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6071
或許我們不適合
一、分层记忆法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层记忆法,就是先理解记忆部分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记忆几遍,就能较快地记忆下来。在每一个层次中,我们又会划分许多小的层次,例如相关概念的理解。这样对知识点进行层层递进,我们的记忆也就比较容易得多了。二、线串记忆法所谓线串记忆法就是利用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点的横向和纵向关系进行串联,达到方便记忆的一种方法。参加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考生复习到一定阶段,会觉得已经背了很多内容,会把两个相同或者相似知识点的此问题和彼问题的答案搅和在一起了,这样就容易产生混淆。如果就这样去考试,肯定会出错。此时要做一项重要的工作,即将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列出线条,每条线再理出要点,把零碎的知识点用一条线串起来了。只有这样,才能系统掌握考试的内容,才能更好的记住知识点。三、流程图法首先应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把教科书上独立介绍的板块之间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习效率。如用图表的形式将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流行病学每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再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举个例子:某个疾病的简介→疾病的定义、特点→疾病发生的原因及过程→疾病的诊疗及预防。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这种图标我可以比较容易地记住这个疾病的考点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图标的方法能增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我本美丽我本帅气
1.临床上中度张口受限是指上下切牙切缘间距在 A.1cm以内(不到一横指) B.1~2cm(约一横指) C.2~3cm(约二横指) D.3~4cm(约三横指) E.4cm以上(三横指以上) 2.年轻恒牙的X线牙片显示未发育完成的根尖开口区有界限清晰透影,周围有完整骨硬板围绕,临床无异常症状。应提示为 A.慢性根尖周肉芽肿 B.慢性根尖周脓肿 C.慢性根尖周囊肿 D.慢性牙髓炎 E.牙乳头 3.脑脊液耳漏多见于 A.LeFortⅠ型骨折 B.LeFortⅡ型骨折 C.LeFortⅢ型骨折 D.颧骨骨折 E.颧弓骨折 4.拔除左右上7的最佳麻醉方法是 A.颊.腭侧局部浸润 B.颊侧近中局部浸润加上颌结节麻醉,腭侧行腭大孔麻醉 C.颊侧行上颌结节阻滞麻醉,腭侧行鼻腭孔麻醉 D.颊侧行上颌结节阻滞麻醉,腭侧行腭大孔麻醉 E.颊侧行眶下孔阻滞麻醉,腭侧行腭大孔麻醉 5.颌骨骨髓炎感染途径主要是 A.医源性 B.血液性 C.牙源性 D.非牙源性 E.先天性 6.舍格伦综合征伴有的全身病变通常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多发性肌炎 C.类风湿关节炎 D.硬皮病 E.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7.利多卡因一次最大用量(成人用)为 A.10~50mg B.80~100mg C.300~400mg D.800~1000mg E.1500mg 8.口腔颌面部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者,拔管时机是 A.病人完全清醒并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后拔除 B.血压.心率.脉搏正常即可拔除 C.手术后立即拔除 D.只要气管内无分泌物,任何时候均可拔除 E.以上都不是 9.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进针方向是 A.向上后 B.向上后内 C.向上后外 D.向后外 E.向后内 10.