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6688
可以不忘掉他吗
第一模块我们一直是围绕企业的三张财务报表展开的,我们讲了如何从资产、负债、利润和现金流的角度去解读这三张表。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些报表都是企业自己编制的,作为外部投资人,我们怎么判断公司在财报中披露的数字,是不是真实的呢? 你可能说,靠审计啊。审计报告不就承担了对财报进行审查和鉴定的任务吗?没错,这份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定书确实能替我们把个关。可审计报告本身就一定可靠吗? 这些年不少上市公司造假,审计为什么没查出来?怎么去看一份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呢?这一讲我们就来说说这些问题。 审计报告长度不同,写法也多种多样,但是其中最核心,也是你必须要看的一个信息,就是审计意见。审计意见相当于是审计报告的一个最终结论, 共分为五种类型:(1)标准的无保留意见;(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3)保留意见;(4)否定意见;(5)无法表示意见。每种类型意见的具体含义,我附在这讲文稿最后供你参考。 简单来说, 你只要记住,“标准无保留意见”是最好的情况,表示审计师没有发现问题 。其他四种意见都是负面信号,表示财报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从投资角度来说,获得这四种审计意见的公司可以直接pass。 不过,即使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就说明财务报表就一定没有问题吗?绿大地、万福生科、安然这些公司的财务造假案被曝光前,审计这些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结果。这些上市公司造假,审计为什么查不出来呢?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独立性。 你想,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是证监会委派的,而是上市公司自己聘用的。收了企业的钱,加上频繁的业务往来,还想保持审计的独立性,这显然很难。所以,财务高手即使看到“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结果,也不会马上接受。他们会多思考一个层面,那就是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多大程度上能保持独立性,出具的审计意见是客观中立的。 怎么判断呢? 财务高手会通过观察四个维度来判断: 事务所自身的声誉;审计任期;与被审计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其他业务往来,以及是否存在“旋转门”现象。 什么是旋转门?就是被审计企业雇佣会计师事务所的前雇员担任高管。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说一说。1、审计事务所声誉财务高手在阅读审计报告的时候,会特别关注报告是不是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因为研究发现,如果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比较大,那么,他的声誉和审计质量也相对更高。关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排名情况,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事务所规模信息可以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网站上获得。这个网站每年都会发布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入排名。上面是2018年排名前十的会计师事务所。2、审计任期虽然大事务所出问题的概率相对更低,但也不能保证一定不出问题。比如安然的财务造假案就是由世界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做的审计,最后安达信也因为这次审查事故而倒闭。安达信为什么没有查出问题呢?如果你去了解这两家企业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安达信从1985年起就开始给安然做审计,到安然出事时,已经做了整整16年。这中间的利益、瓜葛很难扯得清。类似的例子还有国内的康美药业。2019 年4月康美药业声称自己的299亿元现金不翼而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监管部门的调查。最后发现是康美药业联合了他合作了19年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行为。 因为这样的案子不在少数,所以有会计学者针对审计任期和企业财务造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一般当审计任期小于6年, 审计任期的增加对审计质量的正面影响更多, 因为会计事务所对这 家企业的经营情况越来越了解,有问题也更容易发现。但是, 当审计任期超过了6年, 双方合作的时间越长,会计事务所反而容易放松监督标准,出问题的概率就越大。所以,在判断审计独立性时,财务高手还会关注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时间的长短。3、其他业务合作导致审计失灵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客户之间,除了审计业务还有其他业务往来。比如在20世纪同样爆出财务丑闻的世界通信公司,它的审计事务所安达信在过去10多年中,既为世界通信提供审计服务,也向它提供咨询服务。安达信2001年共向世界通信收取了1680万美元的服务费用,其中审计收费只有440 万美元。 