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1563
安静面对比什么都好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每日一练
1.【单选题】关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不需要了解所有的内部控制
B.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不需要了解所有的内部控制
C.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仅需要测试特定基准日当天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
D.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一旦确定需要测试内部控制,则需要测试整个拟信赖期间的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2.【多选题】针对上市实体而言,下列有关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说法中,恰当的有( )。
A.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通常不对外披露内部控制的情况,除非是内部控制影响到对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
B.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意见应当以正面、积极的方式提出,并对外披露
C.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拟减少实质性程序工作量越多,需要测试的内部控制样本量相对要小
D.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可靠性的要求越高,需要测试的样本量大
3.【多选题】针对上市实体而言,下列关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说法中,恰当的有( )。
A.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估
B.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测试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对特定基准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C.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一旦确定需要测试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需要测试内部控制在整个拟信赖的期间的运行有效性
D.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如果注册会计师为了减少实质性程序工作量的程度,无需实施更多的控制测试
4【多选题】在整合审计中,关于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的目的,以下说法中,恰当的有( )。
A.支持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B.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C.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
D.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检查风险的评估结果
5.【多选题】关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以下说法中,恰当的有( )。
A.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在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形成结论时,应当同时考虑财务报表审计中实施的、所有针对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测试的结果
B.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财务报表审计中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结果对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影响
C.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
D.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内部控制,并在必要时测试内部控制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对特定基准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虽然不需要测试整个会计期间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但需要测试足够长的一段时间。
2.【答案】ABD。解析: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可靠性要求取决于计划从控制测试中得到的保证程度,控制有效性要求越高,拟减少实质性程序工作量的程度越大,样本量相对越大;反之,样本量相对越小(选项C不恰当)。
3.【答案】BC。解析:选项A不恰当,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选项D不恰当,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如果注册会计师为了减少实质性程序工作量的程度,则应当实施更多的控制测试。
4.【答案】AC。解析:在整合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以同时实现下列目标:(1)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选项A正确);(2)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选项C正确)。
5.【答案】ABD。解析:选项C错误。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内部控制,并在必要时测试内部控制。
lt如果爱忘了gt
2022年的初级审计师考试即将在一个月之后开始正式考试,各位考生经过了长时间的复习之后,目前对于初级审计师考试的各个题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如何呢?我在本文中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初级审计师考试各题型考试答题技巧及备考战略,快来一起看看吧!
1.选择题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选择题有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之分,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命题者常常使迷惑答案具有同等吸引力。因此,不把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吃透,你是很难回答有经验的命题者所设计的选择题的。
答好选择题,当然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如果再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就将使你如虎添翼。下面的提示有助于你掌握答题的技巧:
(1)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 采用选择题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份试题可以覆盖大量的材料。因此,选择题考试通常要求在短时间内作答。在考试开始时,你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且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估计。也许你会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在某些情况下,这似乎不大可能。但你不必担心,有不少问题可能只需几秒钟就可作出选择。这样,你就有足够时间去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
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读并回答你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然后重新计算你的时间,看看余下的每道题要花多少时间。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通过对历届考试试题的分析,命题者在一份试题中所包括的题量,往往比规定的合理(正常)答题时间所完成的题量小,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答题速度,试题规定的考试时间应该有一定的富余。
(2)按题目要求答题。 在阅卷中发现,有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一下就开始答题了。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而我们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项,紧接着就被一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从而失去了许多应该得分的机会。请记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择答案。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答案可能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时却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
(3)运用排除法。 如果正确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基干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他所写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
(4)运用猜测法。 如果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例如,一份试卷有10道备选答案为四项的单项选择题,你有把握选对的只有6道,其得分为6分(每道题1分)。如果盲目乱猜余下的4道题,按概率来说,你可能猜对一道题,于是你的总分数为7分。假如你对不懂的4道题,都能成功地排除二个备选答案,你可望猜对2—3道题,这时你的总分为8-9分。这个分数对于一道满分为10分的单项选择题来说,应该是很理想的。
