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4897
指尖残留的是记忆
我觉得听到学生说老师虐待了他,首先要冷静,不能听孩子的一面之词,要和老师沟通,或者通过别的同学打听一下事情的原委,不是说孩子会撒谎,孩子他还小,他判断是非的能力是比较差的,大部分的老师是爱学生的,很希望孩子能好,也许有时候会有小小的惩罚,但是我觉得应该谈不上虐待,你该了解情况,如果真有虐待,当然不能放过老师
我是你身体里的一朵女人花
孩子调皮不听话,打骂是很多家长认为最有效的法子。
表面上看,见效快,实际上,孩子心理上的伤害极大可能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那些从小被打骂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有一位家长在底下说出了自己的苦恼:
孩子现在六岁半,调皮的很,现在上小学一年级,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被老师罚站,还不以为然。
我和他爷爷奶奶都管不住,根本说不听,说烦了就撒泼打滚。
他爸爸是个暴躁脾气,从小孩子不对就打,现在也就他爸爸一个人能管得住。
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从小被打,让孩子有了一个“谁强大谁说了算”的观念,所以,他怕爸爸,却不怕妈妈。
无奈吧,再大一点,估计连他爸都制服不了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敏燕老师,在儿童偏差行为的家庭治疗案例分享中,表示,从小经常被打骂的孩子,会形成两种极端人格:
第一种是,性格倔犟的孩子在潜意识里认同施暴者。
即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
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导致对别人施暴,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二种是,性格怯懦的孩子在潜意识里认同受害者。
即产生严重的畏惧心理,表现出软弱的顺从意识,进而形成懦弱自卑、胆小怕事的性格。
不管是哪种后果,打骂这种极度的惩罚方式,长期使用将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著名心理学教授钱铭怡,在《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报告》中,也指出:
经常遭受打骂的孩子的性格:顽固,冷酷,残忍,独立或怯懦的,缺乏自信心、自尊心,盲从,不诚实等等。
我们气急打骂孩子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如果会造成孩子性格缺陷,你还会这样做吗?
孩子调皮犯错了,确实需要管教。
除了打骂,还有哪些方式可以用来惩罚犯了错的孩子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适当的惩罚,不可或缺!
这五个科学惩罚孩子的方法,希望对父母有所帮助。
一、及时规劝
规劝也是有方法的。
说白了,就是好好说话,说动孩子。
就拿孩子喜欢看电视来说吧。
你不想让孩子看电视了,想让他去做作业或是休息,你是不是开口第一句话就是:
“不要看了……”。
可孩子不听,仍旧磨蹭在电视前,直到你发脾气。
那是因为,孩子对“不要”这两个字是很排斥的。对其他类似的负面说教也很反感。
我们跟孩子交流时,总是喜欢使用负面语言,比如说“你不要干这,你不要干那。”
虽然我们的目的是好的,是为了帮孩子改掉坏毛病,但是我们的话语传达给孩子的,却是否定和不信任。
就如同跟孩子说:“你不行,你不对,你做不好!”