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法,进针点应在 A.翼下颌韧带中点稍外与颊脂垫尖交汇处 B.腮腺导管口下后1cm处 C.下颌磨牙合平面上1cm D.磨牙后三角区 E.翼下颌韧带中点稍内侧 11.对心律失常者拔牙,首选的局麻药是 A.普鲁卡因 B.利多卡因 C.地卡因 D.布比卡因 E.卡波卡因 12.拔牙的绝对禁忌证是 A.风湿病 B.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C.高血压 D.肺心病 E.急性心肌梗死 13.引起拔牙后菌血症最常见的细菌是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C.厌氧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绿脓杆菌 14.干槽症常见于拔除哪组牙以后 A.上前牙 B.下前牙 C.上颌第三磨牙 D.下颌第三磨牙 E.下颌第一磨牙 15.预防心内膜炎,有针对性效果的药物是 A.地塞米松 B.甲硝唑 C.阿司匹林 D.羟氨苄青霉素 E.氧氟沙星 16.诊断败血症最可靠的依据是 A.局部红肿加重 B.全身出现皮疹 C.血细菌培养阳性 D.白细胞增多 E.体温升高 17.影响下颌骨骨折后骨折片移位的主要因素是 A.咀嚼肌的牵拉作用 B.骨折部位 C.骨折线方向 D.骨折线上是否有牙 E.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18.双侧下颌骨骨折后出现移位伴开合,合理的治疗方法是 A.单颌固定+颅颌弹性绷带 B.颌间固定+弹性牵引 C.单纯颌间固定 D.在双侧磨牙后区垫以2~3mm厚橡皮垫,再用颅颌弹性绷带进行牵引 E.手术切开复位固定+颌间固定 19.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主要和有效的方法是 A.放射治疗 B.化学药物治疗 C.手术治疗 D.免疫治疗 E.低温治疗 20.关于甲状舌管囊肿发生的部位最常见于 A.舌骨上部 B.舌骨下部 C.舌盲孔处 D.胸骨切迹上 E.舌骨上下部 21.哪一组为牙源性囊肿 A.鳃裂囊肿 B.鼻腭囊肿 C.始基囊肿 D.球上颌囊肿 E.血外渗性囊肿 22.核素扫描对以下哪种肿瘤有特殊诊断意义 A.多形性腺瘤 B.沃辛瘤 C.粘液表皮样癌 D.腺样囊性癌 E.肌上皮瘤 23.口腔癌早期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及转移率高的是 A.唇癌 B.舌癌 C.牙龈癌 D.颊癌 E.上颌窦癌 24.腺样囊性癌常发生远隔转移的脏器是 A.脑 B.骨 C.肝 D.肾 E.肺 25.根治舌下腺囊肿最根本的措施是 A.切除舌下腺腺体 B.完整摘除囊肿 C.吸尽囊液 D.结扎导管 E.去除所有囊壁组织 26.第二鳃裂囊肿多位于 A.乳突附近 B.下颌角附近 C.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附近 D.颈根部 E.颈前正中 27.16岁女性,发现有下颌骨逐渐膨大8年,近来增大速度减慢。检查见下颌骨体部弥散性膨大,但以颊侧更明显,质硬。X线片示右下颌骨体部呈磨砂玻璃样,与骨皮质相移行。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纤维组织代替正常骨组织,其中有较多的.纤细小梁。诊断为 A.骨化性纤维瘤 B.骨纤维异常增生症 C.牙源性纤维瘤 D.化牙骨质纤维瘤 E.造釉细胞瘤 28.涎石病的典型症状是 A.炎症症状 B.阻塞症状 C.神经症状 D.全身症状 E.口干症状 29.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切开引流指针,以下哪项不是 A.局部有跳痛及压痛 B.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 C.腮腺区红肿发热 D.导管口有脓液流出 E.穿刺抽出脓液 30.以下关于唇裂手术的适应征,错误的是 A.单侧唇裂较合适的年龄为3-6个月 B.患儿的体重至少6公斤 C.患儿的血色素应超过100克升 D.患儿的白细胞应超过10×109升 E.患儿近期无感冒腹泻 31.发音时,软腭肌群收缩,使软腭上抬,形成腭咽闭合,此时,是软腭的哪个部位与咽壁贴合 A.软腭后缘 B.软腭后13 C.软腭中.后13交界区 D.软腭前13 E.软腭全部 32.在面部,除血供特别丰富的部位外,随意皮瓣长宽之比通常不超过 A.1:1 B.2:1 C.2~3:1 D.4~5:1 E.5~6:1 33.以下关于血管吻合的基本要求中,哪项是错误的 A.吻合口的血管内膜应紧密接触 B.没有血管外膜嵌入吻合口 C.