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7298
忘不掉甩不开
《日本妈妈的两个孩子养育课》 这本书,将带给妈妈们实际的帮助:用更正确有效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本书的作者“金盛浦子”,是日本的一位心理咨询师,也是将三个孩子养育成人的母亲。她曾对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方面、给出了有效的指导和良好的建议。 书中阐述了三方面重要的内容:1.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情和行为。2.孩子所有不满的情绪和叛逆行为都能用爱化解。3.妈妈学会爱自己能让孩子更快乐更有幸福感。 我们现在谈谈第一方面,也就是妈妈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情和行为。 孩子是最爱妈妈的。他们在咱们的肚子里——还是个胎儿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妈妈的喜怒哀乐了。当大宝面对你渐渐隆起的肚子,一定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也许她会歪着小脑袋研究半天。这个时候,你可以让她轻轻摸摸你的肚子,告诉孩子她将有一个非常喜欢她的小弟弟或者小妹妹。 这就为他她成为小姐姐或者小哥哥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肚子里的小宝也感受到家人的喜悦和接纳,他一定会健康成长。养大一个孩子已经非常的不容易,现在又来了一个孩子,你会感到手足无措,再加上孕期激素的变化,和日益笨重的身体,也许还需要料理整个家庭,又想到以后将面对供养两个孩子的经济负担,心里会感到更加的焦虑。但是,亲爱的妈妈们,请一定放平自己的心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你的心态你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会认为“妈妈是这样想的,这样做的,那么我,也就理应这样。” 当生下第二个孩子以后,会发现:大宝十分关注自己是否能够、从妈妈那得到跟从前一样的爱。 很多大宝可能变得比从前更容易发脾气,甚至大喊大叫,请先不要责骂,他们只是害怕得不到妈妈的爱。耐心对待大宝,虽然刚生下来的小宝看起来更加可爱,更需要你的照顾呵护,但事实上,大宝也是个孩子,他心里会失落会难过,他只是比小宝大几岁,不必因此承担做哥哥做姐姐的压力! 不妨这样对大宝说:你马上就要当小哥哥、小姐姐啦!像你这么懂事、这么好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棒的小哥哥、小姐姐的。没关系的,不用担心!我们也不必将老大托给别人照顾,因为大宝同样需要妈妈。两个孩子都在自己身边,这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我现在就一起照顾着我的两个孩子,怀二宝的时候也是让大宝和我一起睡,关键是平时注意不要让大宝碰到怀孕的肚子,产后不要让大宝单独接触婴儿,就没有问题啦。 请妈妈们耐心地去安抚大宝的情绪,像从前一样抱他,亲他,温柔的和他说话。 妈妈们也不必为了心理上觉得小宝更可爱而感到自责,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想一想,我们当初也是这样喜欢大宝的。不妨放下自己的思想负担,顺其自然地接受自己的心理变化。其实过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爱是一样深厚的,只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书中作者指出:母爱其实是无限的。父母的爱只会越来越多,不会因孩子数量的增加而变得枯竭!当你照看孩子而感到心力交瘁的时候,不妨静下来,深呼吸。想一想,其实是你把两个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他们的心完全依赖于你,他们是那么可爱,那么纯洁,那么天真,他们的心向着你,爱着你,渴望你的爱,而你心中的爱也是无限的,最美好的,最滋养他们的。事实上,当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情绪,最受益的还是妈妈们自己啊!第二个重要的内容:孩子所有的不满情绪和叛逆行为,都能用爱化解。 作者有一个建议非常好:每天妈妈抽出十或二十分钟的时间,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两个孩子呢,就是每人每天20分钟。你除了照顾,陪伴眼前的这个孩子呢,其它的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放下你的手机,离开你的电脑,眼睛离开电视机,你就看着陪着这个孩子,给她拥抱,给她爱,陪伴她做她想做的事情,他喜欢做的事情! 这个方法我已经开始应用了,我发现只要每天给每一个孩子至少抽出十分钟的时间来全身心的陪伴他们,孩子就会感到妈妈对他的爱,然后他的情绪很平稳,不会捣乱了,也会更听妈妈的话。这也会让妈妈轻松许多,事半功倍。孩子听话,不惹妈妈生气,不闹情绪,妈妈就会不那么累。何乐而不为呢?! 当大宝看着你给弟弟或者妹妹喂奶的时候,你有注意到他的眼神吗?这个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其实,你可以一边给小宝孩子喂奶,同时温柔的和大宝说话,不要让她有失落的感觉。你可以告诉他,妈妈的母乳也是你的,现在给妹妹吃,你现在想吃就来吃吧!这没有什么难为情的,你要让他知道,你对他的爱,跟从前毫无二致,他有了这个弟弟或者妹妹,对他与父母之间的爱是没有任何的阻碍的! 做妈妈的,要理解老大的情绪,理解他:本来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曾拥有父母全部的爱,但是家里面又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呢,她一定会感觉到,自己的爱会被分享。所以需要照顾到他这个心情。不能因为他是老大,就要让着老二——这是不对的!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宠儿,不是说年龄大的就应该让着小的,要让孩子有一个平等的意识,不要让老大受委屈,也不要让小的受欺负,互亲互爱。 