其他1200多万美元都是税务咨询等其他服务费。当时世界通信可以说是安达信最大的客户之一,丢失这样一个大客户,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这种情况下,安达信难免会对世界通信不规范的会计处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财务高手知道,当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企业有其他业务往来的时候,审计质量就很难保证了。4、旋转门现象财务高手考察审计独立性的第四个维度,是看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企业之间是否存在“旋转门”现象。2010年,连续为冠城大通公司做了三年审计的一名注册会计师就转换身份,从会计师事务所离开,担任了冠城大通的财务总监。 财务上把这种审计师在会计师事务所和客户公司之间流动的现象称为“旋转门”关系。“旋转门”关系对审计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事务所工作经验的财务高管更了解审计过程,有助于和事务所配合,提高审计质量。但另外一方面,前雇员和事务所的这种“亲密”关系可能会导致事务所在对客户进行审计时 “过度友好”,损害审计独立性。 比如,2001 年,澳大利亚 HIH 保险公司爆发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并最终倒闭。后来发现,公司的两名独立董事都是它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前任高级合伙人,这两人又同为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其中一位还是审计委员会主席,给企业与事务所之间的合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所以,财务高手除了翻阅审计报告本身之外,还会关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企业高管和董事的背景信息,如果有“旋转门”关系,就要特别警惕。 讲完了四种影响审计质量的问题,你可能觉得,审计工作真的应该慎之又慎,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但是我想说,它的危害远不止这些。当一家企业被爆出审计问题,这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其他企业,也会受牵连。这就好比,你买了一个钻戒,结果发现,给钻石做质量鉴定的机构,跟钻石厂家联合造假,那么你还会买这家机构鉴定的其他公司的钻石吗?恐怕不会了。 同样,当一家企业的审计事务所“暴雷”之后,聘用同一家事务所的其他企业的信誉也会降低,这可能导致这些股价下跌,贷款困难等等。比如,安然审计案中,在事件曝光之后3天,安达信事务所服务的其他客户,总市值损失超过100亿美元。 审计失灵怎么办?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作为财报质量守门人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不能做到万无一失。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改善吗?这也是资本市场监管者长期在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的解决方向,主要有两个。第一个, 提高财务欺诈的违规成本。我们国家资本市场一直存在造假的收益和惩罚不对称的问题。比如南纺股份连续5年虚增利润超过3亿元,最后却只罚了50万元。这样的惩罚力度,企业当然甘愿用惩罚去换利益。这一点倒是可以参考美国颁布的萨班斯法案,他们对财务造假的刑事责任,最高可处500万美元罚款或20年监禁;大大提高了财务欺诈的违规成本。第二个,发挥市场投资人自身的力量进行自我保护。比如美国资本市场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制度,叫“集体诉讼”(Class-action lawsuit),被称为“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基石”。就是中小股东可以委托一个律师事务所起诉上市公司,要求企业赔偿投资人的损失。安然造假案中,投资者最终追讨回来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赔偿。这实际上是从投资人的角度,给企业造假施加了压力,也增加了企业造假的成本。附录:五种审计意见类型1、 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说明审计师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说明审计师认为企业的财务报表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是存在需要说明的事项,如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及重大不确定事项等。 3、 保留意见:说明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公允的,但是存在影响重大的错报。 4、 否定意见:说明审计师认为财务报表整体是不公允的或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 5、无法表示意见:说明审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且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广泛的,审计师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 1、把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由证监会进行入库选择,且库中机构保持定期更新,审计费用由证监会统一支付(由证监会向上市公司收取);2、不允许旋转门事件的存在;3、提高审计造假、上市公司造假的处罚力度,这方面可以向美国学习。
