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敲柴扉
备考一级造价师需要:合理的时间安排+详细的学习计划+实用的学习工具+高效的学习方法。首先是合理的时间安排:备考一造的时间我觉得不应该按天或者月,而是应该以小时来计算,备考一造的复习时间,普遍在500-700小时不等,不过每个人学习效率和基础不一样,复习时间也会有不同。其次是详细的学习计划:一造备考科目多,知识杂,备考一定要详细规划各个科目的进度,不然学着学着,就会发现在最开始复习的科目上用时太多,后面的科目就没时间学了。最好有阶段性的计划(比如打基础、强化基础、冲刺练习要各占多久)、月计划(每个月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划分到周计划、日计划,清楚地知道己每天要做什么,完成每天的学习计划。实用的复习工具:1、讲义基础学习阶段讲义或者教材一定要有一个,个人觉得上课的话讲义用起来会更顺手,把讲义打印出来,听课时直接在上面重点,补充笔记,再复习的时候就直接拿着讲义看就可以了,很方便。2、培训班自己一点点抠教材需要耐心,尤其是计价、计量和案例这种偏应用型的科目,难理解就算了,很可能费老大劲把概念搞懂了,一做题完全不会用,根本不用想一年考过的事,两年都不一定能过。关于报班,建议大家多试听几家,找个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比较好,比如考试100的零基础抱佛脚简单易懂,性价比高,2年有效期,很适合初次考试的小白~3、刷题刷题对一造考试还是很有必要的,只听课不做题很容易就导致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要提笔写就两眼一抹黑,做真题主要是为了研究出题老师的出题思路,备考一定要去分析前三年的真题,绝对有用。刷题考试100平台上的题量就足够了~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不就是见色起意吗
谢邀! 18年,我一次性通过了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安装工程)的考试。 因为我不是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的考培人员,我也没有上完市面上所有的培训机构的课程,所以我的推荐可能有失偏颇,仅供参考。 1、首先,有必要说明下我的基本情况。 因为专业基础不同,学习习惯不同,告诉你我的情况,方便你去糟留精。 我是学建环的(跟安装算是对口),上学时简单学过定额,但考完试就还给了老师。 13年毕业后,在施工现场做暖通工程师,期间做过几个月的结算,对造价是一知半解。 18年调到了科室,时间富裕且规律。 18年开始备考一建机电(通过了),因此管理和计量有一定的基础。 从考完一建到造价开考,总共40天(含十一假期),工作日基本上4小时,节假日基本上11小时,总用时约250小时。 啰嗦了这么多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吹嘘自己,而是想让你与我进行比照,增加或减少学习时间,提炼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2、其次,简单说明下我的备考流程。 (1)我的备考准备,见下表 (2)我的学习方法。 1)学习顺序。 按照考试顺序复习,管理→计价→计量→案例,其实先学哪科后学哪科都无所谓,只是使自己养成习惯去适合考试的顺序。 2)第一轮学习方法。 总体顺序:每周一科,4周学完。每周第1步:多听几个老师的课程,根据老师的专业能力、讲课风格、音容笑貌、口碑,选择一个老师。每周第2步:跟随视频课件,5天时间学完一科。建议将视频下载到本地,5倍速播放。每周第3步:周末上午,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真题(3年前或5年前的)模拟。每周第4步:自己判卷,统计分数。每周第5步:跟随真题讲解视频,讲所有选项搞明白,并选择一个颜色的中性笔,标记在教材上。 3)第二轮学习方法。 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第一轮学习的3、4、5步进行学习。几个注意事项: 总体按照,管理→计价→计量→案例顺序备考,初期两周一套题,后期一周一套题。 初期,将所有的选项标记在教材上,后期只将错误的选项标记在教材上。 时间安排上基本均等,可根据自己真题模考的结果,调整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 建议按照满分*70%以上来准备,谁也不能保证真正考试时能稳定发挥。 (3)我的考后总结。 1)第一轮学习时,我选择的讲师。 我认为不重要,但还是给你列出来吧。 管理:朱俊文; 计价:柯洪; 计量:梁宝臣; 案例:王玲。(听的比较杂,也没系统听完某一个讲师的课程,推荐一个我听的最多的吧) 2)因为时间原因,管理、计价、计量,我做了3年真题。案例,我作了5年真题。 3)从考试结果来看,除了案例,其他的分数都没怎么浪费。 3、最后,正式向你推荐课程。 因为,我没有报名参加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造价备考课程,所以就不推荐某个具体的课程了。但是呢,我也听过不少机构的课程,我推荐下选择机构的标准吧。 1)天天鼓吹押题的pass。 造价考试与一建不同,还没发生过类似一建的大面积泄题事件,考察的还是学生的真才实学。自18年以来,各个职业考试越来越正规化,造价考试只会越来越严格。那些天天鼓吹押题的机构,多半是看中了你兜里的银子。 2)社群交流答疑体验差的pass。大部分考友都是孤军奋战,生活、工作琐事繁多,学习自制力差。需要有个社群,进行答疑交流,抱团取暖。学习也是有气场的,你一个人学习是一个人的气场,一群人学习是一群人的气场。置身于好的学习氛围好的社群中,大家可以互相勉励,互相督促,互相参照进度。当然社群最考验组织者的能力。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否则答疑误人。要有好的运营能力,否则社群要么一片凄凉,要么吵得骂娘。 3)价格超过1000元的pass。 1000的这个界限,其实我也不很确定,可以根据自己经济状况调整。 我认为造价的备考,还是很考验个人的主动性和专注性。 不需要特别关注机构的押题、师资,那些市面上几百元的小机构、小讲师,可能比大机构更关心你的通过率,对你的投入度更大。 写到这里市面上许多机构的课程都符合考友的要求,这时推荐你多加几个qq群,多跟群友交流。 通过造价考试,重要的不是机构有多优秀,而是考友自己有多努力。 上述内容,全部基于我18年备考造价时的个人理解。 从19年开始,造价考试改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最新的动态,我了解的不是很多。 希望读者能辨证的看待我的推荐。 原创手打。喜欢,请点我 关注 ,不喜欢,请给我 留言 ,说出你的观点。