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4217
长发妖精哪里跑
口腔医师资格证还是比较好考的,一般通过率在50%左右。口腔医师资格证和其他的证书一样,都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然后在做好相应的考前准备。口腔医师缺口大。据统计,目前国内,口腔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是1∶40000,而国际公认的合适的比例应为1∶2000。我国现有口腔医生2.5万人左右,而与此同时却有25亿颗龋齿待填充,6亿颗错位畸形待矫正,10亿牙周病患者待医治。小编亲身经历,在北京预约洗牙,都得排上几个月。显而易见,我国口腔医生的数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内容如下: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十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
记住我不是你的谁
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报考条件:(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1、卫生职业高中毕业生;2、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3、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4、医学专业毕业,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5、非现役军人持军队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考或在军队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6、现役军人持地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证明报告的;7、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报名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8、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报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实施的基本要求1、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考点根据考试机构或组织的设置规模,合理安排考生的考试时间;2、考点在准考证上注明考生应携带的物品(如身份证明(军官证、护照)、工作服、口罩、帽子以及口腔类所需的离体牙等),并提前10天通告考生;3、考生持“准考证”应考,考试机构或组织要严格把关,考前认真核对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明,并对应试者所提交的试用期一年的实践材料进行审核;4、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机构或组织进行测试;5、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总分值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6、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过程中,不得对人体进行创伤性操作;7、在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采用2名考生相互操作时,要男女考生分开,并至少为女考生安排1名女考官。
好无情
牙科医生必须要具备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或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医师资格证是从业必备证书,考生满足学历专业及工作经验等条件可报考,具体如下:1、报考条件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口腔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2、考试科目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六站式考试方式,考生需在同一考试基地内完成全部考站的测试;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考试时间共计1天,分为2个单元,上午和下午各考1个单元,每单元均为2个小时。牙医的工作内容:1、询问患者有关牙科医疗历史、生活习惯等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保证治疗的质量。2、对患者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观察、诊疗和手术的治疗,如有需要的会给患者拍摄牙片(x光片)从而全方位了解患者的口腔环境。3、牙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会告知患者作业流程,适当消除患者的紧张感,以利于治疗的进一步进行。4、按照要求严格控制治疗适应症。根据患者相关情况制定严密的治疗方案,遵循相关法则,认真负责。5、保持相关医疗器皿的清洁,注意医疗器具的消毒和护理,保证医疗环境的卫生。6、做好消毒防范,避免治疗时的交叉感染。严格监督消毒和卫生程序,进行医疗保健、口腔保健等宣传教育工作。7、进行相关医疗学术研究,对相关口腔疾病进行预防、开发新疗法。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