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3122
鹊踏枝头
北校区同协周洁审题,顾名思义就是对题目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地把握问题,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式等。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第一步。学生只有通过读题,才能明确题意,为进一步的思考作准备。解决问题的前提是需要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意,审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审题的能力,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更会影响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审题是很关键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好。可做作业却错了一大片;考卷发下起来以后,学生后悔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当时怎么就做错了?”这种情况,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常常归结为不认真。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我们开始反思,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何会如此薄弱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与我们的教学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一.分析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1.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1)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担心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急匆匆地把备课时准备的内容讲完,教师把课堂教学看成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考虑学生应该学会些什么?学生学会了多少?(2)包办代替使学生形成依赖。课后练习除了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外,也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教师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了这种机会,学生等待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有了依赖性。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到了考试暴露问题时,老师自认为自己教得很好,讲得很明白,而学生没学会,就觉得是学生能力不行,其实这都是老师急于求成的后果。2.学生自身的原因。(1)知识储备少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读题中往往会遇到不认识的或者是不理解的字。于是便有了“读半边字”或者索性就跳读的现象,导致弄不清题意;即使能勉强读完的,但或者停顿错误,或者不明白字词意思,也会弄错题意。例:一些学生不认识题目要求中生字,蒙着来,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含义。(2)消极的心理因素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心理障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一下学生审题中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①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也可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自然地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思维定势有利于学生处理单纯的学习问题,但对于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则往往表现为处理盲目,思考缺乏广度与深度。做题时孩子们往往没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按“老印象”办事。学生一看到题目便以为是平时做过的,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②懒惰心理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小学生的懒惰表现尤为突出,不仅仅体现在平时的活动中,更深深地影响了思想。有的由于平时的依赖性较强,一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便主动放弃,希望依赖别人。表现在审题上,便是遇到题目比较长,比较难读通,难理解的,就不去思考,甚至不去认真读,内心主动把它归为不会做的题目。(3)不良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作题急于求成,读题时,缺乏耐心、细心,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如题目中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等。遇到长的题目更不能完整的把它读完,断章取义,遇到不认识的字时,随便猜测,而不去认真的朗读思考。二.教给孩子有效的审题方法(一)、动口朗读是审题清晰的基础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1、认真仔细,读准确。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司空见惯的问题。而事实上题目并不是他们“经验”里的样子,题目的意思已经发生改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我要求学生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2、咬文嚼字,读懂题。咬文嚼字就是要善于抓住阅读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抓住重难点是学会审题的最高境界。学生一旦能在读题的过程中能找到的重点词和关键句,并能在此处仔细品味、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便会达到融会贯通的意境。所以我要求学生要分三步读:第一遍阅读要解决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为流利阅读扫平障碍,第二遍,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重点词语。第三遍,仔细推敲字、词、句的准确含义,已达到理解题意。只有学生在审题中养成认真推敲、咬文嚼字的习惯,才能真正理解题意。为了让学生能把认真读题、仔细推敲的过程表现出来,强化学生认真审题的意识,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时,一边圈圈点点,把重要的字词做上记号,提醒自己注意。当然,所谓的大声朗读只能在平时的训练中进行,真正考试时只能是默读。3.强化训练,及时鼓励。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对于圈对关键词并解答正确的学生,我还给予作业或考试卷上加分法来激励,正是基于这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指导和训练,因而,所教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解题的准确性都大大提高。(二)、悉心观察是审题全面的保证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心理学认为,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同时,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教师还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1.观察要有顺序地进行。比如,出示一道例题图,学生总是杂乱无章地观察着,还有的孩子重复着回答别人已经回答过的数学信息,这种现象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被情景图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形象所吸引,看到什么就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因此,教师在学生看例题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给学生观察图画的顺序,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顺序地观察插图上的景物,说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避免出现遗漏或是重复的情况了。2、观察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三)重视学生的认知基础。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大不相同,这不仅与他们的年龄有关,还与他们的生活背景有关。高段的学生认知能力相对而言较强些,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一些较为复杂的题目也能自己审题分析并有序地做下去。而低段的学生不管是认知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比较弱,如果高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将自己理解起来简单的题目想当然地认为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容易,那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会出现各种类型的错误,练习的效果很差。因此,在平常的练习中,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读题、审题、分析题意。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直到学生理解为止,注重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以便学生在以后的练习中能自己解决相关的题目。(四)、作业讲评。作业讲评是学生获得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学生中的作业错误,都是由于审题的不仔细所造成的。通过作业的讲评,分析解题中造成的错误原因,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作业的讲评,学生能认识存在错误的原因。教师利用讲评,进一步补充一些练习题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把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地调动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学生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分析、指导,而教师的包办代替只能扼杀学生的思想。在今后教学中还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不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茶靡