吻合口不产生狭窄 D.吻合后的血管应无张力 E.针距边距大小对吻合效果影响不大 34.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是 A.鳞状细胞癌 B.腺上皮癌 C.唇癌 D.肉瘤 E.颊黏膜癌 35.面神经周围瘫的特点错误的是 A.无味觉障碍 B.不能闭眼 C.无唾液分泌障碍 D.不能提睑 E.伸舌偏向健侧 36.带蒂皮瓣的断蒂手术一般在第一次手术后多久实施 A.7天 B.7~14天 C.14~21天 D.21~30天 E.30~40天 37.患者男性,58岁,颌下肿物切除术后创口感染,引流物为翠绿色有酸臭味的脓液,此为何种细菌感染所致 A.结核杆菌 B.放线菌 C.绿色链球菌 D.绿脓杆菌 E.克雷伯杆菌 38.患者,男,10岁,颈上部肿块3年,大如胡桃,囊性感,无痛,可随吞咽而移动,穿刺可抽出透明.微混浊的黄色稀薄液体。最可能的诊断是 A.皮样囊肿 B.囊性水瘤 C.甲状舌管囊肿 D.鳃裂囊肿 E.神经鞘瘤 39.患者,男,35岁,右下颌隆起2年,无牙松动,无疼痛,检查见右下颌角部膨胀畸形,扪诊可及乒乓球样感,右下第三磨牙未见,该区龈颊沟膨胀明显。X线片示右下颌角区一卵圆形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可见白色骨质反应线。右下第二磨牙无龋,根无吸收,右下第三磨牙未见。最可能的诊断是 A.根端囊肿 B.含牙囊肿 C.始基囊肿 D.血外渗性囊肿 E.成釉细胞瘤 40.患者,男,19岁,颏下肿物5年,无不适症状。检查见颏下肿块大约6cm×6cm,圆形,与皮肤无粘连,有弹性,似面团样,穿刺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最可能的诊断是 A.皮肤腺囊肿 B.皮样囊肿 C.甲状舌管囊肿 D.囊性水瘤 E.舌下腺囊肿 41.对颌下腺及舌下腺的扪诊常采用 A.双手双合诊法 B.双指双合诊法 C.三指平触诊 D.单指扪诊 E.双指提拉式扪诊 42.对于拔牙创的处理,不正确的方法是 A.拔除乳牙残根后彻底搔刮牙槽窝 B.压迫缩小扩大的牙槽窝 C.撕裂的牙龈组织应予缝合 D.与骨膜牙龈相连的骨折片应复位保留 E.刮净拔牙创内的肉芽及碎片 43.以下哪项不是牙种植治疗的适应症 A.不愿邻牙作基牙者 B.游离缺失,要求固定修复者 C.全下颌活动义齿固位差者 D.严重的牙周病患者 E.对传统义齿修复不满者 44.以下哪一种感染应及早作广泛的切开引流 A.舌下间隙感染 B.卢德维氏咽峡炎 C.颊间隙感染 D.眶下间隙感染 E.翼颌间隙感染 4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放置引流的适应证 A.可能发生感染的污染创口 B.较浅小的无菌创口 C.留有死腔的创口 D.止血不全的创口 E.脓肿切开的创口 46.下列关于口腔颌面部感染错误的是 A.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愈合 B.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感染易向颅内扩散引起严重并发症 C.口腔颌面部有众多的潜在筋膜间隙,是控制感染发展的有效屏障 D.口腔颌面部有多数体腔与外界相通,其表面的常驻菌是感染的易发因素 E.口腔颌面部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牙源性感染 47.进行颈外动脉结扎术时,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最可靠的区别方法是 A.颈内动脉较粗 B.颈内动脉在颈部无分支 C.颈内动脉在颈外动脉的深面 D.颈内动脉在颈外动脉的外侧 E.颈内动脉经颈动脉孔进入颅内 48.上颌骨骨折一般不会出现的临床表现为 A.骨折块移位 B.咬合关系错乱 C.眶周瘀斑或睑.球结膜下出血 D.复视 E.下唇麻木 49.患者,女性,18岁,因车祸颌面外伤6小时急诊,患者右面部肿胀,压痛,右眶周瘀血,眶下区皮肤麻木,张口度1指,咬合关系正常,应考虑诊断为 A.右侧下颌骨体部骨折 B.右侧下颌骨髁状突颈部骨折 C.右侧上颌骨骨折 D.右侧颧骨颧弓骨折 E.右侧上.下颌骨联合骨折 50.下述口腔颌面部骨折检查效果最好的检查手段是 A.临床检查 B.颌面部X线平片检查 C.颌面曲面断层片 D.CT E.螺旋三维CT重建 A.颅面分离 B.耳鼻流出清亮液体 C.复视 D.张口受限 E.局部水肿 51.颅底骨折常伴有 52.颧骨颧弓骨折常伴有 53.上颌骨高位骨折常伴有 A.不能蹙眉 B.额纹消失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E.A+B 54.