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498
这一刻暂停
科技的不断发展,让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任谁也没有想到,科幻中的片段有一天真的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例如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据说在我国个别城市中,已经开始了无人驾驶的试运行点。
不止如此,近年来大火的AI,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超市的无人收银台、银行的智能机器人、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科技的成果,未来,智能化将成为一个全球的趋势。
智能化成未来趋势,我国已领先
根据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 - 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2》显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都已经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发展规划。
而全球各行各业,大中小企业,也都不断在朝着数字化的转型,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将成为“引领潮流”的行业,从而弥补传统市场的缺陷,以及加强传统市场的效率。在我国来说,过去2022年间,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389571个。
这个数据占据了全球总专利申请量的7%,远超,成为世界第一。且从整体来看,我国这一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自2022年开始,增速就较以往出现了明显的增加。
所以说,在智能化这个未来趋势面前,我国早已遥遥领先,这也意味着,我国的智能化时代将会来临的更快。不过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人工智能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岗位被取代。
8500万岗位将被取代
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重置未来工作的议程:疫后世界中的颠覆与更新》报告表示,“机器人”即将到来,而到了2022年,全球将会有超过8500万个人工负责的岗位被智能化机器取代。
同时,根据麦肯锡发布的《2022年人工智能状况》显示,调研公司中,有超过79%的营销团队因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营收增长;而有72%的供应链团队也因人工智能实现了营收增长。
其调研结果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在、供应链、战略等方面,推动收入增长的效果最为明显,也正是因此,超过40%的受调查公司都表示,将会逐步减少人力成本,改为机器替代。
目前来看,全球约有23的人工岗位,而其余13则是由机器完成,但在报告中预计,到2022年,全球将有12的岗位由机器完成,也就是说,未来机器将会大幅取代人工,失业问题显现,普通人就业就成了困难。
不过,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还将“创造”更多的岗位。
新技术预计创造9700万个工作岗位
其中指出,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将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而创造出超过97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就像业内人士曾说的一句话,机器虽然取代了人,但总要有人修机器吧。
从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年互联网产业求职指南》可以看得出,人工智能相关的岗位竞争热度并不高,这也表明了该领域的人才“匮乏”,但是薪资十分高,平均月薪高达19010元月。
麦肯锡的报告也指出,未来决策、内容制作、沟通、咨询、技术等类型的职位需求将会增加。而那些能够被取代的岗位,绝大多数也都是一些单调、简单的工作,例如工厂流水线的工人、仓储等等岗位。
所以说,如果真的害怕被取代岗位,我们就需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了,学习新的技能,提升自我价值,才能够在这场人工智能改革中“幸免于难”。
总结来说,人工智能的兴起有利有弊,属于一把双刃剑。为企业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的同时,也会引发大量失业,以及再就业困难的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再就业问题可能会简单一些,但对于那些中年人来说,一旦失业,再就业就成了一个“难题”。
况且目前来看,并非所有领域都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人工智能的技术也并没有达到“高度成熟”。只不过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要尽早做好准备,避免被时代而“淘汰”。
大家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你们支持机器取代人工吗?欢迎留言讨论。
三人行必有白痴
人工智能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很飞速了,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像是阿尔法狗战胜柯洁,还有不久前史上第一个获得正式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索菲亚的出现,更是证实了智能对人类的威胁已经处于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从工业爆发,机器大生产代替最原始的工艺开始,人类的一些传统工作就不可避免得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淘汰。
两年前,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曾经在“未来智能中心针对人工智能提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诞生对于人类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事情,但是也可能是最坏的事情。
不久前,B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研究报告显示在365种职业里,最有可能被淘汰的是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居多的岗位:只需要熟练即可的岗位,像工人、瓦匠、园丁、清洁工、司机、木匠、水管工等都是高危职业,像是服务类如打字员、会计、电话推销员等无需技术,只要经过培训就能轻易被掌握的技能在未来的淘汰率也是超过9成。
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已经用机器人取代了大约6万员工,公司表示,只是使用机器来“取代以前员工做过的重复性工作,而让那些员工更专注于诸如研发和质量控制等质检环节。”
被人工智能取代率最高的职业:
1电话推销员:重复单调的工种效益低,耗费时间;
2打字员:语音识别技术的普及威胁着速记领域;
3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的日渐精进令数据统计操作更简单便利;
4保险业务员:保险业逐渐走向人工智能化,主要应用于售后领域;
5司机: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司机行业也正发生着变革;
6保洁人员:扫地机器人等很容易就能取代这类工种;
7前台:机器人前台已有医院、银行、电器店等机构使用;
8接线员:人工接线员的大部分功能都能被人工智能自动完成;
9客服:人工智能取代人工客服,在技术上早已经能够实现;
10收营员:手机支付等技术的大量普及使得旧有的人工收银变得效益低下。
未来十年,这些职业最不可能被取代:
1文字工作者:虽然自动写作的软件也有开发,但是深层次的文字机器无法写出;
2医疗人员:目前复杂的病症和医疗仪器还是需要人工来操作;
3考古学家:现场采样、验证和研究机器无法做到;
4演员:演员的表演效果目前还是人类展现比较自然;
5高级蓝领:有一定技术的蓝领轻易无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6摄影师:要拍出吸引人的照片需要角度选择和领悟,人工智能没有这样的技巧创造力;
7厨师:多种多样的菜色还是只能人为烹饪;
8教师:知识的传播人工智能不如人类有教学来得因材施教;
9警察:包括警察在内的警力人员,侦查和破案力只能人来;
10科研人员:人工智能尚且还是科研人员所创造,就现在的科技水平还不存在这样的反转。
总结而言,那些需要具备不可替代的技术技能、创造性的职业,面对人工智能的风险相对比较小,将是今后十年的大赢家!
