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884
鹊桥
成长的寓言: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 10 个苹果,9 个被拿走,自己得到 1 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 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 5 个苹果,4 个被拿走,自己得到 1 个。"哈哈, 去年我得到了 10%,今年得到 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 100 个果子,被拿走 90 个, 自己得到 10 个。 很可能, 它被拿走 99 个, 自己得到 1 个。 但没关系, 它还可以继续成长, 第三年结 1000 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 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 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 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 你几个闷棍, 或许, 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 或许, 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 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 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 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 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 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 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 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 遇到了不懂管理、 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 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二)动机的寓言: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 25 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 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 15 美 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 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 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 5 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 5 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 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这是我在 2005 年 6 月 18 日的《你职业枯竭了吗?》一文中提到的寓言。这个寓言是苹 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 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 老人的算计很简单, 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 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 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 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 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 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 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 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 父母太喜欢使用 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 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 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 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 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三)规划的寓言: 把一张纸折叠 51 次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 51 次。那么, 它有多高?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 差太多了, 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 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心理点评 这是我在 2005 年 12 月 24 日的文章《职业规划:帮你设计人生》中提到的一个寓言。 到现在, 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 只有两个人说, 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 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 折叠 51 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 51 张白纸叠在一起呢? 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 51 张白纸简 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 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当然, 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 有些人, 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 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 十数年努力, 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 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 度。也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 ***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 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的,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的这个 方向将以前的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折 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 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 但是, 在我看来, 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 "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四)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 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 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 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 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 负性事件。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 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 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 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 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 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 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 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李凌说,99%的吸毒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吸毒,是为 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 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 痛苦的事实是一个魔鬼, 为了躲避这个魔鬼, 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还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为了忘 记这个痛苦,他们学会了同样的方法。