而且,两个孩子之间,是不需要互相忍耐的,有什么情绪、心情、想法,让他们及时沟通,及时把不满和意见都说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还的有助于兄弟姐妹之间良好互动。做妈妈的平时也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你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心情,尤其是六岁之前的孩子,特别依赖妈妈。 有的时候妈妈会觉得,孩子怎么会这样调皮捣蛋,气人呢?他怎么这么不听话呀?他是故意跟我对着干吗?当然不是的,天下没有哪个孩子是故意跟父母对着干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他所做所思所想,都是根据父母的言行熏陶养成的。所以你要首先反思一下自己了,平时做过什么?你的哪些态度,哪些言行对他造成了这样的影响?还有就是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是不是他心里有一些不满,情感上没有得到满足——感觉不到妈妈的爱,这样就以另一种形式表达出来了。 书中有个例子是说一个家庭的第二个孩子刚出生不久,大宝会有返回婴儿期的举动,她会渴望和小弟弟小妹妹一样,被妈妈抱在怀里,然后像婴儿一样被妈妈完全的照顾着,其实这都是正常的,这种时期不会持续太久,只要你能够顺其自然的去对待,你可以还像从前一样照顾她一下,让他感觉到妈妈全身心的爱,孩子很快就会恢复常态,继续健康的成长。可能你会问我们一直在谈如何照顾家里第一个孩子的情绪,那小宝呢?妈妈们一定是要留心观察每个孩子的心情变化,大宝是很容易被指责说,你大就应该让着小的这样,所以更需要你去照顾她的情绪,然后消除老大的不满。 我们通常不需要太多担心小宝受委屈,因为我们都知道第二个孩子,通常都很容易,很懂得讨得父母的欢心,他们可能会更容易获得父母的疼爱。平常我们也会发现,所有的家里有多个子女的父母,他们都会承认说不知不觉的就会对老二更偏坦,更疼爱一些,可能因为太小,或者是什么原因,这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老二的情绪也还是会有的,当我们家里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富裕的时候,有了第二个孩子,为了节约一些,那老大穿过的衣服和用过的玩具,就会自然而然的留给老二,这样在日常开销上会节省很多。如果说你一直都是让老二捡老大的衣服穿,延用老大的物品的话,等到老二渐渐长大了,他会觉得自己一直都是用旧的,自己没有新的东西,他会觉得父母是不是不爱自己?为什么我用的都是旧的,都是老大的东西?这方面一定要给他一个好的照顾,时常也给老二买一些新衣服,新玩具,让他知道,他得到的爱是一样的,父母对她的爱是一样多的,不要让他被有忽略,受委屈的感觉。 还有的孩子上幼儿园,他会有一个焦虑期,特别不愿意去上,他会哭闹得很厉害,这个时候呢,父母也不必强求孩子,不要说孩子不勇敢不听话之类的,其实这与勇敢听话也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这种焦虑的感觉,当有一些孩子,特别焦虑,特别不想去幼儿园,哭闹的很厉害的时候,我们就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可以先不让他去,理解他的心情,给他陪伴和安抚,让他感受到妈妈的爱。这是父母应该去理解的,因为每个孩子,他都有自己的一个心理历程,我们只能做到更理解,更尊重,而不是强行命令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是违背人性的。 正所谓“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没有优劣之分。那么做家长的,一定不要去比较!比较是最坑害孩子的!你不要说谁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样,也不要说,你看你的哥哥,或者是看你的妹妹弟弟怎么怎么样。可能老大在这方面他比较擅长,那老二在另一方面就更有优势!你若是比较来比较去,到最后害的是两个孩子,苦的也是你自己。你总让孩子感到压力很大,然后他们天然的个性就会被压抑。 常被比较长大的孩子,他的竞争心非常强烈,同时得失心会更重,总容易有个负担感,不会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和朋友,同事,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也会“输不起”。 要像书中那样告诉孩子:你的未来是属于你的。你的人生和爸爸、妈妈的人生是不同的。所以啊,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爸爸、妈妈都会尽量滴帮助呢的。这样的做法,无非是希望你能够走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道路,这才是爸爸、妈妈对你最大的期望啊! 两个孩子吵架时要听性格较内向的那个先解释,当两个都表达过情绪后,再让他们同时握手言和。孩子渐渐长大,妈妈会发现,其实兄弟姐妹之间会自然而然的互相关照,彼此交流,妈妈会从一个知道另一个的情况。妈妈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关心的越多,孩子越幸福。这与娇惯是不同的,妈妈的爱和关心是孩子成长最需要的养料。 第三个重要的内容是妈妈学会爱自己会让孩子更快乐更有幸福感! 女人的一生有多么不容易啊,生儿育女操持家庭,相夫教子,忙忙碌碌,谁曾经不是花容月貌的少女呢?!当我们成为了母亲,全身心的付出我们伟大的爱,任时光流逝,岁月侵袭,妈妈们似乎太容易忽略自己的需求,千万不要相信“都当妈了,还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荒谬的陈词滥调!正因为都当妈了,才更应该好好的爱自己!很难相信,一个连自己都不懂的关爱的母亲会让自己的儿女有多大幸福感?! 换个新发型,去美容店做个皮肤护理,心仪已久的衣服想买就买吧!别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后!要有自己的空间,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喜欢做的事。别说你太忙了分身乏术,时间挤一挤总会有。哪怕只是用十分钟独自靠在沙发上听听喜欢的音乐,闭上眼睛放松一会儿,那都是对自己莫大的关心。 