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6208
情话没写出来
又是一年春来到,春发秋实,万物开始返绿回春。绵绵春雨中,蓄积了整整一个冬季能量的植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充满着勃勃生机。在江南,无论是垂下万条丝绦的柳树还是摇曳枝头初绽的桃花,都已经开始宣告即将进入万物争春百花齐放的季节来了。虽然,离清明还有20来天,但是南方特有的清明团之已经早已冒出了诱人的清香。江浙一带,大多数是用艾青(野艾)的嫩苗来制作清明团,但在一些地区除了用艾,还有用和艾非常相似的茵陈嫩苗来制作清明团。本期,药师带你认识一下这个茵陈。中药一行里有一句顺口溜:“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茵陈,春季因陈根而生,故名因陈或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蒿经冬不死,故亦称茵陈蒿。三月采摘的茵陈味略苦,但药效极佳,中药房中茵陈均是在这个季节采收,到了四月,茵陈慢慢长大就成了白蒿,这是食用的最佳时期。早在东汉末年,华佗就已经发现,三月采摘的茵陈可以治疗"瘟黄病"(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到了四月以后,茵陈长大成蒿,有效成分锐减,药力也大大下降,再至五月,也就无法入药了。茵陈,是菊科是一种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植物,在中国分布也非常广泛,主要生长在低海拔地区河岸、海岸附近的湿润沙地、路旁及低山坡地区。植株有浓烈的香气,用其嫩叶制作的清明团,清香的叶汁渗进米粉,再加上芥菜和笋丝咸肉馅,的确是一道非常可口清香的 美食 点心。初春的茵陈基生叶密集着生,常成莲座状,叶两面均被棕黄色或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期茎下部叶被毛脱落,叶片呈2至3回羽状全裂,裂片比艾叶要细长,待长大以后,植株中部以上的叶片几乎就是狭线型或细长型;待到夏秋季,开淡黄色的头状花序花。茵陈入药在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已记载,在中医临床上是一味使用频率非常之高的中药,为称为治疗黄疸之要药,基本上利胆退黄和治疗肝炎的处方中都会用到茵陈。历代医家医书均对该药有过深入的研究和详细记载,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以茵陈为主药配伍而成的茵陈蒿汤更是中医学上治疗湿热黄疸的经典方剂。茵陈,性味苦、辛,微寒。功效:清湿热,退黄疸。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作者:江南王药师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