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1487
顷刻间的永远刹那间的永恒
早在2004年,浮克、李延亮、阎肃、黄小茂等一大批权威音乐人就曾高度评价:清源的音乐引爆了华语乐坛“80后音乐新现象”。但“歌手清源”—— 这只是清源十二分之一的梦想在他的个人履历上聚集着众多的职业称谓:歌手、足球运动员、文化策划人,餐厅小老板,政协委员,影视制片人,国家公务员,国企工人,领导秘书,大学教师、企业宣传顾问、心理咨询师、音乐制作人。如果说大学教师成为音乐人已经让人觉得淡然,那么同时身兼国家公务员、大学教师的职业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可谓史无前例,清源是唯一一个;其实“歌手清源”—— 这就是清源最大的梦想清源坚持用音乐呐喊,用音乐表达所思所想。早在中学的时候,无所畏惧的他已经带着自己的乐队在全校大会的舞台上唱《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面对全校教师,控诉应试教育对年轻一代的禁锢;大学时期,他又与老师对簿公堂,反抗着学而无用的高校教育;正是这一次又一次内心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拷问,催生了《非80后》的另一首主打歌曲《金庸》。毕业之后,走向社会的清源又为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放弃了国企的高薪职位投身音乐。他的身上,无处不闪耀着80后一代追逐梦想、永不言弃的精神元素。“我和无数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来到北京这个文化圣地追求梦想,好像北京的沙尘暴,我只是其中小小的一粒沙子。谁说80后是娇生惯养的小太阳?为了自己的梦想,我甘愿当一粒沙子!”清源如是说。“80后”并不是所谓“社会精英”们口诛笔伐的自私、冷漠、虚荣、浮躁甚至“垮掉的”一代。其实,听完所有的歌曲,读懂了唱片想传达的声音,再看看自己生活的世界之后,我们已经能够强烈感觉到,“80后”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宣告他们的成熟回归。“我眼中的“80后”,并非你们眼中的“80后”,索性就把我的专辑定名为《非80后》吧!”清源总结。 姓名:张清源(张鹏)籍贯:云南民族:彝生日:4月28日身高:180cm体重:70kg血型:不知星座:金牛职业:音乐制作人,歌手,文化策划人,大学教师,国家公务员等优点:满怀激情,低调,倔强,执着性格:乐观,内敛,善待朋友,朴实,真诚,叛逆,艺术特长:词曲创作、演唱、编曲,吉他,贝司,喜爱的运动:足球、喜爱的书:金庸的武侠小说喜爱的电影:《大话西游》喜爱的人:齐达内喜爱的食物:辣的,云南菜,湘菜偶象:切.格瓦拉、本.拉登,最喜爱的乐队:COLDPLAY口头禅:真的吗座右铭:低格调做人,高标准干事签约公司:EQ唱片音乐:04年原创歌曲《歌在北京》获北京大学生原创歌曲大赛最佳原创金曲奖04年原创歌曲《天空海阔》获上海《亚洲音乐节》十大原创金曲奖05年原创歌曲《八十年代生》获CCTV3《中国音乐电视》年度10大年度新人提名奖05年担任北京市大学生原创音乐大赛形象大使07年参与制作马天宇、宇桐非、山野、李易峰、小曾等多名歌手专辑。07年领衔众多制作人制作完成个人专辑《非80后》。08年应邀为奥组委官方体育纪录片《加油中国》创作同名主题曲,由胡海泉领衔EQ群星演绎。 云南省楚雄州对外宣传形象代言人国际关系学院形象大使云南省楚雄州政协委员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优秀青年云南省新锐策划人奖国家“五个一工程“文化新人奖国际关系学院特邀客座教授云南省楚雄州驻京文化宣传专员云南省楚雄州首席文化策划人“80后”歌手清源首张个性唱片《非80后》全球在线首发2008年你能听到的最后一张个性唱片最后一首好歌胡海泉刘欢阎肃秦天李延亮浮克多位资深音乐人诚意推荐用“非80后”的方式为“80后”的成熟回归引吭高歌华语乐坛08岁末强势压轴之作--清源《非80后》2008年2月31日,最后一张个性唱片《非80后》悄然上线,EQ唱片岁末主打个性全能音乐人,优质偶像实力创作型歌手——清源是这张唱片的作者 。他说:“我的唱片就是一本书,希望它能和书一样传达一些东西。”2004年伊始,还是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的清源(张鹏)已经开始受到音乐界的关注,还在青涩之年的他已经凭借单曲《天空海阔》收获亚洲音乐节“最佳原创歌曲奖”。然而,就在备受关注,甚至未满20岁就签约华纳唱片的时候,清源选择了沉默,继续潜心创作。4年之后,清源在新东家EQ唱片的强力支持下,高调复出、震撼乐坛。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清源单曲小样《八十年代生》被知名音乐制作人李延亮和羽泉之“泉”--胡海泉听到,在惊叹于他全方位音乐素质和人文气质的同时,身为羽泉组合成员和EQ唱片董事长的胡海泉第一时间将清源邀至麾下。从此清源与EQ唱片“结为连理”。在三年的时间里,海泉把最多的心血倾注在了这位年轻人身上。三年过去了,昔日的青涩校园歌手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新锐歌手,自由创作人已经蜕变为成熟的音乐制作人。对于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海泉可谓事必躬亲。即使是一个专辑的封面,海泉也曾三度否定制作团队的设计,。同时,清源的老板--秦天和著名音乐制作人宇桐非更是还原了清源的形象,为他量身打造了专辑的主打歌之一---《好男人还有很多》。在0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清源同一个大学毕业的校友--乐坛泰斗刘欢造访EQ唱片公司,两个“同门师兄弟”畅谈音乐,交流“60后”与“80后”的见解。这一次偶遇,也让刘欢对于这位“小师弟”赞赏不已,寄予厚望。清源的《非80后》与刘欢的《六十年代生》遥相呼应,不约而同的表达出对各自所处时代音乐和人生的感悟。早在2004年,浮克、李延亮、阎肃、黄小茂等一大批权威音乐人就曾高度评价:清源的音乐引爆了华语乐坛“80后音乐新现象”。但“歌手清源”—— 这是清源十二分之一的梦想在他的个人履历上聚集着众多的职业称谓:歌手、足球运动员、文化策划人,餐厅小老板,政协委员,影视制片人,国家公务员,国企工人,领导秘书,大学教师、企业宣传顾问、心理咨询师、音乐制作人。如果说大学教师成为音乐人已经让人觉得淡然,那么同时身兼国家公务员、大学教师的职业歌手和音乐制作人可谓史无前例,清源是唯一一个;其实“歌手清源”—— 这是清源最大的梦想清源坚持用音乐呐喊,用音乐表达所思所想。早在中学的时候,无所畏惧的他已经带着自己的乐队在全校大会的舞台上唱《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面对全校教师,控诉应试教育对年轻一代的禁锢;大学时期,他又与老师对簿公堂,反抗着学而无用的高校教育;正是这一次又一次内心对传统教育制度的拷问,催生了《非80后》的另一首主打歌曲《金庸》。毕业之后,走向社会的清源又为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放弃了国企的高薪职位投身音乐。他的身上,无处不闪耀着80后一代追逐梦想、永不言弃的精神元素。“我和无数像我一样的年轻人来到北京这个文化圣地追求梦想,好像北京的沙尘暴,我只是其中小小的一粒沙子。谁说80后是娇生惯养的小太阳?为了自己的梦想,我甘愿当一粒沙子!”清源如是说。“80后”并不是所谓“社会精英”们口诛笔伐的自私、冷漠、虚荣、浮躁甚至“垮掉的”一代。其实,听完所有的歌曲,读懂了唱片想传达的声音,再看看自己生活的世界之后,我们已经能够强烈感觉到,“80后”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宣告他们的成熟回归。“我眼中的“80后”,并非你们眼中的“80后”,索性就把我的专辑定名为《非80后》吧!”清源总结。