朋友说,她有一个亲戚,十几年都为孩子丈夫操劳,自己捡丈夫的衣服穿,从不舍得花钱打扮,从不与朋友约会交际,就连给自己买的保险、受益人都是写的丈夫的名字。可是有一天,她丈夫却跟他提出了离婚,他说他爱上了别的女人,认可跟别的女人一起抚养别人的孩子。同时她发现自己患了晚期癌症。即使她丈夫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良心发现,幡然醒悟,回到她身边照顾她,也不能挽回她即将逝去的生命。 当她万分留恋的望着两个孩子,渴求上苍给自己多一些时间的时候,她是有多么无助,多么后悔啊!为什么当初不让自己过的更好一些,多爱自己一些呢?!可是一切已经无济于事。女人啊,从现在开始,多爱自己一些吧!你的孩子们更喜欢穿着得体,漂漂亮亮的妈妈!做妈妈的心里有了满满的幸福感,一定会感染到孩子,使他们更自信,快乐。并且,妈妈的世界不只有孩子的,除了你自己,还是丈夫的妻子!永远不要忽视自己的另一半,要多维系好自己的夫妻关系。抽空和爱人出去散散步,聊聊天。“男女之间互相通过性的吸引,关系才能长久地维系下去。” 当我们年华老矣,孩子长大成人各有家庭时,能够陪伴你的除了年龄就只有你的伴侣了!亲爱的妈妈们,我太了解你的心力交瘁,因为我也在经历,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活的更好,既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又不委屈自己,这并不难,难在你在心理上不相信。学会适时的放下吧,多给你的丈夫一些机会去分担照顾孩子和家务,让你的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彼此陪伴,让你脑子里那些并没有发生的胡思乱想滚蛋消失!腾出一些空间给自己,爱自己。你的丈夫会更爱你,更理解你,你的孩子会有幸福感,更自信,你会过的更快乐。!如书中所言:在孩子将来能得到幸福以前,孩子的妈妈一定要在当下感到幸福。看看这本书吧,如果你是一个二胎妈妈,或者你还想再要一个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会颇有收获的。妈妈的情绪和心态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的一切反叛的行为都是源于爱。妈妈们要学会好好的爱自己,孩子和家庭,才能更有幸福感。
你说我能活多久
心理咨询师证报考条件:1、心理咨询员(国家三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1)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毕业证书,经心理咨询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培训毕(结)业证书者;(2)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五年并能出具可靠证明者。2、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1)取得心理咨询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五年以上,经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培训毕(结)业证书者;(2)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大专毕业或其他本科毕业,经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培训毕(结)业证书者;(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的中级职称,经心理咨询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获得培训毕(结)业证书者。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健康人群会面对许多家庭、择业、求学、社会适应等问题,他们会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发挥和寻求生活的良好质量。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中肯的发展咨询,给出相应的帮助、引导。心理咨询师直接从三级开始鉴定。共分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三个等级。2006年开始,采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新标准进行资格考试。取消了原来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的称呼。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属于全国统考范畴,是在每年的5月和11月中旬进行。在没有工作经验的前提下,只能考3级的。学习主要用书是民族出版社的《心理咨询师三级》分培训课程:基础知识实行网络远程教学,课程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验学、咨询心理学等; 操作技能实行面授教学,课程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测验技能、心理咨询技能。主要有两本。一本是技能,一本是基础知识。还有副本,是习题和历年考试汇编。考试费用是320左右。报名一般在4月和10月。
故人初识
现在的世界太疯狂了,耗子都有胆量给猫当伴娘了。这个社会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我们的周围,生活之间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平常的来自丈母娘的压力,都有可能会让一个人精神崩溃,心里面产生各种阴暗的场景。有的人可以调节自己,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有的人无法调节自己,久而久之,抑郁症就这么来了。所以说一线的心理咨询师,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很悲催的职业?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你要是说他不悲催?我感觉确实挺悲催的。没事儿的时候就听一些人乱七八糟的向你吐苦水儿。自己的老公出轨啦,自己太胖了,瘦不下来,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总是让领导穿小鞋……无数的负面的压力向你涌过来。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爱情公寓》这个节目里面有一段,吕子乔去找心理医生。当时本身吕子乔就是假装一个心理疾病的患者,但是当他找到心理咨询师的时候,甚至都快要把心理咨询师给逼疯了。