小时光小幸福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中,审计事务所通常不能连续两年进行同一客户的审计工作,这种规定也被称为"旋转制度"。其目的在于确保审计独立性和保持审计质量。这样做可以防止审计师和客户之间建立亲密关系,并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判断和独立精神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允许同一家审计事务所在连续几年对同一客户进行审计,前提是必须保证审计事务所的独立性、审计品质和其他相关要求。因此,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进行判断。
你曾经忘过我
他其实不是大师,他只是被这个流量时代的小丑们,抓来赚钱的一位普通大叔而已。
记得之前看到有人说,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我看完以后,只想回复一句呵呵而已。
其实,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成这样,是大师在流浪,小丑在直播。
本来人家过的好好的,没想过什么出名,虽然满腹经书,但是却没有工作,每天流浪。直到某个小丑发现了他的存在,把他渲染成一位大师。
慢慢的,就有更多的小丑,走近这位大叔的生活。其实,他们都是自私的,都是想蹭他的流量,然后利用大叔来赚钱。
如果真要说什么大师的话,也可以,但是不要利用他,来贬低其他人。如果硬是要和其他人做比较的话,麻烦先让自己和他人比较下。
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那些流量小丑,老是喜欢炒作他人。
在早之前,大叔他还一直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只不过,自己比较喜欢文学。
但是这些小丑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就想方设法,给大叔制造一个身份,然后随便拼凑出一个身世,用来讽刺这个社会。
本来,我们在上个月的时候,还在吐槽咪蒙喜欢用这种对比悬殊的手法来获取关注。估计现在这些小丑们,都学到了咪蒙的真本事了,都会先扬后抑。
甚至还有人,前一秒还在说要嫁给大叔,后一秒就说人家有病。
好在这位沈大叔比较有修养,没怎么去理会这些小丑。甚至在他火了以后,被人围观,他依旧没有怎么拒绝,也没有生气,只是劝说大家离开。从始至终,人家都很平静,很真诚。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们想要的是钱和关注,而大叔想要的,只是一份宁静而已。
我希望,小丑们可以放过大叔,让他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要让他成为第二个犀利哥。
你等一人走吧滚吧去吧爽吧
不是,这位流浪大师被神化的背后不过是网络流量时代的炒作。
有关“大师”的消息连日来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而在抖音上更是到了刷屏的地步。
但这位“流浪大师”沈巍本人也说了,网络上有关他系复旦毕业和妻女车祸过世的信息都是谣言,他只是上海一所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之所以在杨高南路流浪了二十多年,是因为与家人及邻居的理念不同,不愿意回家,甘愿做流浪汉。
这类网络推手的炒作,编造身世、杜撰生平,拍视频博点击流量,这是想捧红大师呢,还是想捧红自己?据说,为了能蹭到这个超级“流量”,各路“神仙”蜂拥而至,有网络主播,有微商,他们聚拢到“大师”身边,只求与他合影拍照,希望拍出流量。
臆测不能代替事实,很多人是在脑补关于沈巍的各种事迹,在这样的基础上,遇上了当今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一个“大师”就横空出世。在这起事件中,“沈巍”无疑成了最大的消费品,但我认为,这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大师”,而是需要我们警惕的一种网络流毒。z只希望大家能冷静对待这样的事情,不要再打扰沈巍”,还他爆红之前的清静。
我没有很在乎你
可以说最近在小视频上流浪大师沈先生火了,他活得真的是太突然了,犹如犀利哥一般,甚至比犀利哥还要火,那么这位大师到底是不是大师呢?现在有很多人怀疑这位大师是不是某些团队包装出来的,我们通过小视频,通过沈先生的一些话语可以看得出沈先生的确不是包装出来的,他背后的确有很多故事,只不过是沈先生不愿提及罢了,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可以确认的魏大师的确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以前是一名审计员,他之所以流浪是因为他所崇尚的那种垃圾分类概念。
他的家人朋友都受不了,他的这种观念他只能选择流浪,选择自己的理念,选择垃圾分类。沈大师说得好,他说他只是一个流浪的读书人,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大师,大家来拍摄他,为的就是蹭流量,沈大师说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影响力能那么大,现在很多人光鲜亮丽的与他拥抱,甚至有女的举牌子说要嫁给他,其实我想说的是这都是要蹭热量。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是干什么呢?读书是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让我们活出不一样的自我,沈大师可以说在很多人面前就是一种敢于直面生活的先锋者,沈大师自己过得很自由,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沈大师自认为自己不是大师,但是在我们很多的俗人眼里他是一名大师,一名博学多才的大师。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