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544
疤愈
深圳市目前的专科医院只有康宁医院,不过医院其实也是有分精神科和心理科的,一般精神科更多的会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心理科更多的会以心理咨询的方式为主,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病理性抑郁,建议还是选择心理咨询的疏导方式为主会比较好,过多的药物服用还是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以及精神状态造成影响的。另外必要的心理咨询是有必要的,通过心理疏导逐渐打开自己,走出抑郁的阴霾才是最终的方向。深圳还是有正规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以及资深心理咨询师可以选择的。精神科医生可以帮助来访者管理控制某种冲动性;而心理咨询师则在其中帮助来访者判断自己此刻是否需要使用自己的冲动性,理清这种冲动性的来源与合理性;这样的合作更加立体也更加有效。PS:深圳争渡心理咨询是一个可以提供给你的选择哦,争渡心理咨询拥有非常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队,团队咨询师拥有8年以上心理咨询从业经验,有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学习以及从业经历,长期接受个人督导与个人体验。最后,希望你可以走出抑郁的困扰。相信存在即合理,总会有人在默默地关注你,关心你,爱你哦~
惊醒hcy归零hcy
抑郁症的病因复杂且多样,与人的脾气性格、观念态度、行为习惯有关,更与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还与遗传因素、内分泌、神经中枢、其他疾病有关。
简单来说,抑郁症的病因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不单单是哪一个方面的问题。
生物因素
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并非只有心理因素可以导致抑郁,能够引发抑郁的生物因素有很多。
比如生物化学因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某些神经递质传递功能异常可导致抑郁。
比如遗传因素,有抑郁症家族史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血缘关系越近发病-致率越高。
比如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躯体疾病可成为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癫痫等疾病均容易伴发抑郁。
还有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和戒断都可成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像吸毒、酗酒的人就更容易引发抑郁。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个性”。
自卑自责、消极悲观、思虑过度、感情细腻、敏感多疑、优柔寡断、谨小慎微、遇事认真、追求完美、刻板固执的人更容易抑郁。
抑郁症最容易袭击这样的人:
缺乏自信与自尊,对自己苛求责备,对他人过分依赖,遇到问题不急着解决,而是沉浸在焦虑中,在困难和危机中不能自拔;
态度消极悲观,面对困难总是感到过度的悲伤焦虑,感觉前途暗淡无光,认为没有出路没有希望;
心理承受能力差,常因小事陷入忧愁、苦闷状态,对悲痛过分敏感,一点点小事也会伤心流泪,比正常人的悲痛持续时间更长,总是很难忘却;
过分疑虑及谨慎,对细节、规则、条目、秩序或表格过分关注,力求完美,过分看重工作成效而不顾乐趣和人际交往;
道德感过强,刻板和固执,过分拘泥于社会习俗。
社会环境因素
我们听到别人抑郁了,会问:“发生什么事了?”“受了什么刺激?”——所谓社会环境因素,也就是这些不良经历、压力事件、刺激打击。
比如小时候父母早亡、缺乏关爱、受到虐待等,不良经历是长大以后抑郁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
比如婚姻不幸福、离异、丧偶的人(尤其是男性)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婚姻状况良好者;
比如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压力事件也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还有亲人死亡、重大变故、天灾人祸等重大的突发事件,和那些虽然算不上灾难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不良生活事件也容易导致抑郁症。
生活当中的不幸对我们造成了伤害,那些压力让我们不堪重负,当我们没有办法改善也没有办法接受现状的时候,走不出困境会让我们感觉失败、绝望、沮丧、愤怒、迷茫、焦虑、恐惧……这些不良情绪累积过度,也容易引发抑郁。
在抑郁状态下,我们的思维会受到负面情绪和错误认知的影响,很难客观地断定自己所存在的问题,难以做出正确无误的判断。我们需要请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士来为我们诊断,不能凭感觉推论结果,不能以自我判断替代专业诊断。
这个时候,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根本找出抑郁的原因,然后根据您的个人情况做出专业,并且适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上就是关于抑郁症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姐妹我帮你撑腰姐妹我做你后盾