那么大家可想而知,当一个心理咨询师,如果长时间接受别人的苦水,接受别人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他自己的心里面有没有可能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呢?他的工作就是接受别人的吐槽,接受别人的负面能量。每天面对的人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劝他要走出这个困境当中,劝她要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无数的负面能量聚集到一处之后,心理咨询师也有可能抵压不住这样的压力,也要释放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他也要趁着自己休闲的功夫,外出旅游一下。甚至这些一线的心理咨询师,还会每天定下数量去接待这些客户。我认为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的话,他们还算是很悲催的。
不过反过来,我们再想一想。可以做成一线心理咨询师的人,那基本上都是有大能之人。佛家说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们就在劝别人放下。放下这个东西又谈何容易?
不过相比较于他们获得的工资而言,那真的是水涨船高。没事儿,劝一劝别人不要想太多,要看这个社会还是充满着爱,充满着阳光。待个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钱就到手了,我的天哪,这钱是真的太好赚了。如果要是按照这么来看的话,那心理咨询师还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行业。
成王败寇揽我之怀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悲催的职业,相反,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崇高,很有意义的一份工作。
认识这个行业,是因为我的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咨询师,她是我大学里的思修课老师,我至今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一个学心理的人为什么还要去做一个大学里思修老师,但是我对她的印象很深,因为她在课上也会给我们普及关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实我之前是不太认可心理学的,不过认识她之后我对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有了很高的崇敬和尊重。
思修老师上课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她工作的案例,我倒是对这些还挺感兴趣的,她说有一些人找她也是去抱着不太相信心理学的思想想去验证一下他们的观点,不过一般都会被心理学打败,从而变成心理咨询师的粉丝,这种情况也是特别常见的。
听老师说,虽然她平常接的案子都是比较繁琐的,有的是帮人解决家庭问题,有的是去开导别人,有的是帮人减轻心里的压力,有的是想去催眠一下自己,等等这样的顾客有很多,她说她平常接触的人都是那种算不上正常的人,每天都要和他们见面,然后用专业知识去佐证他们的观点,然后把他们往正路上带,我认为她的职业不亚于在医院救死扶伤的医生,因为他们治愈的是人的内心,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坏了那么他将比生病住院更可怕。所以我对她们一个职业有着很大的敬意。
有着咨询师还会可能去挽留一个个得抑郁症的人,有一些得抑郁症的人他们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从而走上了不归路,如果他们更早的去认识心理咨询师,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令人深思的惨案了。
所以我认为一个一线心理咨询师他的职业非但不悲催,反而很崇高,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一个职业。
活得潇洒一点
这个题目很像昨天考三级时候的题目。书面的回答:就是: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 然后还有细化的说明,上面的回答都写的很好了。如果真是发生在心理咨询里面,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还有几点,算是经验之谈吧1、与求助者见面之前的沟通。并不一定会发生在每个咨询过程中,但有些还是会发生,在面谈之前的简短沟通,会在电话中传递信息,发现匹配度。来访者会先在心里有一定的认可度2、第一次面谈的会见,咨询师装扮得体大方(此项也发生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只是在咨访关系中更加重要,因为求助者是带有期待的到来)3、良好的身体语言4、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式。咨询师相对来说,心理能量更大,接纳度更广,只有自我成长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引领更多的求助者,使其获得帮助,对于相对强势的求助者要用相对强势的咨询方式,对于无助自己成长的求助者,要关注接纳。掌握这些,基本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例外情况(比如说:求助者移情严重,还未进入咨询关系,开始讨厌咨询师),这是考虑咨询转介。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