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步骤和具体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比教给学生结论更重要。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在每次作业、检测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何会如此薄弱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与我们的教学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一.形成的原因有二:1.教师原因.教师只讲备课时准备的内容,把课堂教学看成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考虑学生应该学会些什么?学生学会了多少?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课后练习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分析、讲解,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依赖。2.学生原因.(1)不良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做题都用眼睛扫一遍,就动笔了。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等。遇到较长的题目就更不能完整的把它读完,不去认真的朗读思考。(2)消极的思维定势.做题时学生往往没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以为是平时做过的,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3)懒惰的心理因素.学生由于平时有依赖性,一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便主动放弃,希望依靠别人。不去思考,内心主动把它归为不会做的题目。二.改进的方法有三:1、审题清晰要动口.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要学生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抓住重难点,学生一旦能在读题的过程中能找到的重点词和关键句,并能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便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意境。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及热情鼓励,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2、审题全面要动眼.对题目意思能正确领会,还需要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 例如,出示一道例题图,学生总是杂乱无章地观察着,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因此,教师在学生看例题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给学生观察图画的顺序,这样学生就能按照老师的要求,有顺序地观察插图上的景物,说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避免出现遗漏或是重复的情况了。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数学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3、空间观念要动手.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4、良好习惯要动脑.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客车每小时行驶285千米,比货车快4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中,“比货车快45千米”,到底是谁比货车快,谁快,谁慢,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这就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点,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学生只有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分析、指导。在今后教学中还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不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诛宵
周洁是在许多女兵的言谈、指点、追逐中认识王朋的,那时的王朋在一群天真烂漫的新兵中显得老成持重,独占一方风景,很得初入军营女兵娃娃们的青睐,以致于周洁的一位同班战友多年后告诉她,王朋是她的第一个梦中情人。 周洁王朋同年入伍,新兵下连后同时分在师直属连队,王朋在警卫连当通信员,周洁在通信连当话务兵,他们虽然都认识对方,但由于受部队纪律的约束,每次见面时都很少说话。后来,王朋从警卫连调到通信连当文书。尽管同处一个连队,但周洁和王朋只是见面打声招呼,依旧很少有过多交往。就在这段时间,周洁曾做过一个令人费解的梦,梦见她与王朋迷路在一个原始森林里,四周断断续续传来飞禽走兽的吼叫声,他俩在一阵恐慌中相拥痛哭,似乎是生离死别,因为是梦,无根无由,醒来后,梦中情景仍历历在目…… 不久团里开办高考文化补习班,周洁和王朋同时被连队选送学习。补习期间,由于王朋高中时数理化功底比较厚实,而周洁不善逻辑思维,对数学反应迟钝,于是周洁常常不管大小问题都请教于王朋,而王朋每次都不厌其烦,仔细讲解,周洁禁不住对王朋心生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洁老感觉王朋对她特别关注,周洁生性懒散,经常在宿舍里睡觉,上补习课好几次迟到,王朋都以兄长的口气训斥她,让周洁倍感亲切。周洁觉得不知不觉之中,对王朋有了一种异样的感情。 军校招考发榜了,王朋榜上有名,考取南京政治学院,周洁名落孙山,周洁为王朋高兴,为自己伤心,成功的王朋并没有忘记她这个失败者,几次主动找周洁谈人生讲理想,鼓励周洁树立学习信心参加来年高考。周洁被王朋的真诚关心打动了,重新树起了读书的信心,开始了补习生涯。 以后的日子里,王朋经常给周洁写信,寄来复习资料。那年冬季,周洁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周洁不得不丢下学业要求退伍回家照顾,王朋为此专程从南京来到连队,做周洁思想工作,劝她在部队继续考军校,当时周洁觉得,要是再不下功夫努力,就对不起王朋这位仁厚兄长。艰辛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年周洁以全团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取了上海军医大学。 开学后,周洁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给许多好朋友写了信,但硬是克制自己没有给王朋写信,但那些天想得最多的是王朋,周洁矛盾极了,就在周洁矛盾之时,王朋和几位同学一起来到了学校看望她,王朋眼底的忧郁仿佛如洪水涌入她的心里…… 王朋走后的这天晚上,周洁一夜都没有睡着,王朋忧郁的眼神在她脑海里转转悠悠,近两个月来苦心构筑的心理防线轰然崩塌。从那以后,周洁情不自禁、稀里糊涂地走近王朋,握住了王朋伸出的手,而且竟天真地认为王朋敢伸手拉她一起上路,王朋就一定有能力披荆斩棘去开路。那段日子虽然短暂,却是周洁生命中最亮丽的一段风景:每次打开王朋的信,那字里行间流淌的丝丝情意、切切关爱都使她心醉;每次见到王朋,那沉稳的目光,宽厚的手掌都会使她忘记了自己…… 王朋结束了四年军校生活,回老连队当了排长。周洁后来从王朋的言谈中得知他入伍前已在农村老家定了娃娃亲,于是王朋和周洁的情感之船在现实的冰山面前被撞得支离破碎。当周洁在王朋的眼底发现了惶恐与慌乱,当周洁看到王朋七尺男儿泪流满面,周洁对她和王朋的这份情感产生了动摇:她决定放弃,周洁想,也许放弃能保持这份情感原本的美丽,更重要的是放弃对王朋可能是一种解脱。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周洁上大学三年级的一天晚上,她意外收到了一个好朋友的来信,兴奋异常的打开一看,如晴天霹雳!信中说王朋让她转告她王朋要结婚了,虽然周洁知道这一天终久会来的。周洁冲出了教室,一个人跑到了空旷的操场上,那是个深秋的夜晚,天上还下着小雨,周洁不知道自己满脸是冷雨还是苦泪,就这样,孤独伤心的她,迎着秋风,在凄冷的雨中,踩着满地的落叶,一圈又一圈的走,真不知道何处是归程……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周洁已近不惑之年,在茫茫人世中,为了那份责任,她也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十多年来她和丈夫虽然不能心心相印,但却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周洁一家人的日子如小桥流水,无风也无浪,生活得平淡而恬静。她很满足,岁月的风尘吹去了好些陈年旧事,尘世生活的琐碎淹没了许多浪漫情怀,每当遇到难以入眠的深夜,周洁总是临窗而望,沉静在那昨日的回忆中…… 曾 凡 刚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