详解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的区别 作者:瞿洋一、概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心理学应用领域,尽管它们有着一些重合的工作范围。心理咨询师,顾名思义,做的是心理咨询。理想地讲,心理咨询师应具有咨询心理学专业背景。而心理治疗师主要面对的是心理障碍的治疗,具备临床心理学背景是比较理想的。我将从两者的工作范围来区分心理咨询师与心理治疗师,并且在最后部分简单谈一谈我国当前的认证状况。 二、心理咨询师严格地讲,心理咨询师的主要工作范围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婚恋、家庭纠纷、夫妻关系、升学就业、职场人际、个人发展以及教育等等问题。心理咨询师是不需要具备临床心理学以及神经医学专业背景的。但是心理咨询师需要学习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咨询中包含了一些心理治疗方法,但它主要应该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心理咨询师与临床心理医生相重合的一个工作领域应该是一般情绪问题,比如压力感、烦闷、焦虑等等不良情绪。然而,一旦某种异常情绪达到“症”的程度,即达到临床诊断标准,它也将超越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例如,一个人持续抑郁两周以上了并且从症状上已达到临床心理对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那么咨询师不应再介入此案例。应交由临床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处理。(我个人非常赞同郭念峰教授所编著的《心理咨询师》系列教材中提到的观点:心理咨询师可以处理“可疑似神经症”,但神经症已超越心理咨询师工作范畴。尽管不少心理讲师和心理科医生反对这个观点,但真正有临床心理学背景就该明白是为什么了)。 三、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英文psychotherapy)主要指的是对心理障碍的治疗。系统的心理治疗比一般心理咨询的次数要多。针对一些复杂问题,有时治疗周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然而,心理治疗往往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经常与临床心理学交织在一起,成为临床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要治疗一种心理障碍,首先要彻底地了解它。这就涉及到精神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上述两者工作领域中重合的部分,上升到“症”的程度将被纳入临床心理学的工作范畴,将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当然,面对一些轻微情绪问题心理咨询与治疗是高度融合的。概括地说,心理治疗师面对的是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像不同种类的焦虑症、心境障碍、饮食障碍、性变态、发展障碍等等,这些都属于精神病理学领域;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两者工作范围有着明显的差别。必须要强调的是心理治疗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有时甚至配以物理疗法来治疗一种心理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少有单纯的心理治疗师,而往往取而代之的是临床心理专家。大致地说,这个群体的人融合了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的角色,具备坚实的精神病理学、临床神经病学、心理治疗、甚至药理学等背景,能够全方位地考察并治疗心理障碍。 四、现状目前,在我国心理服务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甚至还没有被很好地分开。当前,劳动部所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三级与二级”(截止当前,一级考核尚未开设)资格证书恐怕是唯一官方认可的心理服务执业资格。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然而,单从咨询师学习及考核内容来看,更多涉及的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皮毛而非咨询心理学范畴。而心理治疗也似乎还没有从临床医学中脱离开来。作为真正意义的心理医生是一定要有医学背景的,但仅限于神经医学与精神病学,而非广义的医学背景。从多个发达国家对临床心理医生的培养皆是如此。其他科室的医生是无法替代心理医生的,这就好比心理医生也无法看其他的病。面对中国心理服务事业的发展,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官方的扶持。将心理咨询师撒向社会,任其在市场大潮中自生自灭绝非上策。这里有着太多超越专业技术的因素。咨询师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事于市场拓展,而广大的求助者也在五彩斑斓的“广告”中迷失了自我。 其实,西方在这方面的一些管理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比如,交由具有心理学最高水准的机构——国家心理学会统一认证管理。免去了大众的苦苦搜索与判别。不得不钦佩美国与英国心理学会确实做了很多实事儿。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了强大的认证搜索引擎,任何大众可以通过心理学会网站在10秒内发现当地所有认证的临床咨询心理专家。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专家认证要求(没有一个临床咨询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含实践);7,8年的心理学专业造诣是休想注册的)。为大众寻求心理援助提供了最大的专业保障。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