.帕金森病 38.病毒性肝炎 39.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40.乳腺增生病 41.急性阑尾炎 42.肠梗阻 43.胆石症 44.前列腺增生症 45.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46.湿疹 47.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8.闭经 49.盆腔炎 50.先兆流产 51.异位妊娠 52.产褥感染 53.子宫肌瘤 54.小儿肺炎 55.小儿腹泻 56.急性肾小球肾炎 57.过敏性紫瘢 58.水痘 59.流行性腮腺炎 60.桡骨下端骨折 61.肩关节脱位 62.颈椎病 63.腰椎间盘突出症 64.肺胀 65.不寐 66.头痛 67.眩晕 68.呕吐 69.腹痛 70.泄泻 71.便秘 72.胁痛 73.水肿 74.郁证 75.血证 76.痰饮 77.自汗盗汗 78.内伤发热 79.厥证 80.痿证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