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外,我们人类还发明了无数种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 弗洛伊德将这些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太痛苦的时候,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 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它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譬如强迫症、社交 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 到的收获, 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 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 更重要。"切记: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 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 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 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见本报 1 月 7 日的《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 )有 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 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 过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一样也可以做到。(五)行动的寓言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 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心理点评 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 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 但是, 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 更健康。其实,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 己,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的问题依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 我的一个喜欢心理学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学人士认为不敏感,不适合学心理学。但事 实证明,这种揣测并不正确。他是不够敏感,但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知道一个好知识, 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他不 必"懂"太多,就可以帮助自己,并帮助很多人。 如果说,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 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另一种含义: 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疗的魔力。 最重要的力量 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 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们习惯去外面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找力量,结果忘记了力量就 在自己身上。切记: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 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 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 更重要的是, 你把你以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这句话,我一直认为是最重要的: 你必须自己开始。 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 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 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一砚梨花雨
读书,接触陌生人并和他们主动攀谈似乎成了我目前业余生活的主旋律。记得很早之前我只敢宅在家里隔着电脑网线和陌生人聊天到现在我习惯了面对面的交谈。我知道自己在努力尝试改变哪怕这些改变对大部分人来说根本不足为道或者嗤之以鼻。 大家都知道和之间的差距是微乎其微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的365次方是多少吗?答案是的365次方是多少吗?答案是这说明什么,每天哪怕努力一点点,最终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每天偷懒懈怠一点点,看似占了便宜,其实是把自己慢慢变废掉,最终失去很多机会。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微乎其微的差距,若将时间拉长,以人生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差距会变得非常巨大,足以影响你的一生。 说到这组公式,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公司的前台,走的那位和现在的这位。虽然同样是做前台,工作内容简单而且琐碎,但是两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和日常时间的利用完全不一样。走的那位小妹妹,浓妆艳抹像是夜店过来的,遇到工作总是很推则推,而其实省下来的时间就是拿着手机刷视频聊天,遇到同事来宾也是僵尸脸,对工作没热情,像是被逼来上班的感觉。而现在的这位妹子,化个淡妆,总是微笑待人,工作自然热情主动甚至会帮其他部门同事打打下手,而更让我觉得颇为欣赏的是她会没事拿出小本子背英语单词,有次和她闲聊,知道原来她在准备考证。原来她有自己的规划。 虽然她的起点真不高,毕业出来做前台,无非是学历和专业知识欠缺,没有一技之长。但是好在她有这个心眼,现在开始慢慢积累,朝着既定的目标 持续下去 ,在未来的时间里,我相信她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机会会越来越多。 读书能让我静下心反思和总结并且面对各行各业的人有更多的谈资,而去不同的地方和不同行业的人接触则打开了我的眼界,拓宽了自己的思维边界,对复杂的商业世界也有自己的独特判断力。 其实围绕我们的学习生活,婚姻家庭,工作创业的任何挑战和困难,当你有了自己一套完整思维模型和足够的阅历之后,你就可以从容面对。古代的孔子亦或是现代的马云,他们的思维模式加上足够多的经历,让他们所说的每句话都非常有道理,是不是? 四川出差,借着周末,我去了趟美如画的峨眉山,而最让我难忘的是亲临现场看了导演 王潮歌 创作并执导的“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 下面视频是我现场手机拍摄剪辑,大家凑合着看吧。 故事讲述一位被现实压迫无力喘息以致轻生的小姑娘,在峨眉金顶寻求了结的路上被一位阿姨救下。这位阿姨给小姑娘讲述她的一生,从外地嫁入四川,命运多舛,但是因为她良好的心态,将这一场看似毫无掌控能力,颠沛流离的人生变成了精彩的人生经历讲述,并总结出“活自己只能活一个角落,活别人才能活出整个世界!”。在看现实社会,每个人真的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吗?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忍。有的人生下来含着金钥匙,有的人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别人的起点。自暴自弃没人会同情你,你只有积极的面对未来,迎难而上。当你意识到你的拼搏,你的努力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当你不再是只想着自己的时候,你是不是每一步都走的更踏实了。如果去现场感受,会让你更加震撼!其实我们活在世上,烦恼不顺心的事情谁没遇到过,子伤害,被男(女)朋友伤害,工作受委屈,失业,家人大病,亲人酗酒赌博等等,太多的不顺让很多不够坚强的人选择极端的做法。 我亲眼看到过我妈妈同事女儿贪慕虚荣,借高利贷,欠了一屁股债,父母泪流满面卖房卖车,老公和她离婚,一夜倾家荡产,老妈差点想和女儿一死了之,现在想通了,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奋斗了一辈子的早已年过六旬的老人却要在本该享福的年纪住出租屋从头来过。 善待自己和关心珍惜你生命里出现的人,无论生活艰难或是人生痛苦,人都不能轻言放弃。因为什么都可以重头再来,但是生命只有一次!旅行或出差我们每个人都会和酒店民宿作伴。了解城市了解当地最快的方法是去和陌生人聊天。而第一位在异地和你相遇,和你热情打招呼的要数民宿的管家或是酒店的前台。