遇时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中职生一般处于 15 到 18 岁间, 正处在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青春期阶段。 因文化基础较差进入中职院校学习,普遍存在厌学、自卑、孤僻等心理。 所以,中职院校的教师和社会、家长应该重视中职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管理,以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
一、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中职生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问题,由于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而产生学习无成就感的心理,情绪消极、自卑。主要表现在:1.缺乏学习动机,一些中职生对学习认知的动力不足, 目标不明确,且不重视文化基础和思想道德课的学习。 2.学习情趣不浓, 不管是专业课还是基础理论课,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抽象等,使得中职生学习兴趣缺乏。
(二)人际问题
人际关系是中职生主要的问题, 许多学生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而引起不良的情绪,主要表现在:1.亲子关系存在一定的隔阂。 2.师生间的信任感缺乏, 朋友关系不能良好处理;3.异性间的交往存在一定的误区。 4.网络关系不能正确对待。
(三)情感问题
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 良好的情感和情绪是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而当前中职生青春期的情感问题主要有:1.情感心理趋于稳定,但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不良影响。 2.感情较为冷淡,缺乏应用的朝气和热情。 3.情感压抑,但不懂得如何正确宣泄。 4.异性间亲密度增强,容易产生早恋。 同时,对两性不能正确看待,而产生性心理问题。
(四)个性问题
积极向上的个性是中职学生心理正常发展的关键, 但是中职生因自身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性格心理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缺乏兴趣特长和爱好,使得他们上进心不强。二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
二、中职生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教育管理对策
(一)加强心理教育,普及心理知识
应设立心理咨询和教育中心, 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跟踪监测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并开设心理课程,要重视心理教育。 首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中, 每学期安排心理教育的课程,并要强化心理课程教育的师资建设;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课程,不同年级的侧重点不同,一年级进行适应心理教学,包括中职校园生活、学习;二年级则开展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情绪调控等;三年级则以就业指导和社会能力培养为主, 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就业心理,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二)组织心理课堂,加强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中职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 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等要适时的开展心理课堂,实现团体性的心理辅导,比如,青春期心理知识讲座,让学生能够正确的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建立良好的方式平稳度过青春期; 组织开展关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异性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讲座、网络健康教育讲座、职业生涯规范讲座等,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人际关系,促进他们的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开展团体活动,强化心理训练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及技能培养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种心理训练的团体活动。根据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从“适应能力训练--人际关系、学习动力及情感引导--就业指导”这一过程来进行。每个阶段进行相应的心理训练活动,比如,心理知识专题讲座、成长小组及团体心理游戏等,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指导和训练;同时,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 让师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广播等形式进行心理教育的指导。
(四)结合家庭教育,提高教育效率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 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因此应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首先,父母应营造温馨、有爱、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子女能够感受家庭的关爱。其次,价值应以身作则, 调整自我态度, 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性格水平,因为家长的态度、性格和素质对子女有着极大的感染作用,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心理。
最后,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端正教育态度,不能采取粗暴、打骂等形式来教育,应建立一个民主、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结论
中职学生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重视。 中职院校、教师、社会及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中职生建立健康、向上、乐观的青春期心理。
参考文献:
[1]周海泉,海柳娟。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J].职业。2014,23,(11):46-47.
[2]刘丽。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10):13-15.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