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可出现 55.贝尔麻痹可出现 56.三叉神经痛可出现 A.破裂孔 B.卵圆孔 C.眶上裂 D.圆孔 E.A+B 57.上颌神经出颅经过 58.下颌神经出颅经过 A.“Z”形对偶三角掰 B.“V” “Y”形掰 C.全厚皮片 D.表层皮片 E.A+C 59.有感染的肉芽创面或骨面,采用 60.用于狭长形的索状 瘢痕挛缩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C 6.C 7.C 8.A 9.B 10.A 11.B 12.E 13.C 14.D 15.D 16.C 17.A 18.E 19.C 20.E 21.C 22.B 23.B 24.E 25.A 26.C 27.B 28.B 29.C 30.D 31.C 32.C 33.E 34.A 35.D 36.C 37.C 38.C 39.E 40.B 41.B 42.A 43.D 44.B 45.B 46.C 47.B 48.E 49.D 50.E 51.B 52.D 53.A 54.D 55.C 56.D 57.D 58.B 59.D 60.A
不疼那还叫青春吗
复习方法:(一)复习思路:第一轮复习要以扎实基础内容为主,首先形成一个总体的框架结构,了解每一节中大体内容,熟悉每一章节中的知识点,根据老师的讲解在教材中标记重点。第二轮复习系统梳理标记的重点内容和自己未掌握的内容,中间结合做一些相应的题目,查漏补缺。第三轮复习进入综合训练阶段,结合大量习题的练习,不懂的也要及时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将知识系统化,将多个知识点可以熟练运用到各类题型中。(二)复习技巧拆解:口腔执业医师本部分共有八节内容,其中前5节为本科目重点内容。后三节可作为了解记忆性内容。第一节主要讲述牙周疾病的病因,其中牙菌斑作为疾病的始动因子,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另外其局部和全身促进因素、牙周检查中有很多小的知识点,也是需要了解记忆的。第二节主要讲述各类牙龈疾病,要熟知其典型的病因、病变特点及诊断要点。其中在实践技能考试中会涉及到一项龈上洁治术,其器械的选择、洁治时的操作方法要求熟练掌握。第三、五节是本科目中的重要章节,重点讲述几种牙周炎的病因、表现及治疗方法,均要求重点掌握,其中很多细致的知识点,要注意理解记忆。牙龈疾病和牙周疾病常以病例的形式出现在A34型综合题目的考察中,要注意疾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其要点。第四节中几个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要记住其别名和典型的临床特点。后三节可作为了解记忆,结合一些题目加深印象。(三)备考重点:牙周病学中许多疾病临床表现相似,致病菌易混淆,牢固掌握各种疾病鉴别要点至关重要。建议通过做题+总结,准确把握疾病鉴别要点。尤其是经常混淆出错的部分更需要特别注意,加强理解记忆。(1)几乎所有牙周疾病(药物性牙龈增生和遗传相关的牙周病除外)的病因都是菌斑。菌斑是细菌生长、生活的微环境,就像是我们人类的社区一样,不同的细菌依附在唾液薄膜上,在菌斑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后发挥破坏牙周或者致龋的作用。请各位同学牢记,只要考试出牙周疾病的病因,首先去看有没有菌斑的选项。(2)牙龈炎与牙周炎的鉴别点——附着丧失。正常的龈沟底是附着在釉牙骨质界上的,一旦没有附着在这里就叫附着丧失,也就意味着形成了真性牙周袋,也就发生了牙槽骨的吸收,所有我们可以认为附着丧失等同于真性牙周袋的形成等同于牙槽骨吸收。无论牙龈如何肿胀,牙周探诊深度如何增加,只要龈沟底仍然附着在釉牙骨质界,也就是没有发生附着丧失,诊断就是牙龈炎。反之就是牙周炎。(3)牙周手术的目的。华佗对关羽进行刮骨疗伤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华佗刮去坏死有毒的骨头,促进伤口愈合,也成就了一代战神的传说。其实牙周手术的目的和刮骨疗伤是一样的,我们切开牙龈,在直视下清理干净牙周袋内的牙石、菌斑和感染软化的牙骨质,放入促进组织愈合的药物和生物膜,修整牙周组织外形,利于患者自我控制菌斑,保持牙周清洁。明白这个道理再来理解牙周手术的原理、适应症和手术过程就很轻松了。抓住以上牙周病学的三魂,理解“牙周病病因、慢性牙龈炎和牙周炎、激素和药物相关牙龈炎、急性坏死溃疡性牙龈炎、侵袭性牙周炎、牙周治疗”这六魄,牙周考试也是so easy!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