这样一来,孩子的逆反心理,只会让他越来越不愿意配合。
所以,我们要多用正面语句,告诉孩子“可以”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
必须说“不要”时,给孩子一个简要的解释,孩子觉得你在跟他沟通,也就不会那么排斥了。
二、设立处罚区域
有的孩子,不管你怎么说就是油盐不进。
规劝对这类孩子来说,就没什么效力了,需要采取惩罚手段。
设立“站点”,罚站或是罚坐,在家里规划一个处罚区,以靠墙壁、不正对大门为主,以免伤及孩子的自尊。
罚坐的椅子必须专门专用,不做其他,否则达不到效果。
同时,注意惩罚时间,不宜过长。
2分钟,3分钟,把握在5分钟内为好,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
可以,再准备一个计时器(闹钟),记录时间,有仪式感一点,引起孩子重视。
如果,能事先跟孩子达成约定时间,自然最好。
孩子接受处罚时间确定后,就必须让孩子待在处罚区域内,不可离开,也不能因为心软妥协,否则孩子会蔑视规则。
如果孩子中途离开,计时重新开始,直到孩子乖乖待在处罚区域。
在处罚时间内,家长要待在彼此能看到的地方,不管孩子撒泼打滚还是其他哭闹行为,只要保证安全就好,别理他,也不要露出情绪。
等时间一到,再去安抚孩子,并询问孩子处罚原因,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样下次他就不会轻易犯同样的错误。
三、禁止某些权利、要求
很多家长哄孩子时,习惯承诺孩子,“只要他怎么怎么做,就给他一个什么奖励。”
比如:你乖乖把饭吃了,多吃点青菜,等会给你买零食。
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难满足,后面哄起来也更吃力。
所以不建议用这种哄乖的方式。
我们得反其道行之。
如果,孩子本该做的事没做,可以跟孩子说,因为他没做到,所以会有相应的惩罚。
比如说:吃饭时间点磨蹭;看电视时间到了还在看;不愿意刷牙等等……
那么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禁止孩子某些权利或要求。
像原本约定吃完饭后去公园放风筝,可是孩子吃饭时突然闹脾气,不肯吃饭,想直接出去玩;家长可以跟孩子说,因为他不吃饭,所以取消他出门的权利,作为惩罚。
吃不吃饭随他,反正饿一顿也没事。
即便孩子吃了,这次的外出也取消,并告知孩子遭受这种惩罚的原因,让孩子反思自己的做法。
当孩子日后表现好时,则恢复其相应的权利,并且可适当奖励。
这种惩罚,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会带走他的某些权利,下次,他就不会肆意妄为了。
四、没收孩子心爱的东西
不打不骂,直接没收孩子心爱的东西,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惩罚了。
而且,用于相应情景效果会很不错。
比如,孩子发脾气,乱摔乱扔。
你骂他,他可能会害怕,你打他,他可能会听一次,但不能保证以后不再犯。
你跟他讲道理吧,他可能完全听不进去,还沉浸在自己悲伤的世界里。
你直接把他心爱的玩具收走,他就明白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让他失去心爱之物。
下次再犯时,可以提醒孩子将乱丢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闹,否则将有所处罚;不听,则收走。
哭闹随他,只需要静静地关注他就好;等他情绪平静下来了,再跟孩子沟通。
问问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告诉孩子自己为什么要惩罚他。
次数多了,孩子慢慢就学乖了。
如果下次出现相似的情况,孩子并没有出现吵闹哭喊等情况,可以及时做出一些奖励。
比如一个爱的抱抱,一句鼓励。
管孩子,真的是脑力活,也是技术活。
以上几种惩罚方式,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我们管教孩子,不仅仅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从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纠错空间,不为追求管教的速度打骂了事,孩子以后管起来才好管。
不然,就有可能遇到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的苦恼了――孩子除了服从常打骂他的人,谁都不放在眼里,而且等孩子长大了,说不定谁都管不了他了。
# 今日话题 #
孩子不听话,你通常会怎么惩罚他呢?
快来说说你的想法吧~
Majesty児
这位朋友,你好!不知道你的孩子今年多大了?现在读几年级?孩子在学校被老师骂或者被老师打了,这种事情是有的,但是孩子说老师虐待他,可能有点夸大。你可以到学校跟老师交流一下此事,弄清楚真正的情况是怎样的,然后再跟孩子进行沟通。我是心理咨询师,也是一个中学老师。我给你讲一个真实的事情。我是孩子读小学时,孩子的班上还有一个我同事的孩子。有一天两个孩子放学回到我工作单位,在食堂吃饭时,我同事的孩子说,今天老师让他跪着上课。我的同事听到就很生气。借着我同事给孩子打饭的机会,我问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说我同事的孩子昨天的家庭作业没有完成,老师让他把凳子搬到教室后面去补作业,孩子刚开始圪蹴着写,后来可能时间有点长,就跪着写了。这位朋友,如果这件事没有弄清楚,我的同事就去找孩子的老师理论,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问题。因此,心理咨询师建议你先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也许老师对孩子有点严厉,你跟孩子交流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你有什么困惑可以继续交流,我会尽力帮助你分析。祝你开心快乐!