(5)运用比较法。 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总之,由于选择题命题难度大,因此不是所有选择答案都是很理想的。有些答案可以排除掉,提高你的猜测成功率。要做到这一点,建议你最好仔细考虑各个选择答案,把备选项与基于项、备选答案与备选答案之间联系起来考虑。不要盲目胡猜,不要选择那些看起来像、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错误答案,中了命题者的圈套。
2.计算与分析题的特点和答题技巧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于计算与分析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较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你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计算与分析题的范围较窄,易于把握(一般来说,成功的考生可以在考前作出预测,并且预测的准确率在60%以上),你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计算与分析题答题的一般技巧如下:
(1)详细阅读试题。 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经验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
(2)问什么答什么。 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出错。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扣分岂不很可惜吗?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计算的也写在答卷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寄希望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画蛇添足”、“自作多情”的考生。
技巧1: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在学习之前,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要在心里清楚希望自己学习的是什么或者考试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然后将目标细化,让大脑循序渐进完成目标并设置一个积极的结果。具体如下:
1.在开始学习之前给自己制定一个可以完成的学习任务,每天在开始学习之前要考虑今天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思考时间不用花费太长,5分钟左右就好,可以在早上起床洗漱的时候也可以在工作的路上。
2.根据设定的任务细化完成任务需要的步骤。
3.分析或预测哪一部分是对自己有挑战性的,是自己最弱势的地方,可以让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多做准备,也可以多和网校的老师、学生多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要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套路就是:制定目标——分解任务——强化弱势——完成任务
技巧2:合理利用时间
最有效的时间不是长时间学习,这样容易造成学习疲劳。学习要合理规划自己有效的学习时间,劳逸结合,让学习高效有用。从小的教育让我们习惯背记东西在早上,其实据研究表明:晚上9点开始,我们的大脑异常活跃、而且记忆力特别好,这样的状态将持续到临睡前,这段时间是我们每个人记忆力的活跃期,做事情具有很高的效率。
技巧3:勤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考是学习的灵魂。在学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驾御知识的头脑。如果一个人不会思考,他只能做知识的奴隶,知识再多也无用,而且也不可能真正学到好知识。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能通过思考才能实现,思考的源泉是问题,在学习中应注意不要轻易放过任何问题,有了问题不要急于问人,应力求独力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做才有利于思考能力的提高。
审计师考试科目
1.初、中级审计师考试科目相同,分别是:《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和《审计理论与实务》;
2.高级审计师考试科目为:《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和《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
审计师考试内容
1.《审计专业相关知识》考试内容:宏观经济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法律;
2.《审计理论与实务》考试内容:审计理论与方法、企业财务审计;
3.《经济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考试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金融理论研究,财政理论研究,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4.《审计理论与审计案例分析》考试内容:审计理论研究,审计技术方法。
归森林于深处
202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每日一练
1.【单选题】下列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审计工作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
A.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
B.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C.测试自动化应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D.测试留下运行轨迹的人工控制的运行有效性
2.【单选题】下列有关审计抽样的样本代表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样本具有代表性意味着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的错报与总体中的错报相同
B.如果样本的选取是无偏向的,该样本通常具有代表性
C.样本的代表性与样本规模无关
D.样本的代表性通常只与错报的发生率而非错报的特定性质相关
3.【多选题】下列审计程序中,通常不宜使用审计抽样的有( )。
A.风险评估程序
B.对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实施测试
C.对信息技术应用控制的运行有效性实施测试
D.实质性分析程序
4.【单选题】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在临近审计结束时实施分析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
B.实施分析程序所使用的手段与风险评估程序中使用的分析程序基本相同
C.实施分析程序应当达到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同的保证水平
D.如果通过实施分析程序识别出以前未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修改原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单选题】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在临近审计结束时运用分析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注册会计师进行分析的重点通常集中在财务报表层次
B.注册会计师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
C.注册会计师采用的方法与风险评估程序中使用的分析程序基本相同
D.注册会计师进行分析并非为了对特定账户余额和披露提供实质性的保证水平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适用审计抽样的情况:①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②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D项正确。故本题选D。
2.【答案】A。解析:代表性,是指在既定的风险水平下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类似而非相同,A项错误。故本题选A。
3.【答案】ABCD。解析:在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①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选项A正确);②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B正确);③在被审计单位采用信息技术处理各类交易及其他信息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只需要测试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并从各类交易中选取一笔或几笔交易进行测试,就能获取有关信息技术应用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需使用审计抽样(选项C正确);④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的目的不是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有关总体的结论,因而不宜使用审计抽样(选项D正确),ABCD选项均正确。故本题选ABCD。
4.【答案】C。解析: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的分析程序并非为了对特定账户余额和披露提供实质性的保证水平,因此并不能达到与实质性分析程序相同的保证水平,C项错误。故本题选C。
5.【答案】B。解析:注册会计师在总体复核阶段实施分析程序的目的是确定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与其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一致。风险评估程序中运用分析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那些可能表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B项错误。故本题选B。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