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审计师独立性怎么办

最难控制的是人心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220

首页> 审计师> 外部审计师独立性怎么办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借我初吻

已采纳

预防审计独立性缺失的措施在探讨审计独立性缺失的预防措施上,笔者认为究其实质是应该从内、外两方面来确保审计的独立性。所谓“外”就是从外部环境,主要从制度上为独立性提供支持;所谓“内”,就是让审计独立性成为注册会计师的内在精神追求、自觉行动。1.加强审计制度建设,提高审计独立性。第一,平衡审计与被审计方力量,改善审计委托关系。第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代理效率。2.加强独立意识建设,提高审计独立性。第一,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第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文化建设。

79评论

本宫微胖寡人略萌

外界压力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真正影响审计质量的是实质独立,但为什么要形式独立呢,就是从人性本恶的出发点考虑,杜绝你干坏事的可能性。

独立性又分形式上的独立的实质独立,外部审计一般要求形式和实质均独立。所谓形式独立就是,不能去审计家人亲戚,要回避,因为其他人会因为你们的关系而怀疑你的审计结果,实质独立就是在审计中要保持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因个人好恶而偏离准则行事,这叫实质独立。

意义

在财务报表审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理论上是公司的财产所有者委托审计师审计,但实际上是公司的经理人在控制审计师的选择,是经理人在委托审计师审计,从而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的发表意见。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对象及其他利益关系人。

173评论

别拿真心换狗心

审计独立性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和审阅业务以及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不得因任何利害关系影响其客观性。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所保持的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出于真诚自觉保持的诚信、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职业怀疑的态度,避免其专业判断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不作有损于职业声誉的结论。 2.形式上的独立性: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在第三者看来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评判

110评论

会发光的只有电灯泡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如果审计不具有独立性,就不足以让委托者确信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审计人员持有被审计单位20%的股份,则被审计单位利润虚高时,审计人员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视而不见。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必须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1、机构独立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 组织上的隶属关系。2、人员独立审计人员不能是被审计单位最近几年的员工,与被审计单位高层不得有直系亲属关系。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能独立执业,不受外部力量影响其判断。审计小组应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不影响独立性的员工,其余员工应予回避。3、经济独立为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地检查、客观 公正地评价与报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23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