结局可笑
从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来看,越简单的体力劳动越会被容易取代,农民工作为体力劳动的主要输出人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也确实很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或机械取代,而且这种被取代的速度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逐步的加快,我个人认为在10~2022年之内很有可能我国就会有很多农民工被迫退出这个行业,所以尽早的为自己做出下一步的准备,才是农民工朋友应该考虑的事情,虽说农民工朋友一般学历都不是很高,但是只要细心学习的话,应该不难找到一份工作。那么在未来的行业里边,哪些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或机械取代呢?我认为以下几个行业就有可能不会被取代:
1、程序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022年之前还需要大约5亿的程序员,而且程序员这个职位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工智能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在未来的2022年左右,很有可能这个职业是无法被取代的,而且很多时候程序员是供不应求的,现在在一线城市的程序员月工资平均都可以达到5000~8000左右。
2、人工智能机械工程师
第2个不能被取代的行业,我认为就是人工智能机械的工程师,原因很简单,如果所有的人工智能行业取代了大部分体力劳动可以完成的工作,那么当这些机械运行一段时间的时候肯定会出现故障,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人工智能机械工程师了。
3、内容创作者
最后一种行业就是内容创作者,简单的说就是一些通过我们仔细思考写出来的剧本或者故事,这个职业也是非常不容易被取代的,虽然现在很多人工智能领域号称机器人可以作诗,但是想要达到让它们编剧的水平,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那些忧伤或快乐的时光
马云曾经这样说过:未来2022年的业务核心在于创造力。因此,很多事情已经改变了。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不能只教知识,因为机器学知识更快。伴随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我们将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的部分工作正在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机械性、重复性、程式化的工作未来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低级劳动力将面临失业的威胁无疑也是现实的问题。
实际上来说,一些流水线上的劳动力正慢慢地被机器所取代。下面我举例几个容易被取代的岗位:
翻译。曾经也是很多语言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之一,但在人工智能浪潮中,Google引入了神经机器翻译,科大讯飞等公司研制出的翻译软件已经能接近80%的准确度。可以想见,未来低端的翻译将彻底被取代,即便是高端的同传、交传,也将受到极大冲击,想单纯靠一门语言吃饱饭是越来越难了。
保险承保人。面临着被自动化取代的风险,因为应用程序可以标准化,而且大多数公司都制定了确定资格的规则。机器学习可以帮助计算机学习这些规则,并将它们应用到申请中。
客服中心。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都熟悉自动化的电话和电话营销。使用自然语言处理、自动接听电话线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所说的内容,并正确引导客户。通常还有一个选项可以选择 “真人”接听,但这个岗位在未来几年内也会被淘汰。
我们进化了许多亿年,进化过程中最优先去进化的能力就是随机能力,为了得到这个能力,我们扔掉了速度、扔掉了效率、扔掉了可靠、扔掉了条理,但也是这种能力让我们能够产生足够多足够好用的各种新策略,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站在这个星球的食物链顶端。机器在精确思考模式下,无法产生新情况,跟我们是质的区别,所以是不能取代我们的。
关于机器,关于我们的世界,还有许多我们未讨论到的东西,更有许多我们还未发现的东西,要搞明白这些东西,利用好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立足事实,从实际情况出发,去观察去分析,必须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个世界,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世界。
优质造价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