这次出差回来,我的微信里又多了两位朋友,第一位就是我入住的五星级酒店上班的首席礼宾司-万事通小黎。 先说这位礼宾司小黎,我在酒店前台打听四川哪里有正宗羊肉火锅时,正巧碰见一位迷人微笑的男人走过来。我印象最深的是此人一直面带微笑,迷人发自内心的笑。我感受到我们之间的距离被拉进,对我好的人,我会加倍奉还。他主动开车要带我去,我欣然接受。他和我介绍他的工作就是给客人介绍吃喝玩乐,一半时间在酒店,一半时间在外面。去各个地方踩点。在他的推荐下我终于尝到了久违的羊肉火锅。我们聊得非常投机,互加了微信,就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有了一位当地的万事通,从此去哪玩去哪吃我再也不需要百度了,而每次出差下榻那家酒店多了一个熟悉的面庞,酒店不在陌生,城市也是。 当陌生人主动和我们套近乎,我们会时刻提防,生怕遇到或者又是推销XXX,这种戒备心理让我们错失很多机会。当然你也错过了一次尝试锻炼自己口才和沟通技巧的机会。很多人花大钱去报名参加口才班演讲班提升自己沟通技巧。殊不知,工作生活中,只要我们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免费进行。很早之前,我也是死板的认为只有做销售才需要具备这些技能,直到我遇见一位做演讲的心理咨询师(关于他的采访故事有时间我在写把), 他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未来AI时代,与人沟通和公众演讲这类软技能会越来越重要!我信!因为他的人生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回想自己很早之前,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被人说几句脸红还不知道怎么回应,内心明明有很多想法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这样的性格在社会上非常吃亏,社交场合,工作场合时常是被人遗忘的对象,让自己错过很多机会。现在想想还是因为之前贪玩,书读的太少,经历太少。想让自己阅历丰富,扩大眼界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动去认识不同的人,听他们讲自己的人生故事,知道的越多,对你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越有帮助,也许这就是我想做人物采访的初衷把。 我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了解社会百态了解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在中国,情趣店还是比较隐晦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周围有谁聊这个话题就会被人鄙视,觉得思想不健康! 这次出差正好路过一家装修还不错的成人用品连锁店,我在想反正闲着也没事,不如进去了解了解。要知道早些年我是绝对不会踏入半步,现在发现自己年纪越大,经历的事情越多,一切都看得很开。没想到老板娘是个女的而且已婚。要在以前我肯定脸通通红,话都不会说。就像老板娘跟我说的,很多客户不怎么说话,拿了东西付了钱就马上走了。其实最吸引我的是店铺里巨大的硅胶娃娃,做工非常逼真。老板娘看我目不转睛盯着她看,就凑了过来向我详细介绍:全硅胶材质,大小长相可以根据你喜好定做,里面带骨骼,有体温,还可以语音互动。真人一比一的都要上万。帅哥,你可以摸一下感受一下的。 哇!好柔软,如果带体温,那简直和真人没啥两样了。单身男的福利啊! 我问了她一个进店就像问的问题,很多人做成人用品店都是做无人售货机。你为什么选择开门店自己亲自售卖呢? 她告诉我,无人售货机一般都是普通大众通俗易懂的产品,买了就会用。而她店里都是一些高端进口的产品,很多客户都不会使用,会向她咨询。而且不同产品的区别你只有去现场看了问了才知道。 我随后挨个挨个的把她店里的产品都询问了一遍,真是大开眼界,现代人在性方面的需求竟然有如此高的品质。她热情的给我介绍,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产品背后的设计师真是用心良苦。 她也和我透露,来店里的客户反而是女性客户多余男性。而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要数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头也过来买道具: 你们别想歪了。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人年级大了,弟弟就会萎缩,原来老头子是为了通过道具降低萎缩的速度! 后来老板娘还和我分享了她的开店故事,如果从0到1的过程。投资几十万,从新手变成行业老兵的过程。 她觉得我很特殊,一点也不忌讳聊性和两性问题,特别是在异性面前。而我也很佩服她对性的专业和淡定。你能想象我和她在店里聊了1个多小时的两性方面的话题而且是男女特别隐私的生理问题(这里就不做展开,好奇的宝宝可以私信我)。 就是这番对话,让我觉得自己一夜之间就把所有两性方面的谜团都解开了,这岂能是上几堂课看几本书能学到的。所以说最快的了解未知行业知识的方式就是找该行业工作多年的人聊天,通过不断的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让自己快速入门!和其他只会一味推销的店主相比,我从她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对事业的热情和专注,不断打磨的专业知识和对客户服务的真诚,从刚开始开店面对老公和亲人的误解,面对客户的哑口无言。到现在坚持运营了五年,积累了一批忠实的客户,看她的朋友圈也是生意蒸蒸日上。我毫不犹豫的在微信里给她又加了一个“两性专家”的标签。 其实每个人的工作和事业,总会有一部分人不理解不认可,我们不应该去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应该把时间投入在自己的成长上。很多人缺乏新兴事物的拥抱,从看不见,看不起,到后来的看不懂,再到后来的追不上。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应该与时俱进,拥抱变化, 最近听樊登的《可复制的领导力》一书,樊登提到人际沟通分为四个象限,隐私象限,盲点象限,潜能象限和公开象限四大区域。其中一句话耐人寻味: 最尊敬的人是父母,因为你和父母的公开象限最大。能够成为朋友获得信任,也是因为你们间的公开象限较大。最不信任的人是陌生人,公开象限最小。所以要拉进和陌生人的距离,就要扩大我们之间的公开象限。这两位新认识的朋友有个明显的共同特点:对人热情,乐于助人,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事实就是这样,当你分享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故事的时候,其实就是扩大了两人之间的公开象限,增加了信任感,无意识间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认识我的人或者熟悉我的人都觉得我这个人有趣健谈。其实只要你能保持一颗童心,一颗好奇心,热爱读书和旅行,和有趣的人做朋友,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人的生命短暂,每个人能做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但是你可以通过和外面世界的人攀谈了解人家的生活和工作,他们的经历会让你更珍惜自己眼前的生活和工作。 有人很早就随父母移居海外,有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了CEO;也有人到60岁才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知乎上很多人羡慕互联网公司的高薪却又不肯付出996或007的干劲~ 比尔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笔大生意。 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是他当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而且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人一辈子坚守着一份传统的职业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会变得无趣。就像马云如果当年不离开教师岗位,现在也会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大学老师。然后如果我们还想探寻自己更多的潜能,不妨尝试做一些不曾做过的事情,因为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而那些对工作生活怀有激情对未知世界怀有好奇心的人,比普通人能看到更多的机会;而那些有准备且坚持付出的人,未来的道路也会越走越广。 我对自己未来的要求就是拥抱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中学习成长。
情似游丝
打分:****这是一位女性妈妈转型心理咨询师+作家后,对于生活的感受与洞见,其中有她自己的故事,也有她的咨询客户的故事。 作者通过“个人成长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生感悟”等四个话题,以娓娓道来的方式,涵括了中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偏理性的述说中,带着一些感性的洞察。 书中提到的各种问题,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有的是自己,有的是亲朋同事,有的是家人......。 与其他同类型书籍一样,针对这些问题,书中提到了很多心理学的普世道理方法。这些道理方法,借由作者笔下不同的故事情节予以展开,呈现出人世间形色各异的行为情形。 无论我们每个人遭遇的问题有何不同,本质上,这都是这个世界对于我们“行为方式”的回响。 而“做足自己的功课”永远是解题的必由之路。只有自我成长,才能让自己看见更多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契机。 这种“认识你真好”的感觉,其实就是“认识更好自己”的感觉,也希望每个人在自我成长中,都生发起一种“见好”的能力,那是一个人能够看到生活中那些好的、善意的、正面的人与事的能力。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