硅胶美女
你家宝贝在学校遭遇了别人的校园暴力,回到家父母应该给予安慰、支持,加以安抚,而非你留言中所说的“打骂”。你的打骂对你家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受伤更深。现在快要暑假了,可以不着急把孩子送回学校。如果自己没有办法缓解孩子的伤痛,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跟孩子谈谈,避免受伤更重。
我叫温柔
前几天网友上传了一段视频。吉林一名伤残军人拿《军人残疾证》买半价大客车票被乘务员骂:“活不起你别活”。然后,视频内容被网友曝光,引起相关部门重视,目前乘务员被要求离岗培训并道歉。这个乘务员应该是语言文明平时就较差的员工。作为一名老教师,深有感触就是一个班里总有极个别的学生爱骂人,惹得同学们天天告状。一、为什么有的学生爱骂人?1、家庭教育影响是主要原因婴儿刚来到世上并不会说话,他的每一个词语的学会,首先来自家人的教导。我相信每个家长不会主动教孩子骂人,为什么有的孩子会骂人?家人有骂人的坏习惯,出口就是国骂,并且,自己不觉得是骂人。甚至家人之间平时聊天过程中都带有骂人的口头语。这样孩子在不会说话的时候,脑海里就储存了很多骂人的词汇,一旦会说话了,也就模仿大人的骂人口头语,自然而然学会骂人了。家人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用骂人的语言训斥批评。孩子被批评教育时,精力集中,家长的语言他们听进心里,如果家长用骂人的语言训斥,孩子就记心里了。然后,在学校和同学之间有矛盾时,就学习家长的语气用骂人的口气骂同学,用骂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家人之间有矛盾时,互相骂对方攻击,用骂人的方式交流沟通。有些家庭中,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等有矛盾产生纠纷的时候,会用破口大骂的方式解决问题,骂来骂去,孩子印象深刻,也学会了。在学校里和同学有纠纷,也会学着家长的样子,骂同学。家人和邻居之间发生矛盾时,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就和邻居大吵大闹,其中夹杂着骂人的声音。孩子一边受到惊吓,一边也学习了家长骂人的语言。我国的教育家哲学家,晋.傅玄在他的《太子少傅箴》云: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因此,学校里爱骂人的孩子一定是受到家庭的不良影响。2、孩子的玩伴也是一个原因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如果其中有的小孩骂人,其他小伙伴会跟着学。如果家长不及时纠正其骂人的语言,孩子就形成习惯了。这样到上学后,遇到同学之间的纠纷,他随口就骂人。二、如何制止学生骂人家长的正确做法:1、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注意言行举止。语言表达要文明,行为举止要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给孩子做个好榜样。2、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发生矛盾时候,无论怎样都不要面对孩子争吵不休,甚至语言谩骂。3、家长发现孩子的小玩伴有骂人的现象,要和孩子的家长沟通,制止其骂人的行为。如果人家的家长不以为然,就要让自己的孩子躲开这个小玩伴。《孟母三迁》的故事,家长一定明白其中的含义和意义,我们不三迁,最起码要学会躲避那些不道德不文明行为对孩子的坏影响。4、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行为时,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家长用粗暴的骂或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长大以后,他处理问题的方式一定会受家长的影响,不文明的骂人打人会时常发生。学校里老师对待骂人学生的正确做法:1、发现学生骂人,无论是上课还是课间时间,都要及时制止,让学生明白他的骂人是错误的、不文明的行为。2、对于经常骂人的同学,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抓住这个学生的一个典型骂人事件,彻底让他认错、知错、改正。比如,写检讨书在班会上读,让同学们共同监督。或者用鼓励的方式,比如,他能坚持一周没有在学校里骂人,就给贴一个小红旗之类的标志,督促学生逐渐改正骂人的坏习惯。3、班主任老师要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知晓孩子在学校的骂人情况。家校联合把孩子骂人的行为制止住。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